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柱吊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2970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2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管柱吊装装置,包括葫芦和叉车悬臂,所述叉车悬臂位于葫芦的顶部,所述葫芦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箱。本技术通过设置传动箱、叉槽、夹持机构和限位机构,通过传动槽和叉槽的配合使叉车悬臂起到便于与葫芦连接的作用,通过夹持机构对传动箱起到与叉车悬臂夹持固定的作用,通过限位机构对夹持板起到稳定与叉车悬臂稳定贴合的作用,达到稳定夹持的作用,具备对葫芦与叉车悬臂夹持固定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在起吊钢管时需要使用到叉车与葫芦配合,但是葫芦与叉车悬臂连接时没有固定结构,在使用时葫芦在叉车悬臂上不停的晃动,使葫芦很容易从叉车的悬臂上掉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吊装,尤其涉及一种钢管柱吊装装置


技术介绍

1、电动葫芦属于中小型起重设备,其优势在于:体积小,自重轻,结构紧凑,易操作,省时省力等,常常使用于天车、龙门吊之上,应用范围广泛,包括了工矿企业,仓储物流,船坞码头等场合,装吊环境要选择空旷无遮挡的场地,确保操作人员视线清晰,高空往地面运输物件时,应用绳捆好吊下,吊装时,不得在构件上堆放或悬挂零星物件,零星材料和物件必须用吊笼或钢丝绳、保险绳捆扎牢固后才能吊运和传递,不得随意抛掷材料物体、工具,防止滑脱伤人或意外事故。

2、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在起吊钢管时需要使用到叉车与葫芦配合,但是葫芦与叉车悬臂连接时没有固定结构,在使用时葫芦在叉车悬臂上不停的晃动,使葫芦很容易从叉车的悬臂上掉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管柱吊装装置,具备对葫芦与叉车悬臂夹持固定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在起吊钢管时需要使用到叉车与葫芦配合,但是葫芦与叉车悬臂连接时没有固定结构,在使用时葫芦在叉车悬臂上不停的晃动,使葫芦很容易从叉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管柱吊装装置,包括葫芦(1)和叉车悬臂(2),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车悬臂(2)位于葫芦(1)的顶部,所述葫芦(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箱(3),所述传动箱(3)的前侧开设有与叉车悬臂(2)配合使用的叉槽(4),且延伸至传动箱(3)的后侧,所述传动箱(3)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夹持机构(5),所述传动箱(3)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机构(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柱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5)包括夹持板(501)、第一弹簧(502)和移动板(503),所述夹持板(501)与传动箱(3)的内部活动连接,且贯穿至叉槽(4)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502)与夹持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柱吊装装置,包括葫芦(1)和叉车悬臂(2),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车悬臂(2)位于葫芦(1)的顶部,所述葫芦(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箱(3),所述传动箱(3)的前侧开设有与叉车悬臂(2)配合使用的叉槽(4),且延伸至传动箱(3)的后侧,所述传动箱(3)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夹持机构(5),所述传动箱(3)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机构(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柱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5)包括夹持板(501)、第一弹簧(502)和移动板(503),所述夹持板(501)与传动箱(3)的内部活动连接,且贯穿至叉槽(4)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502)与夹持板(50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503)与第一弹簧(502)的顶部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管柱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6)包括传动杆(601)、限位杆(602)、卡块(603)和第二弹簧(604),所述传动杆(601)位于传动箱(3)的顶部活动连接,且贯穿至传动箱(3)的内部与两个移动板(50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602)与传动杆(60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卢宇田海洋豆小林仲生星胡秋林赵元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