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易变形且便于维修的出铜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5248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易变形且便于维修的出铜小车,包括托盘底板,所述托盘底板顶端的前后两侧皆焊接有第一托盘侧板,所述托盘底板顶端的左右两侧皆焊接有第二托盘侧板,所述第一框架槽钢前后两端的中部皆焊接有第三框架槽钢,所述第一轴座靠近托盘底板的一侧皆与轮轴固定板焊接固定,所述连接杆远离托盘底板一侧的底端皆插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靠近第一框架槽钢的一侧延伸至固定槽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对托盘底板进行保护,避免托盘底板损坏严重,托盘底板中部进行支撑,提高该装置的承载力,对连接杆进行固定,便于托盘底板和第一框架槽钢损坏后,单独拆卸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易变形且便于维修的出铜小车
本技术涉及出铜车
,具体为一种不易变形且便于维修的出铜小车。
技术介绍
铜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金属材料,但是铜制品使用前需要对其进行加工,在车间加工过程中因为金属的重量都特别大,所以需要辅助物来对其进行短距离的运输,现阶段的运输都是利用出铜车,但是在向出铜车内放置铜时,会产生碰撞,或者在运输过程中操作不当也会使得出铜车与其他物体产生碰撞,现阶段的出铜车在碰撞时容易变形,且大多数零件为焊接相连,在碰撞损坏后不易维修和维护,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不易变形且便于维修的出铜小车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变形且便于维修的出铜小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阶段的出铜车在碰撞时容易变形,且大多数零件为焊接相连,在碰撞损坏后不易维修和维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易变形且便于维修的出铜小车,包括托盘底板,所述托盘底板顶端的前后两侧皆焊接有第一托盘侧板,所述托盘底板顶端的左右两侧皆焊接有第二托盘侧板,所述托盘底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框架槽钢,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易变形且便于维修的出铜小车,包括托盘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底板(1)顶端的前后两侧皆焊接有第一托盘侧板(2),所述托盘底板(1)顶端的左右两侧皆焊接有第二托盘侧板(3),所述托盘底板(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框架槽钢(4),且第一框架槽钢(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框架槽钢(5),所述第一框架槽钢(4)前后两端的中部皆焊接有第三框架槽钢(6),所述第三框架槽钢(6)位于第一框架槽钢(4)的内部,所述第一框架槽钢(4)的内部设置有第四框架槽钢(7),所述托盘底板(1)前后两端的左右两侧皆设置有第一轴座(8),且每组第一轴座(8)为两组,所述第一轴座(8)的内部皆设置有第二轴座(9),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易变形且便于维修的出铜小车,包括托盘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底板(1)顶端的前后两侧皆焊接有第一托盘侧板(2),所述托盘底板(1)顶端的左右两侧皆焊接有第二托盘侧板(3),所述托盘底板(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框架槽钢(4),且第一框架槽钢(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框架槽钢(5),所述第一框架槽钢(4)前后两端的中部皆焊接有第三框架槽钢(6),所述第三框架槽钢(6)位于第一框架槽钢(4)的内部,所述第一框架槽钢(4)的内部设置有第四框架槽钢(7),所述托盘底板(1)前后两端的左右两侧皆设置有第一轴座(8),且每组第一轴座(8)为两组,所述第一轴座(8)的内部皆设置有第二轴座(9),且第二轴座(9)的左右两端皆与第三轴座(10)的一端焊接固定,所述第三轴座(10)的另一端皆与第一轴座(8)焊接固定,所述第一轴座(8)靠近托盘底板(1)的一侧皆与轮轴固定板(11)焊接固定,所述轮轴固定板(11)皆与托盘底板(1)焊接固定,所述托盘底板(1)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皆铰接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远离托盘底板(1)一侧的底端皆插设有固定杆(15),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鹤俊邵伟庆周浩宾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天方机电安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