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层式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505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叠层式热交换器,包括:多个彼此层叠的单元框架,每个单元框架包括管以及布置在该管的上端和底端的上部储槽和底部储槽,该管通过将一对板组合而制成,并形成制冷剂的通路;散热肋,该散热肋布置在层叠的管之间;以及入口管和出口管,该入口管和出口管布置在单元框架的一侧,制冷剂通过该入口管和出口管进入和排出,该叠层式热交换器包括: 第一衬环,该第一衬环形成于底部储槽中,并沿与制冷剂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凸出;以及 第二衬环,该第二衬环形成于上部储槽中,并沿与制冷剂流动方向相同的方向凸出。(*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作汽车空调的蒸发器的叠层式热交换器,特别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叠层式热交换器,该叠层式热交换器改进了内部结构,以便提高冷却性能。
技术介绍
热交换器通过使具有不同温度的两种流体直接或间接地彼此接触而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介质流过的通路。当热交换介质在该通路中流动时,将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在汽车的空调系统中已经有多种类型的热交换器。例如,有用于加热汽车的加热器芯部、用于冷却汽车发动机的散热器、用于冷却汽车的冷凝器和蒸发器、以及用于冷却自动变速装置的滑油的滑油冷却器。在上述热交换器中,根据用作热交换介质的制冷剂的类型以及在热交换器中产生的内部压力,用于蒸发器的热交换器已经发展了多种形式。通常有肋管式、蛇形管式、吸杯(drawn cup)式、平行流动型、以及板型和肋型,该板型和肋类型称为叠层式。图1是表示在日本技术申请公报实开平7-12778中所述的叠层式热交换器的透视图,它是用于蒸发器的热交换器的一个实例。参考图1,普通的叠层式热交换器10通过将多个单元框架层叠而制成,每个单元框架包括一对平行扁平管22,该扁平管通过将一对板组合而形成,制冷剂流过该扁平管22;以及储槽31,该储槽布置在扁平管22的上端和底端。层叠的扁平管22以及插入该扁平管22之间的散热肋构成热交换芯部20。储槽31进行层叠,以便形成第一至第四储槽组41至44。不过,尽管第三储槽组并没有在图中示出,但是可以很容易知道它的位置。在不同储槽组中的储槽并不彼此连接。入口管11以及出口管12分别布置在第一储槽组41的、沿+X轴线方向的端部处的储槽上以及在第二储槽组42的、沿相同方向的端部处的储槽上。连接单元51布置在第一和第二储槽组41和42的、沿-X轴线方向的相对端处。图2是表示图1的热交换器内部的制冷剂流的透视图。尽管在图中没有详细表示构成元件,但是它们通过参考图1可以很容易地知道。根据图2,通过入口管11流入第一储槽组41的储槽内的制冷剂通过由安装在第一储槽组41中部的储槽处的挡板33进行阻挡、而沿扁平管22向下和向上流动。制冷剂通过连接单元51流向第二储槽组42的储槽。然后,制冷剂通过由安装在第二储槽组42中部的储槽处的挡板34进行阻挡、而沿扁平管22向下和向上流动,并通过出口管12排出。当通过挡板33和34来看上述制冷剂流时,在入口管11和挡板33之间的第一流I中,制冷剂通过重力作用而集中在入口管11周围。在挡板33和连接单元51之间的第二流II中,由于惯性力,制冷剂集中到连接单元51周围。同样,在连接单元51和挡板34之间的第三流III中,制冷剂集中在连接单元51周围。在挡板34和出口管12之间的第四流IV中,制冷剂集中在出口管12周围。因此,制冷剂可以集中在热交换芯部20的周边部分处。因此,排入汽车内部的空气的温度不均匀,空调的冷却性能降低。日本专利申请No.2000-105091公开了一种叠层式热交换器,其中,用于确定叠层位置的凸出部分形成于储槽的组合表面上,以便能很容易地确定储槽的位置,装置通过压低连接孔而自动操作,且制冷剂中的压力降减小。而且,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10-325645公开了一种叠层式热交换器,其中,在热交换器单元的至少一个位置处设有旁通道,以便增加流入压缩机中的润滑剂的量,该旁通道的面积小于蒸发制冷剂通道的面积。不过,在这些热交换器中,因为热交换器相对于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均匀设计,没有考虑到在热交换器的各个部分的重力和惯性,因此可能出现制冷剂的不规则集中。