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487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变速器,将第二电动力介入齿轮布置在第一电动力模块中间轴上,减小了电机布置的轴向尺寸,减少电机介入齿轮副,提高变速器的传动效率,降低成本。中间轴一档齿轮与第二电动力介入齿轮分别布置在中间轴的两头,避免了将中间轴一档齿轮与第二电动力介入齿轮布置在同一边的轴承旁边,轴承承载的载荷过大而寿命降低的风险。如此,平衡整个中间轴轴上的载荷分布,提高中间轴及轴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变速器
本技术涉变速器领域,具体涉及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变速器。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高速发展,汽车的市场保有量在增长迅速,传统燃油汽车以消耗不可再生能源(如:石油)提供动力,对能源消耗提出了挑战。在环境和能源双重压力下,国家对汽车排放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在必行,混合动力汽车恰好成为传统燃油汽车过渡新能源汽车的阶段产物。而电机的介入基本都是采用插入中间齿轮,实现动力传递,但是汽车动力机舱空间有限,混动系统动力布置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将电机介入齿轮布置在第一电动力模块中间轴上,减小了电机布置的轴向尺寸,减少电机介入齿轮副,提高变速器的传动效率,降低成本。本技术还公开了采用该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的变速器,减小了电机布置的轴向尺寸,减少电机介入齿轮副,提高变速器的传动效率,降低成本。本技术公开的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包括,第一电动力模块、第一电动力输入轴、输入轴档位齿轮、中间轴、中间轴档位齿轮、中间轴常啮合齿轮;所述输入轴档位齿轮固定在第一电动力输入轴上,所述中间轴档位齿轮空套布置在中间轴上,中间轴常啮合齿轮固定在中间轴上;第二电动力模块、第二电动力输出轴齿轮、第二电动力中间轴、第二电动力中间齿轮、第二电动力介入齿轮;所述第二电动力中间齿轮固定在第二电动力中间轴上;所述第二电动力介入齿轮固定布置在中间轴上,并与中间轴常啮合齿轮并排布置;差速器主减速齿轮和差速器;第一电动力模块的动力经过第一电动力输入轴上的输入轴档位齿轮、中间轴上的中间轴档位齿轮、中间轴常啮合齿轮、差速器主减速齿轮传入差速器;第二电动力模块的动力经过第二电动力输出轴齿轮、第二电动力中间轴上的第二电动力中间齿轮、第二电动力介入齿轮、中间轴常啮合齿轮、差速器主减速齿轮传入差速器。进一步地,输入轴档位齿轮包括:输入轴一档齿轮、输入轴四档齿轮、输入轴三档齿轮和输入轴二档齿轮;第一电动力输入轴上依次固定布置输入轴一档齿轮、输入轴四档齿轮、输入轴三档齿轮和输入轴二档齿轮。进一步地,中间轴档位齿轮包括:中间轴一档齿轮、第一同步器、中间轴四档齿轮、中间轴三档齿轮、第二同步器和中间轴二档齿轮;中间轴上依次布置中间轴一档齿轮、第一同步器、中间轴四档齿轮、中间轴三档齿轮、第二同步器和中间轴二档齿轮;输入轴一档齿轮与中间轴一档齿轮啮合;输入轴四档齿轮与中间轴四档齿轮啮合;输入轴三档齿轮与中间轴三档齿轮啮合;输入轴二档齿轮与中间轴二档齿轮啮合;中间轴一档齿轮、中间轴四档齿轮、中间轴三档齿轮和中间轴二档齿轮空套在中间轴上,第一同步器在中间轴一档齿轮和中间轴四档齿轮之间切换,第二同步在中间轴三档齿轮和中间轴二档齿轮之间切换。进一步地,中间轴一档齿轮与第二电动力介入齿轮分别布置在中间轴的两头。进一步地,第二电动力模块为第二动力电机。进一步地,第一电动力模块为第一动力电机。本技术还公开了采用该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的变速器。本技术有益技术效果为:1)在中间轴常啮合齿后面插入第二电动力介入齿轮,增加了第二电动力模块的轴向布置空间,不但解决了第二电动力模块轴向尺寸较大,无法在有限空间完成轴系布置的问题,而且减少了齿轮副,提高了变速器的传动效率,降低了变速器的成本;2)中间轴一档齿轮与第二电动力介入齿轮分别布置在中间轴的两头,避免了将中间轴一档齿轮与第二电动力介入齿轮布置在同一边的轴承旁边,轴承承载的载荷过大而寿命降低的风险。