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776843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9 1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系统。所述换热器系统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布置的上部集流管、中间集流管和下部集流管,上部集流管与中间集流管之间设置有第一换热管并且中间集流管和下部集流管之间设置有第二换热管。中间集流管具有相互彼此独立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在制冷剂的循环过程中,所述上部集流管中的制冷剂从第一换热管向下流动到所述第一腔体中,经由第一连通部件流入到下部集流管的腔体中,此后所述制冷剂从第二换热管向上流入到所述第二腔体中,进而经由第二连通部件返回流入到上部集流管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基站空调的换热器系统
技术介绍
能源紧缺已经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一个重要课题。热管技术的应用(当室外环境温度低于室内机房温度一定数值时,大概5℃以上,热管启用),能减少压缩机的运行时间,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延长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目前,已知一种分离式热管换热器。热流体为室内热风,加热换热管内制冷剂,变为制冷剂蒸汽;蒸汽往上升,在冷凝器内与室外的冷风热交换后冷凝为制冷剂液体;制冷剂液体进入蒸发器内吸热,如此形成热管循环达到制冷的作用。然而,这种分离式热管换热器存在两个换热器之间的连接管较长、成本高;放置在整体的机组内,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或至少减轻上述不足的热交换器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器系统,所述换热器系统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布置的上部集流管、中间集流管和下部集流管,上部集流管与中间集流管之间设置有第一换热管并且中间集流管和下部集流管之间设置有第二换热管,中间集流管具有相互彼此独立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在制冷剂的循环过程中,所述上部集流管中的制冷剂从第一换热管向下流动到所述第一腔体中,经由第一连通部件流入到下部集流管的腔体中,此后所述制冷剂从第二换热管向上流入到所述第二腔体中,进而经由第二连通部件返回流入到上部集流管中。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连通部件是用于起连通作用的连通管或接管。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连通部件是用于起连通作用的连通管或接管。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连通部件是设置在下部集流管和中间集流管之间的至少一个圆管或扁管,并且所述圆管或扁管与第二换热管排列成一排设置在下部集流管和中间集流管之间;和/或所述第二连通部件是设置在上部集流管和中间集流管之间的至少一个圆管或扁管,并且所述圆管或扁管与第一换热管排列成一排设置在上部集流管和中间集流管之间。在一个示例中,所述上部集流管和中间集流管以及它们之间的第一换热管构成第一换热器,优选地冷凝器,所述中间集流管和下部集流管以及它们之间的第二换热管构成第二换热器,优选地蒸发器。在一个示例中,所述中间集流管通过从中间集流管的上部倾斜地、竖直地、弯曲地或蜿蜒地延伸至中间集流管的下部的主隔板分隔成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在一个示例中,所述中间集流管通过从中间集流管的一端沿中间集流管的纵向方向延伸至所述中间集流管的另一端的主隔板分隔成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在一个示例中,所述主隔板上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来自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制冷剂从所述第一腔体经由所述第一开口进入到第二换热器中,而从所述第二换热器流出的制冷剂流入到所述第二腔体中并经由所述第二开口进入到第一换热器中。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换热器中的位于中间集流管和下部集流管之间的用于连通的扁管或圆管用作第一连通部件,所述第二换热器中的用于连通的扁管或圆管的一端插入穿过第一开口进入到第一腔体中,并且另一端连通至下部集流管的腔体;和/或所述第一换热器中的位于中间集流管和上部集流管之间的用于连通的扁管或圆管用作第二连通部件,所述第一换热器中的用于连通的扁管或圆管的一端插入穿过第二开口进入到第二腔体中,并且另一端连通至上部集流管的腔体。在一个示例中,第一连通部件是连通下部集流管的腔体和中间集流管的第一腔体的第一接管,和/或第二连通部件是连通上部集流管的腔体和中间集流管的第二腔体的第二接管。在一个示例中,所述下部集流管的腔体中设置有分配来自第一接管的流体的分液结构。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分液结构为与第一接管连接或一体形成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上设置有间隔分布的开口。在一个示例中,所述中间集流管还包括用于将中间集流管的腔体分隔成用于起连通作用的至少一个连通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腔体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腔体而设置在所述主隔板和中间集流管的上壁和/或下壁之间的至少一个副挡板。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分别通过主隔板上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与所述至少一个连通腔连通,所述至少一个连通腔与相对应的第一连通部件或第二连通部件连通。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或第二换热器被折弯,优选地折弯第一换热器和/或第二换热器中的第一换热管和/或第二换热管;或所述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被相对彼此倾斜地插入到中间集流管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另一种换热器系统,所述换热器系统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布置的上部集流管、第一中间集流管、第二中间集流管和下部集流管,上部集流管与第一中间集流管之间设置有第一换热管并且第二中间集流管和下部集流管之间设置有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中间集流管设置有将所述第一中间集流管分隔成相互独立的至少一个第一腔体和至少一个第一连通腔的第一隔板,所述第二中间集流管设置有将所述第二中间集流管分隔成相互独立的至少一个第二腔体和至少一个第二连通腔的第二隔板;在制冷剂循环过程中,所述上部集流管中的制冷剂从第一换热管向下流动到第一腔体中,经由第一连接管进入到第二连通腔内并通过第一连通部件流入到下部集流管的腔体中,此后所述制冷剂从第二换热管向上流入到第二腔体中,经由第二连接管进入到第一连通腔中,进而经由第二连通部件返回流入到上部集流管中。