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气体协同化学动力疗法抗肿瘤纳米递送载体、制备方法及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83010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CO气体协同化学动力疗法抗肿瘤纳米递送载体、制备方法及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包括以白蛋白为载体并负载葡萄糖氧化酶和羰基锰化合物形成的纳米粒、在纳米粒包载的二氧化锰壳层;在二氧化锰保护壳层上包覆的透明质酸层,形成具有双层保护结构的靶向性酶催化产气纳米粒HGMM@HA。本发明专利技术将CO气体疗法与化学动力疗法协同应用,将透明质酸作为衣壳包覆于纳米粒表面,构建CO气体协同化学动力疗法抗肿瘤纳米载药系统;利用透明质酸的靶向性靶向到肿瘤细胞区域,利用二氧化锰壳层降解提供氧气支持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反应,伴随产生的过氧化氢有效地诱导羰基锰释放CO,导致癌细胞发生凋亡,进一步增强靶向纳米载药系统的抗肿瘤效果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O气体协同化学动力疗法抗肿瘤纳米递送载体、制备方法及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递送载体
,尤其是CO气体协同化学动力疗法抗肿瘤纳米递送载体、制备方法及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癌症,又称恶性肿瘤,是由正常细胞在一些非正常条件下发生突变引起的,正常细胞受到刺激形成具有非正常生物学特性的细胞,进而发展成肿瘤组织。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致死性疾病。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己经发展成为人类的头号杀手,如何有效地治愈癌症是现阶段医学领域的一大难题。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等临床肿瘤治疗方法能够使肿瘤细胞的生长得到抑制,但杀伤性能有限。纳米医学的快速发展为新型的抗癌方式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方法。纳米粒子具有在肿瘤细胞靶向定位和促进细胞吸收的功能,其可以增强疗效同时减少副作用。在纳米疗法中气体治疗是最近新兴的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治疗策略。气体治疗包括一氧化氮(NO)、一氧化碳(CO)和硫化氢(H2S)等,对癌症、炎症和心血管疾病都具有独特的治疗作用。一氧化碳(CO)疗法已经在治疗各种疾病显示出突出的治疗效果,已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O气体协同化学动力疗法抗肿瘤纳米递送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以白蛋白为载体并负载葡萄糖氧化酶和羰基锰化合物所形成的作为内核的纳米粒、在纳米粒外部包载的二氧化锰保护壳层;以及在二氧化锰保护壳层上包覆的透明质酸层,由此形成具有透明质酸和二氧化锰双层保护结构的靶向性酶催化产气纳米粒HGMM@HA。/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O气体协同化学动力疗法抗肿瘤纳米递送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以白蛋白为载体并负载葡萄糖氧化酶和羰基锰化合物所形成的作为内核的纳米粒、在纳米粒外部包载的二氧化锰保护壳层;以及在二氧化锰保护壳层上包覆的透明质酸层,由此形成具有透明质酸和二氧化锰双层保护结构的靶向性酶催化产气纳米粒HGMM@H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气体协同化学动力疗法抗肿瘤纳米递送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的粒径在170-180nm,电位为-22至-23m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气体协同化学动力疗法抗肿瘤纳米递送载体,其特征在于,包载二氧化锰后的纳米粒的粒径为190-210nm,平均Zeta电位为19至21m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气体协同化学动力疗法抗肿瘤纳米递送载体,其特征在于,靶向性酶催化产气纳米粒HGMM@HA的粒径为250-260nm,平均Zeta电位为-17至-19mV。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气体协同化学动力疗法抗肿瘤纳米递送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内核的纳米粒中,负载的葡萄糖氧化酶的含量在5-7mg,锰羰基化合物含量在3-4m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气体协同化学动力疗法抗肿瘤纳米递送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质酸层采用分子量10KD的透明质酸制备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气体协同化学动力疗法抗肿瘤纳米递送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羰基锰化合物为Mn2(CO)10,其中的锰为零价,两个锥体Mn(CO)5通过Mn-Mn键连接且相互错开,Mn-Mn键的键长为239pm。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气体协同化学动力疗法抗肿瘤纳米递送载体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9.一种CO气体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浩李学明刘长牙王永禄孟政杰杨佳诚段晓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