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浆封层湿轮磨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914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稀浆封层湿轮磨耗仪,包括机体,机体上部安装有顶架,顶架上设有打磨组件,顶架下端设有盛样盘,盛样盘底部设有用于固定盛样盘的托板,托板两端设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通过内部负压吸附组件与盛样盘固定,并通过设置在定位机构内的摇臂组件与锁止组件对负压吸附组件进行转动和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托板与盛样盘之间设置定位机构,通过负压吸附组件完成托板与盛样盘之间的固定,避免托板与盛样盘之间的刚性接触,降低托板与盛样盘接触部位的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稀浆封层湿轮磨耗仪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材料测试仪器,具体是一种稀浆封层湿轮磨耗仪。
技术介绍
对于路面施工材料来说,混合料试验的湿轮磨耗值是评价混合料的一个重要指标,确定混合料的湿轮磨耗值对于养护道路的使用至关重要。通过稀浆封层湿轮磨耗仪可以测试混合料试件中的磨耗值。在使用常规湿轮磨耗仪对混合料进行测试时,将混合料放入盛样盘后,调整磨耗仪的升降平台,并将升降平台与盛样盘相对固定,启动仪器,使磨耗头对试样进行磨耗实验,达到规定磨耗时间后清洗磨掉的碎屑,烘干冷却并称重,根据公式计算出混合料的磨耗值。在常规的磨耗仪在实际磨耗试验测定过程中,为了保证托板与盛样盘之间的固接效果,通常托板与盛样盘之间采用卡接、螺纹配合等方式固定。由于磨耗试验中,在使用磨耗头对试样件进行磨耗时,磨耗仪会产生小幅高频次振动,托板与盛样盘之间采用固接的方式会使得接触部位会产生较大的内应力,长期使用后使得托板与盛样盘接触部位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稀浆封层湿轮磨耗仪,用以解决现有磨耗仪在实际试验过程中因托板与盛样盘之间产生刚性接触对磨耗仪造成损坏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稀浆封层湿轮磨耗仪,包括机体,机体顶部一侧设置有顶架,顶架底部设置有打磨组件,机体中部设置有位于打磨组件下方的托板,托板上表面设有盛样盘,所述托板上设置有以负压吸附方式进行固定的一对结构对称设置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均包括对盛样盘进行负压吸附的负压吸附组件、使负压吸附组件运动形成负压的摇臂组件以及对摇臂组件进行锁止固定的锁止组件;所述负压吸附组件包括吸盘和滑动设置在吸盘内的活塞,摇臂组件驱动活塞在吸盘内滑动形成负压。本技术通过在湿轮磨耗仪的托板上设置负压吸附组件,利用负压吸附组件与托板上的盛样盘之间形成负压连接,同时设有摇臂组件对负压吸附组件进行驱动,再通过锁止组件对摇臂组件锁止固定。利用负压方式进行固定,避免了托板与盛样盘之间的刚性接触,降低了托板与盛样盘之间的碰撞而对仪器造成的损坏。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稀浆封层湿轮磨耗仪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定位机构处剖面示意图;图3为摇臂机构示意图;图4为A处放大示意图;图5为稀浆封层湿轮磨耗仪侧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机体;2、顶架;3、打磨组件;4、盛样盘;5、托板;6、定位机构;7、吸盘;8、活塞;9、拉杆;10、支撑筒;11、齿条;12、齿轮;13、摇臂;14、中空管;15、卡接杆;16、锁槽;17、锁孔;18、凸块;19、环状凸台;20、缓冲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稀浆封层湿轮磨耗仪,如图1、图2所示,包括机体1,机体1顶部一侧设置有顶架2,顶架2底部设置有打磨组件3,机体1中部设置有位于打磨组件3下方的托板5,托板5上表面设有盛样盘4,所述托板5上设置有以负压吸附方式进行固定的一对结构对称设置的定位机构6,定位机构6均包括对盛样盘4进行负压吸附的负压吸附组件、使负压吸附组件运动形成负压的摇臂组件以及对摇臂组件进行锁止固定的锁止组件;所述负压吸附组件包括吸盘7和滑动设置在吸盘7内的活塞8,摇臂组件驱动活塞8在吸盘7内滑动形成负压。负压吸附组件还包括连接在吸盘7与托板5之间的支撑筒10,支撑筒10与吸盘7密封连接形成两个独立腔体。活塞8采用双层活塞,在磨耗仪对测试件进行测试过程中,仪器的振动幅度小,振动频次高,采用双层活塞能够有效增加活塞8与支撑筒10内的接触面积,避免试验过程中,因活塞8与支撑筒10之间产生间隙,使得盛样盘4表面与吸盘7之间无法产生负压,造成托板5与盛样盘4之间脱离。吸盘7开口端与盛样盘4贴合处向外延伸一圈吸附圈,用以增加吸盘7与盛样盘4外表面贴合处的吸附力。