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螺杆上的螺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491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5
一种用于螺杆上的螺母结构,包括螺母本体,在螺母本体的中部设置有能穿置螺杆的螺母通孔,在螺母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能与螺杆外螺纹相螺接的螺母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本体是能由驱动机构的驱动带驱动相对螺杆转动的圆筒形结构,在螺母本体的上部侧壁上同心设置有驱动齿轮,在螺母本体的下部侧壁上分布有能穿置定位插销的侧壁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螺母呈圆筒状结构,这种结构能由驱动机构驱动转动从而使螺母能自动旋入螺杆螺纹,螺母的安装效率高,操作十分简单;可以在螺母上设置有环形凸部,增强螺母与驱动齿轮的连接强度;还可以在螺母上设置齿轮凹槽和侧壁凹槽,从而减少螺母的应力集中,延长螺母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螺杆上的螺母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螺母制作
,尤其指一种用于螺杆上的螺母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1621108461.1名称为《螺杆螺母传动机构》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螺杆螺母传动机构,其包括螺母和螺杆,所述螺杆的螺纹部分穿设在所述螺母内,所述螺母内开设有至少一个贯穿的槽,所述槽的尺寸与所述螺杆的螺纹部分匹配。该技术螺杆螺母传动机构能够有效地改善传动产生的噪音,提高传动的效率。然而,该螺母的安装不方便,而且使用寿命较短,因此该螺母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的用于螺杆上的螺母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用于螺杆上的螺母结构,包括螺母本体,在螺母本体的中部设置有能穿置螺杆的螺母通孔,在螺母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能与螺杆外螺纹相螺接的螺母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本体是能由驱动机构的驱动带驱动相对螺杆转动的圆筒形结构,在螺母本体的上部侧壁上同心设置有驱动齿轮,在螺母本体的下部侧壁上分布有能穿置定位插销的侧壁通孔。作为改进,在驱动齿轮的根部与螺母本体外壁的连接处可优选设置有能提高驱动齿轮与螺母本体连接强度的环形凸部。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齿轮、环形凸部与螺母本体可优选是一体制成的整体结构。作为改进,驱动齿轮下方的螺母本体侧壁厚度可优选比驱动齿轮上方的螺母本体侧壁厚度厚3~8mm。作为改进,驱动齿轮的根部厚度可优选是驱动齿轮的齿部厚度的2~3倍。进一步改进,在与驱动齿轮的根部对应的螺母本体侧壁上可优选设置有能减少应力集中的环形的侧壁凹槽。进一步改进,在驱动齿轮的根部的下侧壁上可优选设置有能减少应力集中的环形的齿轮凹槽。进一步改进,所述齿轮凹槽的轴向截面可优选呈阶梯状。进一步改进,所述齿轮凹槽可优选与侧壁凹槽相连通,且齿轮凹槽的宽度与侧壁凹槽的宽度相同。作为改进,所述圆筒形结构与驱动带相连接的具体结构可优选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辊、架体以及能驱动驱动辊相对架体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辊设置在架体上,所述驱动辊与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线路与电源相连接,在架体顶部设置有能与牵引绳相连接的连接环,所述驱动带是环形的带体,所述带体的上部套置在驱动辊的外壁上,所述带体的下部能套置在圆筒形结构的外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螺母呈圆筒状结构,这种结构能由驱动机构驱动转动从而使螺母能自动旋入螺杆螺纹,螺母的安装效率高,操作十分简单;可以在螺母上设置有环形凸部,增强螺母与驱动齿轮的连接强度;还可以在螺母上设置齿轮凹槽和侧壁凹槽,从而减少螺母的应力集中,延长螺母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沿A-A线的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是图4的俯视图;图6是图5中沿B-B线的剖面图;图7是图6中I部分的放大图;图8是图1的螺母与驱动机构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1的螺母通过驱动机构旋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3以及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螺杆上的螺母结构,包括螺母本体4,在螺母本体4的中部设置有能穿置螺杆的螺母通孔40,在螺母通孔40的内壁上设置有能与螺杆外螺纹相螺接的螺母螺纹,螺母本体4是能由驱动机构的驱动带3驱动相对螺杆转动的圆筒形结构,在螺母本体4的上部侧壁上同心设置有驱动齿轮41,在螺母本体4的下部侧壁上分布有能穿置定位插销的侧壁通孔42。