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制油品的降酸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8213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制油品的降酸方法及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吸附剂和煤制油品在常温常压下按比例进行充分混合并静置一定时间,利用吸附剂较强的吸附能力将煤制油品中的酸性物质吸附于吸附剂之中,再用进行过滤后使吸附剂和煤制油品分离达到降低煤制油品酸度的目的,解决了采用现有方法造成的强酸强碱加入会腐蚀设备、影响人体健康、造成环境污染以及前期运输困难和采购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制油品的降酸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制油品的降酸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石油产品酸度的处理主要在炼制生产环节完成,对于已经生产出来酸度超标的油品,或者某些酸度虽然没有超标,但对酸度指标有更加严格要求需要进一步降低酸度的应用领域,例如航天煤油的成品油降酸处理,一直是该领域的一项难题。如果航天煤油中的酸度升高到一定程度,煤油中的有机酸将对铝、镁、铜等金属和橡胶等非金属具有一定的腐蚀性,还会引起煤油变色和热化学安定性变差,影响煤油贮运和使用。目前,碱洗法是炼油厂最广泛采用的一种降酸处理手段,但它对原料有很大的限制,其原因是:碱洗过程中需要有强酸、强碱的引入,这样就带来了以下两个问题:1、由于强酸溶液和强碱溶液浓度都比较高,会对人体和设备造成腐蚀,尤其是强酸溶液在使用时会挥发出强酸气体,从而可能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并且增加了污水处理的难度,对环境造成了污染。2、强酸溶液和强碱溶液均属于危险性运输品,采购时,需经有关部门审批,才能用特种的防护车辆运输到现场,存放在酸碱贮存罐内。由此可见采购强酸和强碱,手续复杂,并且运输成本很高,运输风险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制油品的降酸方法及系统,并将该方法应用于航天煤油酸度的处理,解决了该领域的一项技术难题,同时还解决了采用现有方法造成的强酸强碱加入会腐蚀设备、影响人体健康、造成环境污染以及前期运输困难和采购成本高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吸附剂和煤制油品在常温常压下按比例进行充分混合并静置一定时间,利用吸附剂较强的吸附能力将煤制油品中的酸性物质吸附于吸附剂之中,再进行过滤使吸附剂和煤制油品分离达到降低煤制油品酸度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煤制油品的降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吸附剂与待脱酸煤制油品以质量比1:100-1:30混合,静止1~10天后将煤制油品与吸附剂分离,得到酸度合格的煤制油品;所述吸附剂为离子交换树脂、碱性硅胶、活性Al2O3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进一步地,上述待脱酸煤制油品是直接液化煤制油、间接液化煤制油、煤焦油加氢油。进一步地,上述煤制油品和吸附剂混合后,可通过机械搅拌或泵循环方式增强吸附效果。进一步地,上述待脱酸煤制油品与吸附剂分离采用静置分离法或者通过滤器过滤。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煤制油品的降酸系统,包括待脱酸煤制油品储存容器、混合容器以及脱酸后煤制油品储存容器;所述待脱酸煤制油品储存容器与混合容器之间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混合容器之间脱酸后煤制油品储存容器之间通过第二管道连通;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脱酸后煤制油品储存容器与第二油泵之间的管道上设有过滤器,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上均安装截止阀。进一步地,上述混合容器与第二油泵之间还设有旁通管道,旁通管道上安装截止阀。进一步地,上述混合容器内设有搅拌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采用方法仅仅利用吸附剂的吸附能力,就能对煤油制品中的酸度至少降低90%,相比现有的碱洗法无需加入强酸、强碱,避免了对设备的腐蚀、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并且解决了采用碱洗法是运输强酸和强碱手续复杂,运输成本高,运输风险大的问题,并且该方法实现方式简单。2、本专利技术采用三个容器、二个油泵即可组成降酸系统,结构简单,有利于工业上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降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降酸效率曲线图。