如图3所示,所述摇臂组件包括拉杆9、齿轮12与摇臂13,齿轮12转动设置在支撑筒10内,拉杆9的一端连接有与齿轮12啮合的齿条11,拉杆9的另一端穿过支撑筒10后与活塞8相连,摇臂13的一端与齿轮12中心固定相连后与支撑筒10内壁转动相连,摇臂13另一端穿出支撑筒10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产生负压的方式将托板5与盛样盘4进行固定,由于内部负压较大,采用人工拉动拉杆9的方式较不现实,此处通过在拉杆9一端设置齿条11,通过齿轮12啮合,并使用摇臂13转动来带动齿轮12转动,进而拉动活塞8,使用较小的力即可使吸盘7内产生负压。如图4所示,所述摇臂13包括穿设在支撑筒10内、外的直角杆段和与直角杆段相连的直杆段,直杆段置于支撑筒10外,直杆段为中空管14,所述锁止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撑筒10外壁上的多个锁孔17和滑动穿设在中空管14内的卡接杆15,多个锁孔17沿直杆段转动路线且呈弧形分布;滑动卡接杆15,使其一端卡入其中一个锁孔17内,对直杆段锁止固定。在摇臂13转动以使得吸盘7内形成负压将托板5与盛样盘4连接在一起后,为了避免内部负压将拉杆9往回拽动,使得负压消失,需要设置锁止组件对摇臂13进行锁止。在摇臂13转动一定圈数后,扯动吸盘7,吸盘7无法从盛样盘4外表面脱落后,再次转动摇臂13,使得摇臂13上的中空管14对准锁槽16内的锁孔17,将卡接杆15插入锁孔17内,使得摇臂13锁止。中空管14靠近支撑筒10一端内壁处设有一对凸块18,所述卡接杆15中部设有环状凸台19,所述凸块18之间距离小于环状凸台19直径。在利用卡接杆15进行锁止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卡接杆15脱离中空管14后造成摇臂13回转,负压释放的情况,在中空管14靠近定位机构6一端的内壁上设置一对凸块18,并在卡接杆15的中部相应设置环状凸台19,并且两凸块18之间的距离小于环状凸台19直径,以使得卡接杆15在滑动卡入锁孔17后,环状凸台19与凸块18抵接,卡接杆15无法继续滑动,避免卡接杆15从中空管14脱离。同时在需要将托板5与盛样盘4进行分离时,只需要反方向抽出卡接杆15,摇臂13回转,负压释放,即可实现托板5与盛样盘4之间的分离。如图5所示,所述托板5与盛样盘4底部之间布置有多组缓冲弹簧20。托板5与盛样盘4底部通过设置一支撑柱进行抵接,同时在支撑柱四周布置多组缓冲弹簧20。在打磨组件3对盛样盘4中试样进行磨耗实验时候,由于打磨组件3在磨耗过程中会转动,造成打磨组件3对盛样盘4施加的力并非一直正对在盛样盘4中心,而为了避免托板5与盛样盘4的固接,此处通过支撑柱进行抵接。在打磨组件3转动时,盛样盘4在平面受力不均的情况下容易从支撑柱脱离,造成实验事故。因此在托板5与盛样盘4底部布置多组缓冲弹簧20,在整体盛样盘4受力不均时候,对应处缓冲弹簧20能够施加一个反向弹力,使得磨耗实验更为平稳。本技术稀浆封层湿轮磨耗仪工作过程如下: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稀浆封层湿轮磨耗仪,包括机体,机体顶部一侧设置有顶架,顶架底部设置有打磨组件,机体中部设置有位于打磨组件下方的托板,托板上表面设有盛样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上设置有以负压吸附方式进行固定的一对结构对称设置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均包括对盛样盘进行负压吸附的负压吸附组件、使负压吸附组件运动形成负压的摇臂组件以及对摇臂组件进行锁止固定的锁止组件;所述负压吸附组件包括吸盘和滑动设置在吸盘内的活塞,摇臂组件驱动活塞在吸盘内滑动形成负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浆封层湿轮磨耗仪,包括机体,机体顶部一侧设置有顶架,顶架底部设置有打磨组件,机体中部设置有位于打磨组件下方的托板,托板上表面设有盛样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上设置有以负压吸附方式进行固定的一对结构对称设置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均包括对盛样盘进行负压吸附的负压吸附组件、使负压吸附组件运动形成负压的摇臂组件以及对摇臂组件进行锁止固定的锁止组件;所述负压吸附组件包括吸盘和滑动设置在吸盘内的活塞,摇臂组件驱动活塞在吸盘内滑动形成负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稀浆封层湿轮磨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附组件还包括连接在吸盘与托板之间的支撑筒,支撑筒与吸盘密封连接形成两个独立腔体;摇臂组件包括拉杆、齿轮与摇臂,齿轮转动设置在支撑筒内,拉杆的一端连接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拉杆的另一端穿过支撑筒后与活塞相连,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冠吴进良李孝卿秦超涂荣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