多模式双相冷却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774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模式、双相冷却组件(10)包括第一壳体部(20),第二壳体部(30),和第三壳体部(40)。冷却液(22)被存放在第一壳体部(20)中,而一个或多个电子元件(24)则被安装在所要液池冷却的第一壳体部(20)的外表面上。第二壳体部(30)在其一个内表面上固定有一个或多个喷雾喷嘴(32),而在其一个外表面上与喷雾喷嘴(32)相对应的位置上则安装有一个或多个电子元件(34)。第三壳体部(40)在其内表面上具有一个或多个冷凝器(42),而在外表面上则具有一个或多个散热器(44)。在冷凝器(42)的内表面邻近处提供一个或多个电扇(46),压电风扇或喷雾喷嘴(48)。冷却组件(10)由导热材料制成。(*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一般涉及一种用于电子元件的冷却组件,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功率和低功率电子元件配置的多模式、双相冷却组件。近年来,随着集成电路(IC)元件的电子封装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元件的集成密度越来越高,从而使得电子设备中所产生的热量也相应地越来越多。其结果是,先进电子设备对散热能力的要求相应地变得越来越高。通常方法是利用气冷系统来冷却电子设备。而现在,为了减小电子器件的装配尺寸,不得不将许多高热通量部件彼此靠得很近,超出了当前气冷技术的能力。另外,还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是利用单相液体冷却系统来冷却电子元件。但是液体冷却需要外置的冷凝旋管和/或显著的管路设备。因此,液体冷却系统相对地尺寸要大,重量要沉,且成本也要高。用于冷却航空电子设备的现有技术系统中,有多种方法均采用了热管。热管是一种用于中继内部蒸发和冷凝循环的密封热动力学系统。其包括一个外壳,内衬于该外壳内壁的管芯材质,以及用于浸湿该管芯的工作流体。该热管的一端被称为蒸发器,其用于吸收热能。在蒸发器中所形成的蒸汽被传送到该热管的另一端,其被称为冷凝器,并由其来释放热能。而随后液体通过该热管内部的一种管芯结构被回送到蒸发器中,由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相冷却组件,包括:形成了内腔的外壳,该内腔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存放有第一流体,该种第一流体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二部分存放有第二流体和处于第二状态的第一流体;以及位于第二部分中的导流器,该导流器将第二流体和处于 第二状态的第一流体混合在一起,以使第一流体从第二状态变为第一状态,并流回到第一部分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迈克尔雷爱德华兹加龙科克莫里斯库尔特阿瑟埃斯蒂斯马丁佩斯
申请(专利权)人:摩托罗拉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