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的患者用升降式前臂托属于医护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臂膀的护理用具。
技术介绍
上臂及前臂骨折患者,需要外固定患处,以防止移位,减轻疼痛。现行广泛采用绷带悬吊固定,其缺陷在于挂在脖颈部位的绷带常常扭成细卷,压迫颈部,不便于升降,患处缺乏舒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舒适,透气性好,便于升降的患者用升降式前臂·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患者用升降式前臂托由底托,边帮,前、后带扣,前、后连接带,调节带扣,吊带组成。臂托整体断面呈倒Π形,底托的两长边上通过绗缝线缝连有竖向边帮。边帮上缘分别间隔缝连有前、后连接带,其分别与前、后带扣相连。吊带一端套连在二后带扣上,另一端顺序穿过调节带扣、二前带扣后,再次穿过调节带扣。由于较宽的吊带取代易成细卷状的绷带,故大大减轻了对脖颈的压力。臂膀限定在三面围合的区域内,防止了患部移位,减轻了疼痛。调节带扣便于调节吊带长短,使臂托根据医治需要可自由升降。整个臂托透气性好,患者感到舒适。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图I是患者用升降式前臂托结构示意图;图2是患者用升降式前臂托使用状态图。图例1、绗缝线,2、底托,3、边帮,4、后连接带,5、前带扣,6、前连接带,7、调节带扣,8、吊带,9、后带扣。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2所示,患者用升降式前臂托由底托2,边帮3,前、后带扣5、9,前、后连接带6、4,调节带扣7,吊带8组成。臂托整体断面呈倒Π形,底托2由外衬、内衬及夹在其间的塑料垫板组成,底托2的两长边上通过绗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患者用升降式前臂托,由底托,边帮,前、后带扣,前、后连接带,调节带扣,吊带组成,其特征在于:臂托整体断面呈倒Π形,底托的两长边上通过绗缝线缝连有竖向边帮,边帮呈直角梯形状,其斜边位于臂托的前端,边帮上缘分别间隔缝连有前、后连接带,其分别与前、后带扣相连,吊带一端套连在二后带扣上,另一端顺序穿过调节带扣、二前带扣后,再次穿过调节带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红,
申请(专利权)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