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用于船用制冰领域的双热管发生器,具体是一种余热驱动的双热管发生器。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沿海中小型渔船大都以冰藏保鲜为主,机械制冷保鲜为辅。因此,渔船制冷机是当前中、小型渔船迫切需要装备的设备,开发研制还是集中在蒸气压缩式制冷方式。与此同时,渔船上的柴油机约有30%的热量从尾气排入大气而浪费。若能利用这部分余热来驱动吸附式制冷系统,即可不增加柴油机任何油耗,仅回收其尾气余热实现制冰,满足渔民的需求。船用吸附制冷设备主要采用水、氨以及甲醇为制冷剂,其中采用水、甲醇为制冷剂的系统一般采用物理吸附剂,相对与采用化学吸附剂-氨为工质对的系统而言,制冷量偏小。而对于氨系统,由于氨与铜材料,海水与钢材料之间具有不相容性,所以目前采用氨为制冷剂的系统一般不能采用海水直接冷却,否则会存在严重的腐蚀问题。渔船用吸附制冷设备,目前所采用的吸附床形式多为单元管式与壳管式。经对现有技术的公开文献检索发现,专利申请号200310108923.0,名称为复合交变热管吸附床,该专利采用氨为制冷剂,氯化钙为吸附剂。改吸附床的加热与冷却形式采用复合交变热管,但由于其吸附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余热驱动的双热管发生器,包括:烟气加热式蒸汽锅炉(1),热管气动阀(3),吸附床(4),吸附单元管(5),吸附剂(6),海水冷凝器(7),海水管路(8),海水进口(9),海水出口(10),冷却阀门(11),回液管(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管加热管路(2),吸附单元管(5),烟气管路(12),烟气管路(12)位于烟气加热式蒸汽锅炉(1)的上部,烟气加热式蒸汽锅炉(1)上部通过热管气动阀(3)与热管加热管路(2)相连,然后通过吸附床(4)的外壁再接入吸附单元管(5)中部的内部空间,吸附剂(6)位于吸附单元管(5)的内部,海水冷凝器(7)位于吸附床(4)的上部,海水管路(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再忠,王如竹,吴静怡,王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