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注桩钢筋笼安装用承载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416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灌注桩钢筋笼施工技术领域,针对钢筋笼容易产生移位现象,不能准确下放到设定位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灌注桩钢筋笼安装用承载台,该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灌注桩钢筋笼安装用承载台,包括固定底座,固定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沿钢筋笼的对称轴线对称分布有至少两块,固定块开有固定孔,固定孔滑动连接有悬挂板,悬挂板远离固定底座的一端呈斜面设置,悬挂板的宽度小于钢筋笼相邻两钢筋间的距离,固定块上设有限定悬挂板位置的限位装置,因悬挂板远离固定底座的一端呈斜面设置,移动悬挂板对箍筋的倾斜程度进行调节,使得钢筋笼位于竖直状态,钢筋笼不易产生移位,进而方便钢筋笼下放到设定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注桩钢筋笼安装用承载台
本技术涉及灌注桩钢筋笼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灌注桩钢筋笼安装用承载台。
技术介绍
在灌注桩钢筋笼施工过程中,钢筋笼的下放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控制环节,如何快速、安全、保质保量的下放钢筋是一个难点。目前,钢筋笼下放一般采用如下办法:灌注桩清孔完成具备下放钢筋笼的条件后,清理场地,然后使用起重机吊起钢筋笼,将钢筋笼对准灌注桩孔口进行下放,下放过程中钢筋笼的悬吊一般选择型钢或者钢管穿过钢筋笼,通过对钢筋笼上的箍筋进行支撑进而实现对钢筋笼的悬吊。根据客户需求的不同,钢筋笼的箍筋会有不同的规格,当钢筋笼的箍筋倾斜或呈螺旋状时,使用型钢或者钢管对钢筋笼进行悬吊,钢筋笼不易保持在竖直状态,使得钢筋笼容易产生移位现象,钢筋笼不能准确的下放到设定位置,对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注桩钢筋笼安装用承载台,具有能够使钢筋笼始终位于竖直状态,有利于钢筋笼下放到设定位置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灌注桩钢筋笼安装用承载台,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沿钢筋笼的对称轴线对称分布有至少两块,所述固定块开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滑动连接有悬挂板,所述悬挂板的宽度小于钢筋笼相邻两钢筋间的距离,所述悬挂板远离固定底座的一端呈斜面设置,所述固定块上设有限制悬挂板水平运动的限位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灌注桩的孔清理完毕需要放置钢筋笼时,使用起重机吊起钢筋笼对准灌注桩的孔口进行下放,对钢筋笼进行悬吊安装时,为悬挂板施加一个推力,使悬挂板朝向钢筋笼进行滑动,悬挂板通过钢筋笼相邻两钢筋间的缝隙伸入钢筋笼内,限位装置对悬挂板进行固定,因悬挂板对于钢筋笼的箍筋具有一个支撑作用,使得钢筋笼悬挂于灌注桩内,灌注桩上的箍筋倾斜时,因悬挂板远离固定底座呈斜面的设置,移动悬挂板对箍筋的倾斜程度进行调节,使得钢筋笼位于竖直状态,钢筋笼不易产生移位,进而方便钢筋笼下放到设定位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插杆,所述固定块上开有水平设置的插孔,所述插杆与插孔插接配合,所述悬挂板上开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插孔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插杆贯穿插孔并插入到第一限位孔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悬挂板使限位孔与插孔重合,将插杆贯穿插孔并插入到第一限位孔,使得悬挂板的位置固定,悬挂板不易晃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限位孔沿悬挂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钢筋笼上的箍筋倾斜程度时,使插孔与不同的第一限位孔正对,将插杆贯穿插孔插入至不同的第一限位孔中,实现对于箍筋倾斜程度的调节,方便钢筋笼下放安装到指定位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悬挂板上开有凹槽,钢筋笼的箍筋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的槽径大于钢筋笼上箍筋的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筋笼在进行悬吊时,钢筋笼上的箍筋卡在凹槽中,使得筋箍在固定时不易打滑,进而使得钢筋笼在悬吊时不易晃动,有利于钢筋笼更为稳定的下放到指定位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内安装有耐磨垫,所述耐磨垫贴合凹槽槽壁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筋笼上的箍筋卡在凹槽时,因耐磨垫的设置,使得箍筋与凹槽间具有更大的摩擦力,筋箍固定时更不易打滑,有利于进一步对钢筋笼进行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远离固定底座的一端开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伸进固定块内并与悬挂板的斜面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螺栓对悬挂板有一个抵紧力,使得限位螺栓对悬挂板进一步限位,悬挂板固定后不易晃动,有利于钢筋笼进一步稳定的悬挂在悬挂板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螺栓包括固定连接于限位螺栓伸进固定块内一端的弹性的限位垫,所述限位垫抵紧悬挂板的斜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