在驱动齿轮41的根部与螺母本体外壁的连接处设置有能提高驱动齿轮41与螺母本体4连接强度的环形凸部43。所述驱动齿轮41、环形凸部43与螺母本体4是一体制成的整体结构。驱动齿轮41下方的螺母本体侧壁厚度比驱动齿轮41上方的螺母本体侧壁厚度厚3~8mm。圆筒形结构与驱动带3相连接的具体结构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辊1、架体2以及能驱动驱动辊1相对架体2转动的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辊1设置在架体2上,所述驱动辊1与驱动电机5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5通过线路与电源相连接,在架体顶部设置有能与牵引绳6相连接的连接环7,所述驱动带3是环形的带体,所述带体的上部套置在驱动辊1的外壁上,所述带体的下部能套置在圆筒形结构的外壁上。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与驱动辊1传动相连接的具体结构属于现有技术,例如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齿轮同心相固定,驱动齿轮与连接在连接凸部23上的传动齿轮相啮合,传动齿轮与驱动辊1同心固定从而驱动驱动辊转动。驱动电机5驱动驱动辊1的具体结构不限于上述的齿轮传动结构,还可以是皮带传动,链条传动,或者输出轴直接与驱动辊同心相固定,齿轮也可以不是直接相啮合,驱动电机的驱动齿轮经过齿轮组与传动齿轮传动相连接。如图4至图7所示,第二种实施例的用于螺杆上的螺母结构,包括螺母本体4,在螺母本体4的中部设置有能穿置螺杆的螺母通孔41,在螺母通孔41的内壁上设置有能与螺杆外螺纹相螺接的螺母螺纹,所述螺母本体4是能由驱动机构的驱动带3驱动相对螺杆转动的圆筒形结构,在螺母本体4的上部侧壁上同心设置有驱动齿轮41,在螺母本体4的下部侧壁上分布有能穿置定位插销的侧壁通孔42。驱动齿轮41下方的螺母本体侧壁厚度比驱动齿轮41上方的螺母本体侧壁厚度厚3~8mm。驱动齿轮的根部411厚度是驱动齿轮41的齿部厚度的2~3倍。在与驱动齿轮的根部411对应的螺母本体侧壁上设置有能减少应力集中的环形的侧壁凹槽412。在驱动齿轮的根部411的下侧壁上设置有能减少应力集中的环形的齿轮凹槽413。所述齿轮凹槽413的轴向截面呈阶梯状。所述齿轮凹槽413与侧壁凹槽412相连通,且齿轮凹槽413的宽度与侧壁凹槽412的宽度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螺杆上的螺母结构,包括螺母本体(4),在螺母本体(4)的中部设置有能穿置螺杆的螺母通孔(40),在螺母通孔(40)的内壁上设置有能与螺杆外螺纹相螺接的螺母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本体(4)是能由驱动机构的驱动带(3)驱动相对螺杆转动的圆筒形结构,在螺母本体(4)的上部侧壁上同心设置有驱动齿轮(41),在螺母本体(4)的下部侧壁上分布有能穿置定位插销的侧壁通孔(4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螺杆上的螺母结构,包括螺母本体(4),在螺母本体(4)的中部设置有能穿置螺杆的螺母通孔(40),在螺母通孔(40)的内壁上设置有能与螺杆外螺纹相螺接的螺母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本体(4)是能由驱动机构的驱动带(3)驱动相对螺杆转动的圆筒形结构,在螺母本体(4)的上部侧壁上同心设置有驱动齿轮(41),在螺母本体(4)的下部侧壁上分布有能穿置定位插销的侧壁通孔(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驱动齿轮(41)的根部与螺母本体外壁的连接处设置有能提高驱动齿轮(41)与螺母本体(4)连接强度的环形凸部(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41)、环形凸部(43)与螺母本体(4)是一体制成的整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螺母结构,其特征在于:驱动齿轮(41)下方的螺母本体侧壁厚度比驱动齿轮(41)上方的螺母本体侧壁厚度厚3~8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结构,其特征在于:驱动齿轮的根部(411)厚度是驱动齿轮(41)的齿部厚度的2~3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增富夏瑜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鼎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