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作蒸发器的叠层式热交换器,它使制冷剂均匀分布在芯部中,从而使从该蒸发器排出的空气的温度均匀分布。还有,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叠层式热交换器,它提高了空调的冷却性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一种叠层式热交换器,包括多个彼此层叠的单元框架,每个单元框架包括管以及布置在该管的上端和底端的上部储槽和底部储槽,该管通过组合一对板而制成,并形成制冷剂的通路;散热肋,该散热肋布置在层叠的管之间;以及入口管和出口管,该入口管和出口管布置在单元框架的一侧,制冷剂通过该入口管和出口管进入和排出,该叠层式热交换器包括第一衬环(burr),该第一衬环形成于底部储槽中,并沿与制冷剂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凸出;以及第二衬环,该第二衬环形成于上部储槽中,并沿与制冷剂流动方向相同的方向凸出。每个单元框架的管包括一对第一和第二管,该对第一和第二管彼此平行并相互独立,每个单元框架的底部储槽包括第一和第二储槽,该第一和第二储槽分别与第一和第二管相连,并相互独立,每个单元框架的上部储槽包括第三和第四储槽,该第三和第四储槽分别与第一和第二管相连,并相互独立,第一至第四储槽沿相同的轴线方向通过铜焊组合,这样,相同的储槽彼此连接,且第一衬环形成于每个第一和第二储槽中,而第二衬环形成于每个第三和第四储槽中。入口管和出口管分别与第一和第二储槽组相连。第一储槽组的至少一个储槽与第二储槽组的至少一个储槽彼此连接,以便制冷剂流通。叠层式热交换器还包括连接单元,该连接单元布置在第一储槽和第二储槽之间,以便连接第一储槽和第二储槽,从而使第一储槽组和第二储槽组相连。连接单元与构成相邻单元框架的板形成一体。第三储槽组的至少一个储槽与第四储槽组的至少一个储槽彼此连接,以便制冷剂流通。叠层式热交换器还包括连接单元,该连接单元布置在第三储槽和第四储槽之间,以便连接第三储槽和第四储槽,从而使第三储槽组和第四储槽组相连。该连接单元与构成相邻单元框架的板形成一体。附图说明通过参考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可以更清楚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和优点,附图中图1是表示普通叠层式热交换器的透视图,它用作汽车空调的蒸发器;图2是表示在图1的叠层式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介质流的透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叠层式热交换器的透视图,它用作汽车空调的蒸发器;图4是通过切开在热交换器的底端的储槽组而表示图3中的叠层式热交换器的剖视图;图5是通过切开在热交换器的上端的储槽组而表示图3中的叠层式热交换器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图3中的叠层式热交换器的集管的分解透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叠层式热交换器,它用作汽车空调的蒸发器。图4和5分别是表示在图3中的叠层式热交换器的底部的第一和第二储槽组以及在该叠层式热交换器的上部的第三和第四储槽组的剖视图。参考附图,在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叠层式热交换器100中,单元框架110通过将一对板进行组合而形成,多个单元框架110进行层叠。每个单元框架110包括管,该管是制冷剂通路;以及上部储槽和底部储槽,该上部储槽和底部储槽布置在该管的上端和底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管包括一对第一和第二管116和117,该第一和第二管116和117彼此平行且相互独立。底部储槽包括第一和第二储槽121和131,该第一和第二储槽121和131分别布置在第一和第二管116和117的底端。上部储槽包括第三和第四储槽141和151,该第三和第四储槽141和151分别布置在第一和第二管116和117的上端。第一和第二储槽121和131相互独立,并分别与第一和第二管116和117相连。第三和第四储槽141和151相互独立,并分别与第一和第二管116和117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泰英朴昌镐金仁甲
申请(专利权)人:汉拏空调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