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国辉专利>正文

一种热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830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导管,包括有密封的外用容器,在外用容器内设置有导热材料和注入在外用容器内的工作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材料为泡沫金属。由于泡沫铜等泡沫金属的孔隙均匀、孔隙的贯通性好、工艺简便,用它制成的热导管的导热材料象海绵一样吸取工作流体均衡地分布在热导管内的周边,让热导管的任何一点都可以散热,所以其传热快,导热量高,损耗少,产量高,生产成本低,制作过程简单,后加工合格率高,重量轻,经久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导管,尤其是指其内设置有泡沫金属的热导管。
技术介绍
现阶段,泡沫铜等泡沫金属已广泛应用于过滤、分离、吸声、阻燃及催化领域,它们的制作方法很多,比如专利00127500.3介绍了一种泡沫金属制造方法,其孔隙均匀、工艺简便,渗流法成型性好、质量稳定。众所周知,热导管导热是利用管内的工作流体,在温度变化时所具有的潜热来输送热量的机理,由于它在微小的温差下操作就能有惊人的热传量,因此有热之超导体的美誉。目前的热导管内所用的导热材料是铜网状、铜纤维状、铜粉烧结状或铜颗粒状,这些导热材料在使用时其优、缺点明显,其中铜网状材料虽然制作成本低、导热快、产量高,但是其后加工不良率高、成品损坏大、导热持久性低;铜纤维状材料虽然制作成本低、产量高,但是其后加工变形大、压扁型态导热低、产品报废大;铜粉烧结状材料导热快,但其制作成本高、产量低、损耗大、后加工成品不良率高;铜颗粒状材料成本低、导热快、产量高,但其后加工易变形、加工后导热低和成品后加工不良率高。随着各式各样机器、设备的运行速度越来越高,所产生的热量大量增加,上述的导热材料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散热的需求,故完全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性能更优的热导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热导管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热传量大、散热更快的热导管。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热导管,包括有密封的外用容器,在外用容器内设置有导热材料和注入在外用容器内的工作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材料为泡沫金属。如上所述的一种热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泡沫金属为泡沫铜。如上所述的一种热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用容器为铜管。如上所述的一种热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流体为二氯甲烷。如上所述的一种热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流体为甲醇。如上所述的一种热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流体为丙酮。如上所述的一种热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流体为钠。如上所述的一种热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流体为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由于泡沫铜等泡沫金属的孔隙均匀、孔隙的贯通性好、工艺简便,用它制成的热导管的导热材料象海绵一样吸取工作流体均衡地分布在热导管内的周边,让热导管的任何一点都可以散热,而且管体内的工作流体受热后流体蒸发,在真空状态下没有空气阻力而快速流动来传热、散热,所以其传热快,导热量高,损耗少,产量高,生产成本低,制作过程简单,后加工合格率高,重量轻,经久耐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一种热导管,包括有密封的外用容器1,在外用容器1内设置有泡沫金属制成的导热材料2和注入在外用容器1内的工作流体。所述的工作流体在注入外用容器后快速地渗入到泡沫金属的孔隙内。本专利技术传热的基本原理为热导管导热是利用管内的工作流体,在温度变化时所具有的潜热来输送热量的机理,由于它在微小的温差下操作就能有惊人的热传量,因此有热之超导体的美誉。这样热导管一端受热时,此一受热的能量会把泡沫金属管壁储存的工作流体汽化,此时受热端的蒸汽压力会升高,使蒸汽在真空内往压力较低的冷凝端移动而产生蒸汽流,把热能带到另一端。蒸汽在冷凝端冷却后释放出其潜热,而凝结成液体,再由泡沫金属的细毛孔回流到蒸发端而完成一个循环,如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图。外用容器1可以是由铜管、铝管、不锈钢管或合金管等金属材料制成,其外形可以是圆形、方形或扁平形等所需的各种形状。导热材料2所用的泡沫金属通常是泡沫铜,泡沫铜传导性能好,传热快。当然,导热材料也可采用其它传导性好、加工方便的泡沫金属。所用的工作流体可以是二氯甲烷、甲醇、丙酮、钠或汞等易汽化的液体。本专利技术的制作过程如下1.将外用容器的金属管切割成所需的长度,清洁后一端缩口并用氩气焊密封口;2.放入新型材料泡沫铜或其它泡沫金属制成的管状;3.注入工作液体后真空封口,按需求截断后再用氩气焊密封口;4.按需求折弯压扁成各种型态,表面抗氧化处理后包装。对外用容器1抽真空后,让工作流体仅均匀地分布在泡沫金属的孔隙中和在外用容器1内形成真空,这样工作流体受热后流体蒸发,在真空状态下没有空气阻力而快速流动,这样传热、散热更快。对本专利技术的导热性能进行测试将热导管的一端加热升温,并用温度测试仪测量每秒升温的度数,温度保持在70℃±5℃内,另一端则利用温度测试仪测量末端热导管,在12秒内两端的温差不能大于5℃。利用电加热仿真计算机CPU发热并保持在70℃±5℃内,热导管一端放在电热器内,另一端用风扇吹风或装其它散热片散热,从而测试加热电源功率,如果用电功率越大,热导管热传量大、散热快。本专利技术的热导管由于导热性能好,生产成本低,可以应用于笔记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的CPU,显卡,晶体管,电子等元器件的散热、传热,其它余热回收,热交换器,以及各种冷却或传热的产品(高速运行设备的散热)上。随着现代电子电器的发展,越来越多产品轻巧薄小,其技术的提升有赖于电子产品的热源散发,确保电子产品的性能,根据市场的调查,60%以上的电子产品发生故障主要原因是温度高而导致,本专利技术可以更好地帮助处理电子产品的散热问题。权利要求1.一种热导管,包括有密封的外用容器(1),在外用容器(1)内设置有导热材料(2)和注入在外用容器(1)内的工作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材料(2)为泡沫金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泡沫金属为泡沫铜。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热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用容器(1)为铜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流体为二氯甲烷。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流体为甲醇。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流体为丙酮。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流体为钠。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流体为汞。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导管,包括有密封的外用容器,在外用容器内设置有导热材料和注入在外用容器内的工作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材料为泡沫金属。由于泡沫铜等泡沫金属的孔隙均匀、孔隙的贯通性好、工艺简便,用它制成的热导管的导热材料象海绵一样吸取工作流体均衡地分布在热导管内的周边,让热导管的任何一点都可以散热,所以其传热快,导热量高,损耗少,产量高,生产成本低,制作过程简单,后加工合格率高,重量轻,经久耐用。文档编号F28D15/02GK1815126SQ20051003296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31日专利技术者李国辉 申请人:李国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导管,包括有密封的外用容器(1),在外用容器(1)内设置有导热材料(2)和注入在外用容器(1)内的工作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材料(2)为泡沫金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李国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