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孔桩钢管柱施工精准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599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孔桩钢管柱施工精准定位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孔桩钢管柱施工精准定位装置,包括:上层定位模架、下层定位模架和多个千斤顶;所述上层定位模架中部留有第一通孔,所述上层定位模架前后两侧的左部和右部上侧均开设有多个第一齿口,所述上层定位模架包括两条纵向设置的相互平行的第一限位杆;所述下层定位模架中部留有供外部钢管柱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下层定位模架左右两侧的前部和后部上侧均开设有多个第二齿口,所述下层定位模架包括两条横向设置的相互平行的第二限位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孔桩钢管柱施工精准定位装置具有垂直度高、安装精确度高、质量控制简单、适用于较小施工空间、操作方便、成本低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孔桩钢管柱施工精准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孔桩钢管柱施工精准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桩基础钢管柱垂直度要求高,目前钢管柱普通的施工工艺采用在钻孔,孔口采用工字钢作为横撑吊装施工,该工艺易导致施工时钢管柱精度不宜控制,工后容易出现钢立柱垂直度不能满足要求等问题;而且有些施工方法,需要使用大型的吊装设置,这就不适用于某些狭小的施工空间,操作极其不便。因此,一种垂直度高、操作方便、适用于较小施工空间的孔桩钢管柱施工精准定位装置就显得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垂直度高、操作方便、适用于较小施工空间等特点的孔桩钢管柱施工精准定位装置。一种孔桩钢管柱施工精准定位装置,包括上层定位模架、下层定位模架和多个千斤顶;所述上层定位模架架设在所述下层定位模架正上方,所述上层定位模架中部留有供外部钢管柱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上层定位模架前后两侧的左部和右部上侧均开设有多个第一齿口,所述上层定位模架包括两条纵向设置的相互平行的第一限位杆,两条所述第一限位杆前部和后部分别可活动的卡设于所述上层定位模架前后两侧的左部和右部的第一齿口上;所述下层定位模架中部留有供外部钢管柱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下层定位模架左右两侧的前部和后部上侧均开设有多个第二齿口,所述下层定位模架包括两条横向设置的相互平行的第二限位杆,两条所述第二限位杆左部和右部分别可活动的卡设于所述下层定位模架前部和后部的第二齿口上;多个所述千斤顶可活动的设置于所述上层定位模架下方,多个所述千斤顶上端均与所述上层定位模架下侧抵接。本技术的孔桩钢管柱施工精准定位装置,通过设置所述上层定位模架、下层定位模架和多个所述千斤顶,使用时,先安装所述孔桩钢管柱施工精准定位装置,并通过多个所述千斤顶调节所述上层定位模架的水平精度和所述上层定位模架的高度,预先设计的钢管柱中心线与所述上层定位模架和下层定位模架的中心重合时,将钢管柱放入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在钢管柱的中心与所述上层定位模架和下层定位模架的中心重合时,再将两条所述第一限位杆和两条所述第二限位杆分别卡设在钢管柱两侧的第一齿口和第二齿口上,对所述钢管柱进行限位和固定,钢管柱上侧法兰左右两侧放置在两条所述第一限位杆上,如此设置,每一步都是根据实际情况测量,安装精确度高、质量控制简单;可根据钢管柱设置所述上层定位模架和所述下层定位模架尺寸,满足各类施工空间需求;所述层定位模架和所述下层定位模架采用工装拼装,工人安装方便,成本低。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上层定位模架还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第一横梁和两条平行设置的第一纵梁,两条所述第一纵梁设置在两条所述第一横梁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两条所述第一横梁连接,两条所述第一横梁和两条所述第一纵梁之间共同形成所述第一通孔,两条所述第一横梁左部和右部上侧均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齿口,两条所述第一限位杆前部和后部分别卡设在两条所述第一横梁左部和右部的第一齿口;多个所述千斤顶上端分别与所述两条所述第一横梁下侧或两条所述第一纵梁下侧抵接。进一步优选地,两条所述第一横梁左右两端分别从两条所述第一纵梁两侧伸出,所述千斤顶设置为4个,4个所述千斤顶上端分别与两条所述第一横梁左右两侧端部抵接。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下层定位模架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第二横梁和两条平行设置的第二纵梁,两条所述第二纵梁设置在两条所述第二横梁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两条所述第二横梁连接,两条所述第二横梁和两条所述第二纵梁之间共同形成所述第二通孔,两条所述第二纵梁前部和后部上侧均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二齿口;两条所述第二限位杆左部和右部分别卡设在两条所述第二纵梁前部和后部的第二齿口上。进一步优选地,两条所述第一横梁沿所述上层定位模架中轴线前后对称设置,两条所述第一纵梁沿所述上层定位模架中轴线左右对称设置,两条所述第二横梁沿所述下层定位模架中轴线前后对称设置,两条所述第二纵梁沿所述下层定位模架中轴线左右对称设置;两条所述第一横梁、两条所述第一纵梁、两条所述第二横梁和两条所述第二纵梁中部均刻有中心定位线。进一步优选地,两条所述第一限位杆、两条所述第二限位杆、两条所述第一横梁、两条所述第一纵梁、两条所述第二横梁和两条所述第二纵梁均为工字钢,所述工字钢包括水平设置的腹板和设置在所述腹板两侧的翼板,所述腹板两侧分别与各个所述翼板中部连接;两条所述第一横梁的各个翼板左部和右部上侧均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齿口,两条所述第一限位杆的各个翼板前部和后部分别卡设在两条所述第一横梁的各个翼板左部和右部的第一齿口上;两条所述第二纵梁的各个翼板前部和后部上侧均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二齿口,两条所述第二限位杆的各个翼板左部和右部分别卡设在两条所述第二纵梁的各个翼板前部和后部的第二齿口上;4个所述千斤顶上端分别与两条所述第一横梁的各个腹板左侧和右侧端部抵接。