如此,平衡整个中间轴轴上的载荷分布,提高中间轴及轴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包括:电机01、电机输出轴齿轮02、电机中间齿轮03、电机第一过渡齿轮04和电机第二过渡齿轮05;电机01动力经电机输出轴齿轮02、电机中间齿轮03、电机第二过渡齿轮05、电机第一过渡齿轮04输出;第一中间轴026、电机介入齿轮06、第一中间轴五档齿轮07、第一同步器08、倒档齿轮09和第一中间轴常啮合齿010;电机介入齿轮06、第一中间轴五档齿轮07、第一同步器08、倒档齿轮09和第一中间轴常啮合齿010依次布置在第一中间轴026上;其中,电机介入齿轮06、第一中间轴常啮合齿010固定在第一中间轴026上,第一中间轴五档齿轮07和倒档齿轮09空套在第一中间轴026上,电机介入齿轮06与电机第一过渡齿轮04啮合;输入轴027、输入轴四档齿轮011、输入轴三档齿轮012、输入轴五档齿轮013、输入轴二档齿轮014、输入轴一档齿轮015;所述输入轴027上依次固定布置输入轴四档齿轮011、输入轴三档齿轮012、输入轴五档齿轮013、输入轴二档齿轮014和输入轴一档齿轮015;第二中间轴028、第二中间轴四档齿轮016、第二同步器017、第二中间轴三档齿轮018、第二中间轴二档齿轮019、第三同步器020、第二中间轴一档齿轮021、第二中间轴常啮合齿轮022;第二中间轴028上依次布置第二中间轴四档齿轮016、第二同步器017、第二中间轴三档齿轮018、第二中间轴二档齿轮019、第三同步器020、第二中间轴一档齿轮021和第二中间轴常啮合齿轮022;其中,第二中间轴常啮合齿轮022固定在第二中间轴028上;第二中间轴四档齿轮016与输入轴二档齿轮014啮合,第二中间轴三档齿轮018与输入轴三档齿轮012啮合,第二中间轴二档齿轮019与输入轴二档齿轮014啮合,第二中间轴一档齿轮021与输入轴一档齿轮015啮合;第二中间轴常啮合齿轮022固定布置在第二中间轴028上;第二中间轴四档齿轮016和第二中间轴三档齿轮018空套布置在第二中间轴028上,第二同步器017在第二中间轴四档齿轮016和第二中间轴三档齿轮018之间切换选择;第二中间轴二档齿轮019和第二中间轴一档齿轮021空套布置在第二中间轴028上,第三同步器020在第二中间轴二档齿轮019和第二中间轴一档齿轮021之间切换选择;差速器主减速齿轮023和差速器024;第一中间轴常啮合齿010、第二中间轴常啮合齿轮022分别与差速器主减速齿轮023啮合,从而向差速器024提供动力。现有技术的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在电机01轴向尺寸较小的情况下,对于轴系的布置相对较容易;但当变速器电机介入齿轮副运用较多,电机01轴向尺寸开始变大,变速器设计也更加复杂,不但降低了整个变速器的传动效率,而且增加变速器的成本。此外,第二中间轴一档齿轮021一般布置在靠近发动机端的箱体轴承侧,与第二中间轴常啮合齿轮022一起,会增加此处轴承载荷,造成系统不稳定。如图2所示,本技术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包括:第一动力电机模块8、第一动力输入轴19、输入轴档位齿轮、中间轴20、中间轴档位齿轮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电动力模块(8)、第一电动力输入轴(19)、输入轴档位齿轮、中间轴(20)、中间轴档位齿轮和中间轴常啮合齿轮(15); 所述输入轴档位齿轮固定在第一电动力输入轴(19)上,所述中间轴档位齿轮空套布置在中间轴上,中间轴常啮合齿轮(15)固定在中间轴(20)上;/n第二电动力模块(1)、第二电动力输出轴齿轮(2)、第二电动力中间轴(21)、第二电动力中间齿轮(3)、第二电动力介入齿轮(16);所述第二电动力中间齿轮(3)固定在第二电动力中间轴(21)上;所述第二电动力介入齿轮(16)固定布置在中间轴(20)上,并与中间轴常啮合齿轮(15)并排布置;/n差速器主减速齿轮(17)和差速器(18);/n第一电动力模块(8)的动力经过第一电动力输入轴(19)上的输入轴档位齿轮、中间轴上的中间轴档位齿轮、中间轴常啮合齿轮、差速器主减速齿轮传入差速器;/n第二电动力模块(1)的动力经过第二电动力输出轴齿轮、第二电动力中间轴上的第二电动力中间齿轮、第二电动力介入齿轮、中间轴常啮合齿轮、差速器主减速齿轮传入差速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动力模块(8)、第一电动力输入轴(19)、输入轴档位齿轮、中间轴(20)、中间轴档位齿轮和中间轴常啮合齿轮(15);所述输入轴档位齿轮固定在第一电动力输入轴(19)上,所述中间轴档位齿轮空套布置在中间轴上,中间轴常啮合齿轮(15)固定在中间轴(20)上;
第二电动力模块(1)、第二电动力输出轴齿轮(2)、第二电动力中间轴(21)、第二电动力中间齿轮(3)、第二电动力介入齿轮(16);所述第二电动力中间齿轮(3)固定在第二电动力中间轴(21)上;所述第二电动力介入齿轮(16)固定布置在中间轴(20)上,并与中间轴常啮合齿轮(15)并排布置;
差速器主减速齿轮(17)和差速器(18);
第一电动力模块(8)的动力经过第一电动力输入轴(19)上的输入轴档位齿轮、中间轴上的中间轴档位齿轮、中间轴常啮合齿轮、差速器主减速齿轮传入差速器;
第二电动力模块(1)的动力经过第二电动力输出轴齿轮、第二电动力中间轴上的第二电动力中间齿轮、第二电动力介入齿轮、中间轴常啮合齿轮、差速器主减速齿轮传入差速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输入轴档位齿轮包括:输入轴一档齿轮(4)、输入轴四档齿轮(5)、输入轴三档齿轮(6)和输入轴二档齿轮(7);第一电动力输入轴(19)上依次固定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裴唐祥华赵诗鑫王军民廖金龙易鑫鲜剑修钱宗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