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导管封尾方法及其成品技术

技术编号:2487956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热导管封尾方法,先制备一具有预定长度的管体,再将该管体套设于一内模外,该内模呈杆状,该内模的末端形成锥状,接着将一外模套设于该管体的末端,该外模具有一锥状模穴供该管体与该内模末端插入,以将该管体末端挤压变形于该内、外模之间,以缩减该管体末端的口径,然后加热该管体的末端使其至少局部熔融,最后降低温度使该管体未端凝固形成封闭端;此封尾方法不仅制程简单,加工更为迅速。(*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与热导管有关,特别定指一种热导管封尾方法及其成品,其制程简单且加工迅速。
技术介绍
按,一般热导管的制造程序是先将一管体的一端封闭,再于该管体内填入铜粉,将铜粉高温烧结后,填入少量的水,再于真空状态下封闭管体另一端,即完成热导管的主要制造程序。其中,封闭该管体的第一端时,公知方法是先将该管体1的一端2以缩管机以旋转抡圆的方式缩减其口径,形成如图9所示的形状,再加热该管体1的缩管端2使其熔融,形成如图10所示的封闭端3,再降温使凝固后即完成封尾程序。然而,以此公知方法进行热导管的封尾加工,不仅缩管机加工时产生的噪音极大,且缩管后管体的口径仍大,即使加温使其熔融,亦常不易完全封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导管封尾方法,其制程简单且加工迅速。本专利技术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导管封尾方法,其可将管体确实封闭。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热导管封尾方法包含有以下步骤制备一具有预定长度的管体;将该管体套设于一内模外,该内模呈杆状,该内模的末端形成锥状;将一外模套设于该管体的末端,该外模具有一锥状模穴供该管体与该内模末端插入,以将该管体末端挤压变形于该内、外模之间,以缩减该管体末端的口径; 加热该管体的末端使其至少局部熔融;以及降低温度使该管体末端凝固形成封闭端。所述的热导管封尾方法,其中该内模末端具有至少三肋板。所述的热导管封尾方法,其中该外模模穴具有至少三导沟。依据上述方法所制成的热导管,其一端形成封闭锥状且具有至少三凸肋。所述的热导管,其中该凸肋的数目为六个。附图说明为了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所在,举以下二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后,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外模的底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外模的顶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内模的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二)。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所制造丰成品的立体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所制造成品的立体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内模的立体图。图9是公知封尾方法所制成半成品的剖视图。图10是公知封尾方法所制成成品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热导管封尾方法,是先制备一具有预定长度的管体10,通常作法是取一长管每隔一预定长度进行裁切,即可制得该管体10,该管体10的材质是采用导热性佳的金属如铜等。接著,将该管体10套设于一内模20外,如图1所示,该内模20呈杆状,该内模20的直径略小于该管体10内径,该内模20的末端22则形成锥状,事实上,该内模20的末端22更具有呈梯形的六肋板24,如图4所示。随后,将一外模30套设于该管体10的末端12,该外模30具有一锥状模穴32供该管体10末端12与该内模20末端22插入,且该模穴32具有六导沟34对应该等肋板24的位置,如图2、3所示;当该外模30以其模穴32套设于该管体10的末端12时,如图5所示,该管体10末端12将被挤压变形于该内、外模20、30之间,形成图6所示的结构,此时,该管体10末端12形成锥状且具有六凸肋14,如图6所示,该管体10末端12的口径较原先缩减许多,更重要的是管壁之间的缝隙16变得非常狭窄,使得后续加工十分容易。随后,加热该管体10的末端12使其局部熔融,利用熔融铜本身的内聚力,即可将该缝隙16填满封闭,最后降低温度使该管体10末端12凝固形成封闭端,如图7所示,如此即完成热导管的封尾制程。由于本专利技术是利用该内模20与该外模30的压合使该管体10末端变形,达成缩管的目的,不仅加工迅速,亦不会产生传统缩管机工作时的连续性噪音;尤其重要的是,由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法,可使变形后的管体10末端12间隙16变得非常狭窄,其宽度几乎与该内模20的肋板24相当,因此,后续加热时,该管体10末端12极易熔融而封闭,可有效改善公知方法的缺失,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此外,利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方法所制成的热导管成品,亦应为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涵盖。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创作精神,该外模30的模穴32形状可有多种变化,只要不脱锥状即可,导沟34的数目亦可依需要而改变,例如三个以上均可,相同地,该内模20肋板24的形状与数目亦可依需要而变化,甚至可如图8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所采用的内模40,其末端42形成单纯的锥状,当内、外模压合时,管体末端大致受该外模限制而变形,其形状虽不若前述实施例般规则,然亦可达成缩减口径与间隙的功效。权利要求1.一种热导管封尾方法,包含有以下步骤制备一具有预定长度的管体;将该管体套设于一内模外,该内模呈杆状,该内模的末端形成锥状;将一外模套设于该管体的末端,该外模具有一锥状模穴供该管体与该内模末端插入,以将该管体末端挤压变形于该内、外模之间,以缩减该管体末端的口径;加热该管体的末端使其至少局部熔融;以及降低温度使该管体末端凝固形成封闭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导管封尾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内模末端具有至少三肋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导管封尾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模模穴具有至少三导沟。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制成的热导管,其特征在于,其一端形成封闭锥状且具有至少三凸肋。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导管,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凸肋的数目为六个。全文摘要一种热导管封尾方法,先制备一具有预定长度的管体,再将该管体套设于一内模外,该内模呈杆状,该内模的末端形成锥状,接着将一外模套设于该管体的末端,该外模具有一锥状模穴供该管体与该内模末端插入,以将该管体末端挤压变形于该内、外模之间,以缩减该管体末端的口径,然后加热该管体的末端使其至少局部熔融,最后降低温度使该管体未端凝固形成封闭端;此封尾方法不仅制程简单,加工更为迅速。文档编号F28D15/02GK1757455SQ20041008522公开日2006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10日专利技术者白正明 申请人:华科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导管封尾方法,包含有以下步骤:制备一具有预定长度的管体;将该管体套设于一内模外,该内模呈杆状,该内模的末端形成锥状;将一外模套设于该管体的末端,该外模具有一锥状模穴供该管体与该内模末端插入,以将该管体末端挤压变 形于该内、外模之间,以缩减该管体末端的口径;加热该管体的末端使其至少局部熔融;以及降低温度使该管体末端凝固形成封闭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正明
申请(专利权)人:华科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