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型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00160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7 04:46
一种薄型热管,主要包含有:一管体,两端分别定义一加热段以及一冷凝段,且对该加热段与该冷凝段之间的该管体定义为一絶热段;一第一毛细组织,由至少一主毛细组织及一周边毛细组织组成,该至少一主毛细组织沿该管体的轴向设置于该管体的内壁面,而占据该管体横断面的一部份空间,而使该管体内于该至少一主毛细组织的两侧分别形成一第一通道,该周边毛细组织位于该加热段与该絶热段的二者之中的至少该加热段,该周边毛细组织未位于该冷凝段;以及一作动液。藉此,该至少一主毛细组织负责作动液主要回流,该周边毛细组织位于该加热段使作动液回流效果提升,且该周边毛细组织未位于该冷凝段,使该冷凝段具有较大蒸气冷凝空间,以达到快速导热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薄型热管,主要包含有:一管体,两端分别定义一加热段以及一冷凝段,且对该加热段与该冷凝段之间的该管体定义为一絶热段;一第一毛细组织,由至少一主毛细组织及一周边毛细组织组成,该至少一主毛细组织沿该管体的轴向设置于该管体的内壁面,而占据该管体横断面的一部份空间,而使该管体内于该至少一主毛细组织的两侧分别形成一第一通道,该周边毛细组织位于该加热段与该絶热段的二者之中的至少该加热段,该周边毛细组织未位于该冷凝段;以及一作动液。藉此,该至少一主毛细组织负责作动液主要回流,该周边毛细组织位于该加热段使作动液回流效果提升,且该周边毛细组织未位于该冷凝段,使该冷凝段具有较大蒸气冷凝空间,以达到快速导热的效果。【专利说明】薄型热管
本技术是与热管有关,特别是指有较佳回流效果的一种薄型热管。
技术介绍
美国US2010212870A1号专利,揭露了一种扁平热管(Flat heat pipe),其中,扁平热管包括一壳体(casing)(图号12)及一毛细结构(wick structure)(图号15),该毛细结构设置于该壳体内。该壳体具有一第一侧部(first lateral port1n)(图号13)及第二侧部(second lateral port1n)(图号14),该第一侧部及第二侧部皆呈C形结构,该第二侧部的开口面向该第一侧部的开口,该毛细结构设置于该第二侧部的内表面,该毛细结构无设置于该第一侧部的内表面,该第一侧部的内表面界定一第一蒸汽通道(first vaporchannel)(图号16),该第二侧部的内表面界定一第二蒸气通道(second vapor channel)(图号17),该第一蒸汽通道与该第二蒸气通道相连通,该第一蒸汽通道的高度大于该第二蒸气通道,该扁平热管由于毛细结构的断面只占据整个壳体内壁一半空间,可增加蒸汽于内部流动空间。 前述扁平热管虽可增加蒸汽于内部流动空间,由于毛细结构的断面只占据壳体内壁一半,用以吸收凝结后的作动液,因此导致作动液回流速度较慢,因此,该扁平热管仍有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型热管,至少一主毛细组织负责作动液主要回流,周边毛细组织位于加热段使作动液回流效果提升,且周边毛细组织未位于冷凝段,使冷凝段具有较大蒸气冷凝空间,以达到快速导热的效果。 于是,依据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薄型热管,包含有:一管体,呈扁形,两端分别定义一加热段以及一冷凝段,且对该加热段与该冷凝段之间的该管体定义为一絶热段,该管体的横断面的上、下二端的内壁面的距离短于二侧边内壁面的距离;一第一毛细组织,由至少一主毛细组织及一周边毛细组织组成;该至少一主毛细组织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沿该管体的轴向设置于该管体的上或下二内壁面至少二者其中之一,而占据该管体横断面的一部份空间,而使该管体内于该至少一主毛细组织的两侧分别形成一第一通道;该周边毛细组织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沿该管体的轴向设置于该内壁面,且于该管体的横断面的该周边毛细组织与该至少一主毛细组织相接触而使得毛细结构相接;该周边毛细组织位于该加热段与该絶热段二者之中的至少该加热段,该周边毛细组织未位于该冷凝段与该絶热段二者之中的至少该冷凝段;以及一作动液,填入该管体内。 藉此,本技术的该至少一主毛细组织负责该作动液主要回流,该周边毛细组织位于该加热段与该絶热段二者之中的至少该加热段,使该作动液回流效果提升,且该周边毛细组织未位于该冷凝段,使该冷凝段具有较大蒸气冷凝空间,以达到快速导热的效果。 较佳地,该至少一主毛细组织的数量为二,该管体的横断面的上、下二端的内壁面分别置设一该主毛细组织,该二主毛细组织相接触,该二主毛细组织封闭该管体的横断面的部份。 较佳地,该至少一主毛细组织的数量为二,该管体的横断面的上、下二端的内壁面分别置设一该主毛细组织,该二主毛细组织之间具有一间隙,而使该二第一通道相连通。 