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连通部件是用于起连通作用的连通管或接管。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连通部件是用于起连通作用的连通管或接管。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连通部件是设置在下部集流管和第二中间集流管之间的至少一个圆管或扁管,并且所述圆管或扁管与第二换热管排列成一排设置在下部集流管和第二中间集流管之间;和/或所述第二连通部件是设置在上部集流管和第一中间集流管之间的至少一个圆管或扁管,并且所述圆管或扁管与第一换热管排列成一排设置在上部集流管和第一中间集流管之间。在一个示例中,所述上部集流管和第一中间集流管以及它们之间的第一换热管构成第一换热器,优选地为冷凝器,所述第二中间集流管和下部集流管以及它们之间的第二换热管构成第二换热器,优选地为蒸发器。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或第二换热器被折弯,优选地折弯第一换热器和/或第二换热器中的第一换热管和/或第二换热管;或所述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被相对彼此倾斜地插入到对应的第一中间集流管和第二中间集流管中。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换热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换热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三换热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第四换热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五换热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第六换热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七换热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换热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换热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1-9,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换热器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器系统,所述换热器系统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布置的上部集流管、中间集流管和下部集流管,上部集流管与中间集流管之间设置有第一换热管并且中间集流管和下部集流管之间设置有第二换热管,其特征在于,中间集流管具有相互彼此独立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在制冷剂的循环过程中,所述上部集流管中的制冷剂从第一换热管向下流动到所述第一腔体中,经由第一连通部件流入到下部集流管的腔体中,此后所述制冷剂从第二换热管向上流入到所述第二腔体中,进而经由第二连通部件返回流入到上部集流管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系统,所述换热器系统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布置的上部集流管、中间集流管和下部集流管,上部集流管与中间集流管之间设置有第一换热管并且中间集流管和下部集流管之间设置有第二换热管,其特征在于,中间集流管具有相互彼此独立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在制冷剂的循环过程中,所述上部集流管中的制冷剂从第一换热管向下流动到所述第一腔体中,经由第一连通部件流入到下部集流管的腔体中,此后所述制冷剂从第二换热管向上流入到所述第二腔体中,进而经由第二连通部件返回流入到上部集流管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部件是用于起连通作用的连通管或接管。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通部件是用于起连通作用的连通管或接管。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部件是设置在下部集流管和中间集流管之间的至少一个圆管或扁管,并且所述圆管或扁管与第二换热管排列成一排设置在下部集流管和中间集流管之间;和/或所述第二连通部件是设置在上部集流管和中间集流管之间的至少一个圆管或扁管,并且所述圆管或扁管与第一换热管排列成一排设置在上部集流管和中间集流管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集流管和中间集流管以及它们之间的第一换热管构成第一换热器,优选地冷凝器,所述中间集流管和下部集流管以及它们之间的第二换热管构成第二换热器,优选地蒸发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集流管通过从中间集流管的上部倾斜地、竖直地、弯曲地或蜿蜒地延伸至中间集流管的下部的主隔板分隔成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集流管通过从中间集流管的一端沿中间集流管的纵向方向延伸至所述中间集流管的另一端的主隔板分隔成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隔板上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来自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制冷剂从所述第一腔体经由所述第一开口进入到第二换热器中,而从所述第二换热器流出的制冷剂流入到所述第二腔体中并经由所述第二开口进入到第一换热器中。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中的位于中间集流管和下部集流管之间的用于连通的扁管或圆管用作第一连通部件,所述第二换热器中的用于连通的扁管或圆管的一端插入穿过第一开口进入到第一腔体中,并且另一端连通至下部集流管的腔体;和/或所述第一换热器中的位于中间集流管和上部集流管之间的用于连通的扁管或圆管用作第二连通部件,所述第一换热器中的用于连通的扁管或圆管的一端插入穿过第二开口进入到第二腔体中,并且另一端连通至上部集流管的腔体。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连通部件是连通下部集流管的腔体和中间集流管的第一腔体的第一接管,和/或第二连通部件是连通上部集流管的腔体和中间集流管的
\t第二腔体的第二接管。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热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集流管的腔体中设置有分配来自第一接管的流体的分液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宝陆向迅杨静李艳星
申请(专利权)人:丹佛斯微通道换热器嘉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