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会仙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外科的引流液体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5107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7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神经外科的引流液体导管,包括小引流管、大引流管、和旋母,所述第二换流管的上端插接在硬质引流管的下端内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换流管、第二换流管和硬质引流管的配合作用,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导流管出现内部堵塞的情况时,医生可以更换液体的流动路径来再次实现引流操作,避免了手术过程中遇到堵塞现象时,需要更换引流管的问题,使患者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避免出现手术感染的现象,不仅降低了患者进行手术时产生的安全隐患,而且能够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神经科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神经外科的引流液体导管
技术介绍
引流管是神经外科手术不可缺少的医疗用品,不论是瘤腔或血肿腔内放置,还是硬膜下、硬膜外或头皮下放置,都广泛使用。目前商品化的引流导管结构都较为简单,在进行神经手术时,通常使用单一的引流导管进行引流操作,但是这种引流操作时常会出现堵塞的现象,传统的引流导管当遇到堵塞状况时只能够更换引流管来进行继续引流操作,更换导管的过程不仅会影响到引流操作的效率和质量,而且还容易对患者产生感染,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也使医生使用导管的产品体验变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神经外科的引流液体导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外科的引流液体导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具有防止感染和防止引流堵塞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外科的引流液体导管,包括小引流管、大引流管、和旋母,所述小引流管
包括前引流管和后引流管,前引流管的末端连接有硬质引流管,且后引流管的顶端连接有第二换流管,所述硬质引流管的下端插接在第一换流管的内腔上端,且第一换流管的内腔中部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第二换流管的外壁下端,所述第二换流管的上端插接在硬质引流管的下端内腔中,所述硬质引流管内腔侧壁的底端和第二换流管的外壁上端均设有弹性防滑齿,硬质引流管通过弹性防滑齿之间的轮齿啮合连接第二换流管,所述第一换流管的底端连接有大引流管,所述后引流管位于第一换流管和大引流管的内腔中;所述第一换流管的外壁一端设有凹槽,且凹槽的上端设有旋母,所述旋母与硬质引流管之间呈平行设置,且旋母内腔侧壁的下端通过内外螺纹配合连接凹槽的底端,所述硬质引流管的侧壁上端对称设有限位环,且旋母内腔侧壁的上端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插接在限位环之间。优选的,所述硬质引流管和限位环是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旋母和固定块是一体成型结构。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不少于三个,且支撑杆之间沿第二换流管的中心轴线呈均匀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第一换流管、第二换流管和硬质引流管的配合作用,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导流管出现内部堵塞的情况时,医生可以更换液体的流动路径来再次实现引流操作,避免了手术过程中遇到堵塞现象时,需要更换引流管的问题,使患者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避免出现手术感染
的现象,不仅降低了患者进行手术时产生的安全隐患,而且能够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神经科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硬质引流管和第二换流管连接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1 小引流管、2 大引流管、3 旋母、4 第一换流管、41 凹槽、5 硬质引流管、6 限位环、7 固定块、8 第二换流管、81 支撑杆、9 弹性防滑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外科的引流液体导管,包括小引流管1、大引流管2、和旋母3,所述小引流管1包括前引流管和后引流管,前引流管的末端连接有硬质引流管5,且后引流管的顶端连接有第二换流管8,所述硬质引流管5的下端插接在第一换流管4的内腔上端,且第一换流管4的内腔中部通过支撑杆81固定连接第二换流管8的外壁下端,所述支撑杆81不少于
三个,且支撑杆81之间沿第二换流管8的中心轴线呈均匀设置,所述第二换流管8的上端插接在硬质引流管5的下端内腔中,所述硬质引流管5内腔侧壁的底端和第二换流管8的外壁上端均设有弹性防滑齿9,硬质引流管5通过弹性防滑齿9之间的轮齿啮合连接第二换流管8,通过弹性防滑齿9的作用,保证第二换流管8和硬质引流管5连接处具有的密封性,达到不影响引流操作的目的,所述第一换流管4的底端连接有大引流管2,所述后引流管位于第一换流管4和大引流管2的内腔中。所述第一换流管4的外壁一端设有凹槽41,且凹槽41的上端设有旋母3,所述旋母3与硬质引流管5之间呈平行设置,且旋母3内腔侧壁的下端通过内外螺纹配合连接凹槽的底端,所述硬质引流管5的侧壁上端对称设有限位环6,且旋母3内腔侧壁的上端设有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插接在限位环6之间,所述硬质引流管5和限位环6是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旋母3和固定块7是一体成型结构。工作原理:本技术在工作时,通过前引流管对神经科手术中患者的手术位置产生的液体进行引流,当后引流管中出现堵塞的现象时,操作人员通过旋动旋母3,将硬质引流管5的位置提起,使硬质引流管5与第二换流管8的连接处断开,这时前引流管与大引流管2的内腔相通,手术中引流的液体从前引流管内腔经过硬质引流管5的内腔,再从大引流管2和后引流管之间留有的间隙流入到收集装置中,避免神经科手术的过程中导流管出现堵塞的现象时,需要更换引流管的问题,避免了患者进行手术时产生的二次感染,为患者提供了一个
安全和稳定的手术环境,而且能够保证神经科手术的效率和神经科手术的质量,使患者在进行神经科手术时的引流操作更为稳定和安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神经外科的引流液体导管,包括小引流管(1)、大引流管(2)、和旋母(3),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引流管(1)包括前引流管和后引流管,前引流管的末端连接有硬质引流管(5),且后引流管的顶端连接有第二换流管(8),所述硬质引流管(5)的下端插接在第一换流管(4)的内腔上端,且第一换流管(4)的内腔中部通过支撑杆(81)固定连接第二换流管(8)的外壁下端,所述第二换流管(8)的上端插接在硬质引流管(5)的下端内腔中,所述硬质引流管(5)内腔侧壁的底端和第二换流管(8)的外壁上端均设有弹性防滑齿(9),硬质引流管(5)通过弹性防滑齿(9)之间的轮齿啮合连接第二换流管(8),所述第一换流管(4)的底端连接有大引流管(2),所述后引流管位于第一换流管(4)和大引流管(2)的内腔中;所述第一换流管(4)的外壁一端设有凹槽(41),且凹槽(41)的上端设有旋母(3),所述旋母(3)与硬质引流管(5)之间呈平行设置,且旋母(3)内腔侧壁的下端通过内外螺纹配合连接凹槽的底端,所述硬质引流管(5)的侧壁上端对称设有限位环(6),且旋母(3)内腔侧壁的上端设有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插接在限位环(6)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外科的引流液体导管,包括小引流管(1)、大引流管(2)、和旋母(3),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引流管(1)包括前引流管和后引流管,前引流管的末端连接有硬质引流管(5),且后引流管的顶端连接有第二换流管(8),所述硬质引流管(5)的下端插接在第一换流管(4)的内腔上端,且第一换流管(4)的内腔中部通过支撑杆(81)固定连接第二换流管(8)的外壁下端,所述第二换流管(8)的上端插接在硬质引流管(5)的下端内腔中,所述硬质引流管(5)内腔侧壁的底端和第二换流管(8)的外壁上端均设有弹性防滑齿(9),硬质引流管(5)通过弹性防滑齿(9)之间的轮齿啮合连接第二换流管(8),所述第一换流管(4)的底端连接有大引流管(2),所述后引流管位于第一换流管(4)和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会仙沙乐鱼红郭婷曹维娜陈晓婷田婉莹黄萍刘敏
申请(专利权)人:张会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