进一步优选地,两条所述第一横梁的各个翼板左部和右部均开设有6个所述第一齿口,两条所述第二纵梁的各个翼板前部和后部均开设有6个所述第二齿口。进一步优选地,其中一条所述第一横梁的腹板左部和另一个所述第一横梁的腹板右部分别设有一个水准对中装置。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下层定位模架上设有多条立柱,所述上层定位模架架设在多条所述立柱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孔桩钢管柱施工精准定位装置,通过设置所述上层定位模架、下层定位模架和多个所述千斤顶,使用时,先安装所述孔桩钢管柱施工精准定位装置,并通过多个所述千斤顶调节所述上层定位模架的水平精度和所述上层定位模架的高度,预先设计的钢管柱中心线与所述上层定位模架和下层定位模架的中心重合时,将钢管柱放入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在钢管柱的中心与所述上层定位模架和下层定位模架的中心重合时,再将两条所述第一限位杆和两条所述第二限位杆分别卡设在钢管柱两侧的第一齿口和第二齿口上,对所述钢管柱进行限位和固定,钢管柱上侧法兰左右两侧放置在两条所述第一限位杆上,如此设置,每一步都是根据实际情况测量,安装精确度高、质量控制简单;可根据钢管柱设置所述上层定位模架和所述下层定位模架尺寸,满足各类施工空间需求;所述层定位模架和所述下层定位模架采用工装拼装,工人安装方便,成本低。本技术的孔桩钢管柱施工精准定位装置具有垂直度高、安装精确度高、质量控制简单、适用于较小施工空间、操作方便、成本低等特点。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孔桩钢管柱施工精准定位装置的带钢管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孔桩钢管柱施工精准定位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孔桩钢管柱施工精准定位装置的带钢管柱的左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孔桩钢管柱施工精准定位装置的带钢管柱的前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孔桩钢管柱施工精准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定位模架、下层定位模架和多个千斤顶;/n所述上层定位模架架设在所述下层定位模架正上方,所述上层定位模架中部留有供外部钢管柱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上层定位模架前后两侧的左部和右部上侧均开设有多个第一齿口,所述上层定位模架包括两条纵向设置的相互平行的第一限位杆,两条所述第一限位杆前部和后部分别可活动的卡设于所述上层定位模架前后两侧的左部和右部的第一齿口上;/n所述下层定位模架中部留有供外部钢管柱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下层定位模架左右两侧的前部和后部上侧均开设有多个第二齿口,所述下层定位模架包括两条横向设置的相互平行的第二限位杆,两条所述第二限位杆左部和右部分别可活动的卡设于所述下层定位模架前部和后部的第二齿口上;/n多个所述千斤顶可活动的设置于所述上层定位模架下方,多个所述千斤顶上端均与所述上层定位模架下侧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孔桩钢管柱施工精准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定位模架、下层定位模架和多个千斤顶;
所述上层定位模架架设在所述下层定位模架正上方,所述上层定位模架中部留有供外部钢管柱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上层定位模架前后两侧的左部和右部上侧均开设有多个第一齿口,所述上层定位模架包括两条纵向设置的相互平行的第一限位杆,两条所述第一限位杆前部和后部分别可活动的卡设于所述上层定位模架前后两侧的左部和右部的第一齿口上;
所述下层定位模架中部留有供外部钢管柱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下层定位模架左右两侧的前部和后部上侧均开设有多个第二齿口,所述下层定位模架包括两条横向设置的相互平行的第二限位杆,两条所述第二限位杆左部和右部分别可活动的卡设于所述下层定位模架前部和后部的第二齿口上;
多个所述千斤顶可活动的设置于所述上层定位模架下方,多个所述千斤顶上端均与所述上层定位模架下侧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桩钢管柱施工精准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定位模架还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第一横梁和两条平行设置的第一纵梁,两条所述第一纵梁设置在两条所述第一横梁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两条所述第一横梁连接,两条所述第一横梁和两条所述第一纵梁之间共同形成所述第一通孔,两条所述第一横梁左部和右部上侧均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齿口,两条所述第一限位杆前部和后部分别卡设在两条所述第一横梁左部和右部的第一齿口;多个所述千斤顶上端分别与所述两条所述第一横梁下侧或两条所述第一纵梁下侧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孔桩钢管柱施工精准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第一横梁左右两端分别从两条所述第一纵梁两侧伸出,所述千斤顶设置为4个,4个所述千斤顶上端分别与两条所述第一横梁左右两侧端部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孔桩钢管柱施工精准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定位模架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第二横梁和两条平行设置的第二纵梁,两条所述第二纵梁设置在两条所述第二横梁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两条所述第二横梁连接,两条所述第二横梁和两条所述第二纵梁之间共同形成所述第二通孔,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玉印唐雄李明曾祥国何宙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