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成本的微型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804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成本的微型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和工件,所述动模的一侧安装有底座,所述动模远离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定模,其中,所述动模通过液压杆与动模固定连接。该低成本的微型注塑模具,设置有动模、定模和型腔,动模的长宽均为100mm,且动模与定模的尺寸相同,减小模具的尺寸,同时设置有4个型腔,便于对小型模具进行装配,减少模具的生产成本,且设置有顶杆,当液压杆带动动模向定模移动时,使动模与定模合模,同时定模带动压杆进入压杆槽,压杆带动连接杆向远离压杆槽一侧移动,使弹簧压缩,同时连接杆带动顶杆进入顶杆槽的内部,当工件成型后,液压杆带动动模远离定模,压杆失去抵制后,弹簧推动压杆与顶杆向上移动,便于将工件顶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成本的微型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为一种低成本的微型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目前的注塑模具虽然种类和数量非常多,但现有的注塑模具仍存在了一定的问题,对注塑模具的使用带来一定的不便。现有的注塑模具在生产年生产量较少的工件时,模具的型腔较多,模具费用较高,并且后续产能过剩导致浪费,不便使用,因此迫切需要能改进注塑模具结构的技术,来完善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的微型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的注塑模具在生产年生产量较少的工件时,模具的型腔较多,模具费用较高,并且后续产能过剩导致浪费,不便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成本的微型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和工件,所述动模的一侧安装有底座,所述动模远离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定模,其中,所述动模通过液压杆与动模固定连接,所述定模远离动模的一侧中部开设有注塑口;所述动模与定模形成型腔,所述工件位于型腔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动模靠近型腔的一侧开设有顶杆槽,所述动模的一侧开设有压杆槽,所述顶杆槽与压杆槽通过连接槽相连通,所述顶杆槽的内部设置有顶杆,所述压杆槽的内部设置有压杆,所述顶杆与压杆通过连接杆相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有弹簧。优选的,所述连接杆通过弹簧与动模构成弹性结构。优选的,所述动模的长宽均为mm,且动模与定模的尺寸相同。优选的,所述定模的内部开设有分液槽,所述分液槽与注塑口相连通,所述定模靠近型腔的一侧开设有注液槽,所述注液槽与分液槽相连通。优选的,所述型腔共开设有四个,且4个型腔关于动模与定模的中部对称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低成本的微型注塑模具:1.设置有动模、定模和型腔,动模的长宽均为100mm,且动模与定模的尺寸相同,减小模具的尺寸,同时设置有4个型腔,便于对小型模具进行装配,减少模具的生产成本;2.设置有顶杆,当液压杆带动动模向定模移动时,使动模与定模合模,同时定模带动压杆进入压杆槽,压杆带动连接杆向远离压杆槽一侧移动,使弹簧压缩,同时连接杆带动顶杆进入顶杆槽的内部,当工件成型后,液压杆带动动模远离定模,压杆失去抵制后,弹簧推动压杆与顶杆向上移动,便于将工件顶出;3.设置有分液槽,注塑头通过注塑口注入溶液,溶液通过分液槽分布到四个注液槽内,通过注液槽进入型腔,通过分液槽可以同时对多个型腔同时进行注液。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动模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动模;101、顶杆槽;102、压杆槽;103、连接槽;104、顶杆;105、压杆;106、连接杆;107、弹簧;2、底座;3、定模;301、分液槽;302、注液槽;4、液压杆;5、注塑口;6、型腔;7、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低成本的微型注塑模具,包括动模1、底座2、定模3、液压杆4、注塑口5、型腔6和工件7,所述动模1的一侧安装有底座2,所述动模1靠近型腔6的一侧开设有顶杆槽101,所述动模1的一侧开设有压杆槽102,所述顶杆槽101与压杆槽102通过连接槽103相连通,所述顶杆槽101的内部设置有顶杆104,所述压杆槽102的内部设置有压杆105,所述顶杆104与压杆105通过连接杆106相连接,所述连接杆106的底部固定有弹簧107,所述连接杆106通过弹簧107与动模1构成弹性结构,当液压杆4带动动模1向定模3移动时,使动模1与定模3合模,同时定模3带动压杆105进入压杆槽102,压杆105带动连接杆106向远离压杆槽102一侧移动,使弹簧107压缩,同时连接杆106带动顶杆104进入顶杆槽101的内部,当工件7成型后,液压杆4带动动模1远离定模3,压杆105失去抵制后,弹簧107推动压杆105与顶杆104向上移动,便于将工件7顶出,所述动模1的长宽均为100mm,且动模1与定模3的尺寸相同,使所述动模1远离底座2的一侧设置有定模3,所述定模3的内部开设有分液槽301,所述分液槽301与注塑口5相连通,所述定模3靠近型腔6的一侧开设有注液槽302,所述注液槽302与分液槽301相连通,其中,所述动模1通过液压杆4与动模1固定连接,所述定模3远离动模1的一侧中部开设有注塑口5;所述动模1与定模3形成型腔6,所述型腔6共开设有四个,且4个型腔6关于动模1与定模3的中部对称设置,通过动模1与定模3形成4个型腔,同时加工4个工件7,提高工作效率,所述工件7位于型腔6的内部。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低成本的微型注塑模具时,首先,液压杆4带动动模1向定模3移动,使动模1与定模3合模,形成型腔6,同时定模3带动压杆105进入压杆槽102,压杆105带动连接杆106向远离压杆槽102一侧移动,使弹簧107压缩,同时连接杆106带动顶杆104进入顶杆槽101的内部,之后注塑头通过注塑口5注入溶液,溶液通过分液槽301分布到四个注液槽302内,通过注液槽302进入型腔6,形成工件7,当工件7冷却成型后,液压杆4带动动模1远离定模3,压杆105失去抵制后,弹簧107推动压杆105与顶杆104向上移动,将工件7顶出,便于取出工件7,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成本的微型注塑模具,包括动模(1)和工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1)的一侧安装有底座(2),所述动模(1)远离底座(2)的一侧设置有定模(3),其中,/n所述动模(1)通过液压杆(4)与动模(1)固定连接,所述定模(3)远离动模(1)的一侧中部开设有注塑口(5);/n所述动模(1)与定模(3)形成型腔(6),所述工件(7)位于型腔(6)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成本的微型注塑模具,包括动模(1)和工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1)的一侧安装有底座(2),所述动模(1)远离底座(2)的一侧设置有定模(3),其中,
所述动模(1)通过液压杆(4)与动模(1)固定连接,所述定模(3)远离动模(1)的一侧中部开设有注塑口(5);
所述动模(1)与定模(3)形成型腔(6),所述工件(7)位于型腔(6)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成本的微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1)包括顶杆槽(101)、压杆槽(102)、连接槽(103)、顶杆(104)、压杆(105)、连接杆(106)和弹簧(107),所述动模(1)靠近型腔(6)的一侧开设有顶杆槽(101),所述动模(1)的一侧开设有压杆槽(102),所述顶杆槽(101)与压杆槽(102)通过连接槽(103)相连通,所述顶杆槽(101)的内部设置有顶杆(104),所述压杆槽(102)的内部设置有压杆(105),所述顶杆(104)与压杆(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至远塑料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