较佳地,该至少一主毛细组织的数量为一,该管体的横断面的上、下二内壁面的其中一端内壁面设置该主毛细组织,该主毛细组织封闭该管体的横断面的部份。 较佳地,该至少一主毛细组织的数量为一,该管体的横断面的上、下二内壁面的其中一端内壁面设置该主毛细组织,该主毛细组织不封闭该管体的横断面的部份,形成有一间隙,使该二第一通道相连通。 较佳地,该至少一主毛细组织及该周边毛细组织为铜粉一体烧结成形。 较佳地,更包含一第二毛细组织,直接形成于该管体内壁面,该第一毛细组织设置于该第二毛细组织上,藉此该第一毛细组织即间接设置于该管体的内壁面。 较佳地,该第二毛细组织为多个沟槽。 较佳地,该至少一主毛细组织的数量为二,该管体的横断面的上、下二端的第二毛细组织分别置设一该主毛细组织,该二主毛细组织相接触,该二主毛细组织封闭该管体的横断面的部份。 较佳地,该至少一主毛细组织的数量为二,该管体的横断面的上、下二端的第二毛细组织分别置设一该主毛细组织,该二主毛细组织之间具有一间隙,而使该二第一通道相连通。 较佳地,该至少一主毛细组织的数量为一,该主毛细组织设置于该第二毛细组织上,该主毛细组织封闭该管体的横断面的部份。 较佳地,该至少一主毛细组织的数量为一,该主毛细组织设置于该第二毛细组织上,该主毛细组织不封闭该管体的横断面的部份,形成有一间隙,使该二第一通道相连通。 较佳地,该周边毛细组织更延伸位于该絶热段全部。 较佳地,该周边毛细组织更延伸位于该絶热段的部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A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横断面示意图,显示第一毛细组织位于加热段的状态。 图2B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横断面示意图,显示第一毛细组织位于冷凝段的状态。 图3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纵断面示意图,显示周边毛细组织位于该加热段的状态。 图4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纵断面示意图,显示周边毛细组织延伸位于该絶热段全部的状态。 图5是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纵断面示意图,显示周边毛细组织延伸位于该絶热段部份的状态。 图6A是本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的横断面示意图,显示第一毛细组织位于加热段,二主毛细组织之间具有一间隙的状态。 图6B是本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另一横断面示意图,显示第一毛细组织位于冷凝段,二主毛细组织之间具有一间隙的状态。 图7A图是本技术第五较佳实施例的横断面示意图,显示第一毛细组织位于加热段的状态。 图7B是本技术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另一横断面示意图,显示第一毛细组织位于冷凝段的状态。 图8A是本技术第六较佳实施例的横断面示意图,显示第一毛细组织位于加热段,主毛细组织不封闭该管体的横断面的状态。 图SB是本技术第六较佳实施例的另一横断面示意图,显示第一毛细组织位于冷凝段,该主毛细组织不封闭该管体的横断面的状态。 图9A是本技术第七较佳实施例的横断面示意图,显示第一毛细组织及第二毛细组织位于加热段的状态。 图9B是本技术第七较佳实施例的另一横断面示意图,显示第一毛细组织及第二毛细组织位于冷凝段的状态。 图1OA是本技术第八较佳实施例的横断面示意图,显示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型热管,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管体,呈扁形,两端分别定义一加热段以及一冷凝段,且对该加热段与该冷凝段之间的该管体定义为一絶热段,该管体的横断面的上、下二端的内壁面的距离短于二侧边内壁面的距离;一第一毛细组织,由至少一主毛细组织及一周边毛细组织组成;该至少一主毛细组织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沿该管体的轴向设置于该管体的上或下二内壁面至少二者其中之一,而占据该管体横断面的一部份空间,而使该管体内于该至少一主毛细组织的两侧分别形成一第一通道;该周边毛细组织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沿该管体的轴向设置于该内壁面,且于该管体的横断面的该周边毛细组织与该至少一主毛细组织相接触而使得毛细结构相接;该周边毛细组织位于该加热段与该絶热段二者之中的至少该加热段,该周边毛细组织未位于该冷凝段与该絶热段二者之中的至少该冷凝段;以及一作动液,填入该管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耀惠曾惓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泰硕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