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燃烧装置中的外置换热器,特别涉及一种气动控制进灰的外置换热器。
技术介绍
外置换热器是由一个或多个仓室构成的内部放置受热面的细粒子鼓泡流化床,布置在循环流化床燃烧装置的高温循环灰回路中,其中的受热面一般以蛇形管方式布置,并浸没于处于流态化的热灰中,管内的冷却介质(蒸汽或水)吸收热灰热量。循环流化床燃烧装置的高温气固分离器分离下的高温循环灰在分流装置的调节与控制下,一部分经返料器直接返回炉膛,另一部分进入外置换热器,与布置在其中的受热面进行热交换后,返回炉膛。外置换热器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应用,有利于锅炉受热面的布置;锅炉负荷调节性能好,有利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汽温调节功能好;燃料适应性好;耐腐蚀性好。外置换热器的这些优点,大部分都建立在对进入外置换热器的高温循环灰流率的良好调节和控制的基础之上,因此循环灰分流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的循环灰分流装置可分为机械式和非机械式两种。机械阀主要有广泛使用在Lurgi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上的锥形阀,以及MSFB型的滑板式闸阀。机械阀的优点在于调节特性优良、运行控制调节灵活;但是由于长期在高温下工作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动控制进灰的外置换热器,包括:一循环灰气动控制分配阀(100),和一外置换热器(200);所述循环灰气动控制分配阀(100)包括:设置在循环流化床燃烧装置高温气固分离器料腿(1)正下方的一竖直分流板(2),所述竖直分流 板(2)两侧分别设置两室上部相通,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的第一进料室(3)和第二进料室(5),所述分流板(2)将分离器料腿(1)在两室底面上的投影分成两个部分;还包括第一出料室(4)和第二出料室(6);所述第一出料室(4)和第二出料室(6)的上部分别设有底端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的第一溢流口(7)和第二溢流口(8);所述第一进料室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清刚,高鸣,那永洁,包绍麟,孙运凯,贺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