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吸附制冷机,具体是一种基于分离热管的高效可靠的吸附制冷机,用于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吸附式制冷吻合了当前能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总趋势。固体吸附式制冷可采用余热驱动,不仅对电力供应的紧张可起到减缓作用,而且能有效利用大量的低品味热能。另外,吸附式制冷不采用氯氟烃类制冷剂,无CFCS问题也无温室效应作用,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制冷方式。吸附式制冷机械的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低温余热、太阳能利用、发动机余热利用等,其中90℃以下的低温余热利用是吸附式制冷机械竞争力较强的领域。目前设计开发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吸附式制冷样机主要集中在单床系统、双床系统和三床系统。国际、国内研制的此类系统较多采用两床交替地被加热和被冷却过程以实现解吸和吸附。在这种系统中,如果利用甲醇或水作为制冷剂,为了使实际循环更接近于理想循环,需要在制冷剂回路使用四个真空挡板阀以控制吸附床内的压力,确保吸附床内压力上升到冷凝压力(解吸工况)或下降到蒸发压力(吸附工况)才将吸附床与冷凝器或蒸发器相连。在运行过程中,除了要频繁切换阀门之外,还会造成制冷剂流动的压力损失,致使解吸或吸附速度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分离热管的高效可靠的吸附制冷机,包括:热媒出口管(1),热媒进口管(2),左吸附床(3),左冷凝器(4),蒸发器(7),冷水进口管(8),冷媒出口管(9),冷媒进口管(10),阀门组件(11),外壳(13),右吸附床(14),右冷凝器(15),制冷剂(16),冷水出口管(18),冷凝器出口管(19),左吸附床进口管(20),左吸附床出口管(21),右吸附床出口管(22),右吸附床进口管(23),冷凝器进口管(2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隔离器(5),热管工质(6),回质真空阀(12),右隔离器(17),连接方式为:左吸附床(3),左冷凝器(4)和左隔离器(5)组成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再忠,王如竹,吴静怡,王德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