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肿瘤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87653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1
一种抗肿瘤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新型医疗制剂领域。抗肿瘤纳米颗粒包括细胞囊泡,细胞囊泡内包括装载物,装载物包括具有光热作用的量子点。大粒径的细胞囊泡具有腔体,其腔体用于负载装载物,装载物包括具有光热作用的量子点,细胞囊泡能够作为载体延长其体内循环时间并且富集于肿瘤部位,其腔体内的装载物也富集于肿瘤部位,此时对抗肿瘤纳米颗粒施加光刺激能够使细胞囊泡解体释放出小粒径的装载物,小粒径的装载物能够进入到肿瘤部位更深层次进行治疗。抗肿瘤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通过电穿孔技术将装载物导入到细胞囊泡内,培养30min以上,离心,制得抗肿瘤纳米颗粒。此制备方法简便,制得的抗肿瘤纳米颗粒性能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肿瘤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申请涉及新型医疗制剂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抗肿瘤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化疗作为目前主要的癌症治疗方法,其对人体正常器官伤害较大一直是研究人员想要解决的问题,装载抗肿瘤药物的纳米颗粒应运而生。肿瘤部位具有高间质液压,紧密堆积的肿瘤细胞以及致密的细胞外基质,不完善的血管系统等特点,为纳米颗粒的穿透和扩散带来了挑战。为了解决肿瘤部位的穿透问题,目前有两大类的改进方向。其中一种方法侧重于针对肿瘤微环境组分的动态相互作用,也就是将肿瘤部位微环境正常化。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在纳米颗粒施用之前或同时,对肿瘤进行预处理来改变肿瘤病理生理学的各种参数。这种治疗方式促进了全身给药的药剂进入肿瘤并渗透到肿瘤组织的较深层中,可细分为物理方法和生理活性剂治疗,其中物理方法包括局部加热,局部电离辐射,超声治疗等;生理活性调节剂则主要有血管通透性介质,基质修饰剂,血管收缩剂等。除此之外,另一种方式有效提升纳米颗粒在肿瘤部位的积累与穿透可以通过调整纳米粒子的特征来实现。其中,因为肿瘤间质液压高,扩散仍是穿透肿瘤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肿瘤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肿瘤纳米颗粒包括细胞囊泡,所述细胞囊泡内包括装载物;/n其中,所述装载物包括具有光热作用的量子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肿瘤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肿瘤纳米颗粒包括细胞囊泡,所述细胞囊泡内包括装载物;
其中,所述装载物包括具有光热作用的量子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肿瘤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肿瘤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0~1000nm,所述量子点的粒径≤1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肿瘤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包括Ag2S量子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肿瘤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物还包括抗肿瘤药物。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抗肿瘤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肿瘤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通过电穿孔技术将所述装载物导入到所述细胞囊泡内,培养30min以上,离心,制得所述抗肿瘤纳米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肿瘤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25~150μL蛋白质量浓度为100~400μg/mL的所述细胞囊泡的溶液、25~200μL浓度为0.5~2.5mg/mL的所述量子点的水溶液以及25~100μL的磷酸缓冲盐溶液加入到电穿孔皿内,设定所述电穿孔的工艺参数,开始电穿孔;
可选地,所述电穿孔的所述工艺参数为电压100~350V、电阻50~200Ω以及电容100~500μ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静雅徐曾熊翔黄华贝周绍兵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