螺栓对于悬挂板的点接触因限位垫的弹性形变,使得限位垫与悬挂板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悬挂板承受的抵紧力更为均匀,悬挂板不易因与限位螺栓的点接触而造成损坏,进而有利于延长悬挂板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绕钢筋笼圆周分布有至少四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悬挂板分散了钢筋笼对于单个悬挂板的压力,使得悬挂板承受钢筋笼的压力更为均匀,钢筋笼在悬挂时更为稳定,同时,使得钢筋笼上的箍筋不易从悬挂板上脱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悬挂板水平方向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的高度大于固定孔的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挡块的高度大于固定孔的高度,使得悬挂板在限位装置不对悬挂板进行限位时,悬挂板难以通过固定孔从固定块上掉落至灌注桩内;同时,使得悬挂板始终位于固定底座上,不需工作人员反复拿取和放置悬挂板,使得工作人员移动悬挂板的操作简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悬挂板远离钢筋笼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拉杆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在推动悬挂板时有一个着力点,更方便工作人员移动悬挂板。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因悬挂板对于钢筋笼的箍筋具有一个支撑作用,使得钢筋笼悬挂于灌注桩内,灌注桩上的箍筋倾斜时,因悬挂板一端的高度大于另一端的高度,移动悬挂板对箍筋的倾斜程度进行调节,使得钢筋笼位于竖直状态,钢筋笼不易产生移位,进而方便钢筋笼下放到设定位置;2.限位螺栓对悬挂板有一个抵紧力,使得限位螺栓对悬挂板进一步限位,悬挂板固定后不易晃动,有利于钢筋笼进一步稳定的悬挂在悬挂板上;3.因固定块绕钢筋笼圆周分布有至少四块,使得悬挂板承受钢筋笼的压力更为均匀,钢筋笼在悬挂时更为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固定块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中:1、固定底座;2、固定块;3、钢筋笼;31、钢筋;32、箍筋;4、固定孔;5、悬挂板;6、限位装置;61、插杆;62、插孔;63、第一限位孔;7、凹槽;8、耐磨垫;9、第二限位孔;10、限位螺栓;11、限位垫;12、挡块;13、拉杆;14、防护板;15、下放孔;16、固定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一种灌注桩钢筋笼安装用承载台,包括固定底座1,固定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固定块2上开有固定孔4,固定块2绕钢筋笼3圆周均匀分布有四块,固定孔4滑动连接有悬挂板5,悬挂板5的宽度小于钢筋笼3相邻两钢筋31间的距离,悬挂板5背向固定底座1的一端呈斜面设置,固定块2上安装有限制悬挂板5水平运动的限位装置6。固定块2横截面为矩形,固定孔4横截面为矩形。悬挂板5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钢筋笼3悬挂在固定底座1时,悬挂板5的斜面与钢筋笼3上的箍筋32抵接,悬挂板5远离钢筋笼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13,拉杆13的横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注桩钢筋笼安装用承载台,其特征是:包括固定底座(1),所述固定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沿钢筋笼(3)的对称轴线对称分布有至少两块,所述固定块(2)开有固定孔(4),所述固定孔(4)滑动连接有悬挂板(5),所述悬挂板(5)的宽度小于钢筋笼(3)相邻两钢筋(31)间的距离,所述悬挂板(5)远离固定底座(1)的一端呈斜面设置,所述固定块(2)上设有限制悬挂板(5)水平运动的限位装置(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注桩钢筋笼安装用承载台,其特征是:包括固定底座(1),所述固定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沿钢筋笼(3)的对称轴线对称分布有至少两块,所述固定块(2)开有固定孔(4),所述固定孔(4)滑动连接有悬挂板(5),所述悬挂板(5)的宽度小于钢筋笼(3)相邻两钢筋(31)间的距离,所述悬挂板(5)远离固定底座(1)的一端呈斜面设置,所述固定块(2)上设有限制悬挂板(5)水平运动的限位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钢筋笼安装用承载台,其特征是:所述限位装置(6)包括插杆(61),所述固定块(2)上开有插孔(62),所述插杆(61)与插孔(62)插接配合,所述悬挂板(5)上开有第一限位孔(63),所述第一限位孔(63)与插孔(62)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插杆(61)贯穿插孔(62)并插入到第一限位孔(63)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灌注桩钢筋笼安装用承载台,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限位孔(63)沿悬挂板(5)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钢筋笼安装用承载台,其特征是:所述悬挂板(5)的斜面上开有凹槽(7),钢筋笼(3)的箍筋(32)位于所述凹槽(7)内,所述凹槽(7)的槽径大于钢筋笼(3)上箍筋(3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利标庄端高姚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乾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