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热装置,特指一种内分离型热管。
技术介绍
热管是一种高效传热装置,其广泛应用于换热及散热设备中。热管是利用工质的相态变化进行传热的,工质在蒸发段吸热汽化,在冷凝段放热液化,所以蒸发段的汽体要向冷凝段运动,而冷凝段的液体要向蒸发段运动,这两股流体在同一管内的相向运动阻碍了传热,极限情况下液体不能回流到蒸发段,使热管失效,这就是所谓的携带极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以上携带极限,提高热管的传热性能,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分离型热管。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热管内设置内管,使其在绝热段交叉,即蒸发段内管与冷凝段空间相通,而冷凝段内管与蒸发段空间相通,由于工质汽液密度相差悬殊,而质量流量相等,所以蒸发段内管直径要比冷凝段内管直径小得多。在这种结构的热管中,冷凝段液体通过蒸发段内管送入蒸发段端部,进入蒸发段吸热汽化,汽液向绝热段方向同向运动,至绝热段时已全部汽化,汽体进入冷凝段内管送入冷凝段端部,进入冷凝段放热液化,汽液向绝热段方向同向运动,至绝热段时已全部液化,如此循环往复。该热管不存在携带极限,大大提高了热管的传输功率。附图说明图1为内分离型热管原理图1、冷凝段 2、冷凝段内管 3、绝热段 4、蒸发段内管 5、蒸发段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中,热管按工作区间分为蒸发段(5)、绝热段(3)和冷凝段(1)三个部分。热管内设置内管在绝热段(3)交叉,蒸发段内管(4)与冷凝段(1)空间相通,冷凝段内管(2)与蒸发段(5)空间相通。这种结构的热管工作时在冷凝段(1)凝结的液体通过蒸发段内管(4)送入蒸发段端部,进入蒸发段(5 ...
【技术保护点】
内分离型热管,其特征是热管按工作区间分为蒸发段(5)、绝热段(3)和冷凝段(1)三个部分。热管内设置内管在绝热段(3)交叉,蒸发段内管(4)与冷凝段(1)空间相通,冷凝段内管(2)与蒸发段(5)空间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