附图标记如下:1-待脱酸煤制油品储存容器、2-混合容器、3-脱酸后煤制油品储存容器、4-第一管道、5-第二管道、6-第一油泵、7-第二油泵、8-过滤器、9-旁通管道、10-截止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煤制油品的降酸方法,基本实现方式是将吸附剂与待脱酸煤制油品以质量比1:100-1:30混合(煤制油品和吸附剂混合后,可通过机械搅拌或泵循环方式增强吸附效果),静止1~10天后将煤制油品与吸附剂分离(煤制油品与吸附剂分离采用静置分离法或者通过滤器过滤),得到酸度合格的煤制油品;所述吸附剂为离子交换树脂或碱性硅胶或活性Al2O3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其中,待脱酸煤制油品可以是直接液化煤制油、间接液化煤制油、煤焦油加氢油。基于上述方法,本专利技术该提供了一种煤制油品的降酸系统,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待脱酸煤制油品储存容器1、混合容器2以及脱酸后煤制油品储存容器3;待脱酸煤制油品储存容器1与混合容器2之间通过第一管道4连通,混合容器2之间脱酸后煤制油品储存容器3之间通过第二管道5连通;第一管道4和第二管道5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油泵6和第二油泵7,脱酸后煤制油品储存容器3与第二油泵7之间的管道上设有过滤器8,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上均安装截止阀10。为了使混合效果更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两种辅助混合的手段:第一种:在混合容器2与第二油泵7之间还设有旁通管道9,旁通管道9上安装截止阀10,开启第二油泵7和截止阀使混合容器2中的混合液进行循环,使吸附剂与待脱酸煤制油品充分混合。第二种:在混合容器内设有搅拌装置,通过搅拌的方式使吸附剂与待脱酸煤制油品充分混合。实施例一1、将待脱酸煤制油品储存容器中的300kg航天煤油用第一油泵输送至混合容器中,同时将3kgFNG-Ⅱ碱性硅胶加入混合容器中;2、在静置240小时期间,每24小时利用第二油泵把混合容器中的油抽出并经旁通管道送回混合容器中进行一次循环,使航天煤油和FNG-Ⅱ碱性硅胶充分混合均匀。3、待航天煤油和FNG-Ⅱ碱性硅胶混合均匀后,取样化验油品酸度,取样化验油品酸度从23.22降至0.39。实施例二1、将待脱酸煤制油品储存容器中的300kg煤基航天煤油用第一油泵输送至混合容器中,同时将5kgFNG-Ⅱ碱性硅胶加入混合容器中;2、在静置168小时期间,每24小时利用第二油泵把混合容器中的油抽出并经旁通管道送回混合容器中进行一次循环,使航天煤油和FNG-Ⅱ碱性硅胶充分混合均匀。3、待航天煤油和FNG-Ⅱ碱性硅胶混合均匀后,取样化验油品酸度,取样化验油品酸度从23.32降至0.32。实施例三1、将待脱酸煤制油品储存容器中的300kg煤基航天煤油用第一油泵输送至混合容器中,同时将10kgFNG-Ⅱ碱性硅胶加入混合容器中;2、在静置60小时期间,每24小时利用第二油泵把混合容器中的油抽出并经旁通管道送回混合容器中进行一次循环,使航天煤油和FNG-Ⅱ碱性硅胶充分混合均匀。3、待航天煤油和FNG-Ⅱ碱性硅胶混合均匀后,取样化验油品酸度,取样化验油品酸度从23.32降至0.24。...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制油品的降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将吸附剂与待脱酸煤制油品以质量比1:100-1:30混合,静止1~10天后将煤制油品与吸附剂分离,得到酸度合格的煤制油品;所述吸附剂为离子交换树脂、碱性硅胶、活性A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制油品的降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吸附剂与待脱酸煤制油品以质量比1:100-1:30混合,静止1~10天后将煤制油品与吸附剂分离,得到酸度合格的煤制油品;所述吸附剂为离子交换树脂、碱性硅胶、活性Al2O3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制油品的降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脱酸煤制油品是直接液化煤制油、间接液化煤制油、煤焦油加氢油。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制油品的降酸方法,其特征在于:煤制油品和吸附剂混合后,可通过机械搅拌或泵循环方式增强吸附效果。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制油品的降酸方法,其特征在于:待脱酸煤制油品与吸附剂分离采用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成财高利川李云平于君宋迪刘思涵田锋杜建红马维海王小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