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臂吊带
本技术涉及前臂吊带
,具体涉及一种前臂吊带。
技术介绍
在骨科临床治疗过程中,上肢神经肌肉损伤、关节脱位或骨折等较为常见,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后均需用小夹板或石膏托外固定3-8周,为方便患者早期主动运动,现多采用前臂吊带固定,且针对手臂骨折情况,使用前臂吊带拖住患者的前臂,对患者的手臂起到支撑作用,使患肢处于半免荷状态,减轻患肢负担,促进损伤部位的康复。当前臂吊带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两边不对称的情况,导致双侧对称性上不标准,使前臂吊带在使用时舒适度差,以及在长期使用时会发生疼痛压伤,导致患者的疼痛感增加,不利于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前臂吊带,解决了当前臂吊带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两边不对称的情况,导致双侧对称性上不标准,使前臂吊带在使用时舒适度差,以及在长期使用时会发生疼痛压伤,导致患者的疼痛感增加,不利于恢复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前臂吊带,包括固定包带、连接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臂吊带,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固定包带(1)、连接带(2)、方环(3)、日字扣(4)、调节带(5)、刻度值(6)、吊带(7)、第一分叉带(8)和第二分叉带(9),所述固定包带(1)前端上侧与连接带(2)前端相互缝合,所述连接带(2)后端二分之一处套设在方环(3)前端,所述方环(3)后端穿设有调节带(5),所述日字扣(4)内部与调节带(5)四分之一处插接,所述调节带(5)尾端与固定包带(1)后端上侧相互缝合,所述刻度值(6)位于调节带(5)外表面,所述吊带(7)左端与调节带(5)下端相互缝合,所述第一分叉带(8)左端和第二分叉带(9)左端与吊带(7)右端相互缝合,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臂吊带,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固定包带(1)、连接带(2)、方环(3)、日字扣(4)、调节带(5)、刻度值(6)、吊带(7)、第一分叉带(8)和第二分叉带(9),所述固定包带(1)前端上侧与连接带(2)前端相互缝合,所述连接带(2)后端二分之一处套设在方环(3)前端,所述方环(3)后端穿设有调节带(5),所述日字扣(4)内部与调节带(5)四分之一处插接,所述调节带(5)尾端与固定包带(1)后端上侧相互缝合,所述刻度值(6)位于调节带(5)外表面,所述吊带(7)左端与调节带(5)下端相互缝合,所述第一分叉带(8)左端和第二分叉带(9)左端与吊带(7)右端相互缝合,并且第一分叉带(8)右端和第二分叉带(9)右端分别与固定包带(1)右端前后两侧相互缝合,所述固定包带(1)由充气球(101)、充放管(102)、侧边带(103)、气囊(104)、网片(105)、棉花层(106)、固定带本体(107)和防水层(108)组成,所述充气球(101)左端与充放管(102)右端相连通,所述充放管(102)左端穿过侧边带(103)与两组气囊(104)右端进行插接,所述侧边带(103)对称设置有两块于固定带本体(107)前后两端相互缝合,所述气囊(104)镶嵌于侧边带(103)内部,所述网片(105)铺设于棉花层(106)上端,所述棉花层(106)下端与固定带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