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机器人的旋转手臂结构,包括底座盒,底座盒上转动设置有主支撑臂,主支撑臂上设置有铰座和电机,铰座上设置有轴孔,铰座通过轴孔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与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主支撑臂的右上侧设有旋转臂,旋转臂靠近铰座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座,连接座通过预置的连杆与转轴转动卡接,连杆的外壁面上设置有拨块。通过设置的滑动插入并转动卡接定位结构,实现了旋转臂的快速拆卸,提高了旋转臂拆卸的效率,通过设置在转轴上的光滑轴套以及设置在挡块上的光滑层结构,大大削弱了转轴与轴孔以及挡块和铰座之间的摩擦阻力,提高了旋转臂旋转时的顺畅性,进而提高了旋转臂的旋转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机器人的旋转手臂结构
本技术涉及仿生机械手臂
,具体为一种旋转机器人的旋转手臂结构。
技术介绍
仿生机械手臂应用到多个领域,在加工、搬运甚至是仿生机械的教学中都受到广泛的应用,仿生机械手臂可以将夹持的物品通过电机传动结构带动其前端的小机械手臂进行旋转,当将前端的小机械手臂旋转到一定的角度时,将夹持物品放下,可以将该物品放置到需要放置的位置,比较方便,实现智能化操作,仿生机械手臂包括主支撑臂和旋转臂,然而,1.现有的仿生机械手臂上旋转臂,其通常不具有设置的滑动插入并转动卡接定位结构,从而不可以实现旋转臂的快速拆卸,进而降低了旋转臂拆卸的效率;2.另外,其大多不具有设置在转轴上的光滑轴套以及设置在挡块上的光滑层结构,转轴与轴孔以及挡块和铰座之间的摩擦阻力较大,容易影响旋转臂旋转时的顺畅性,进而降低了旋转臂的旋转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机器人的旋转手臂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旋转臂拆卸的效率较低、旋转臂的旋转效率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机器人的旋转手臂结构,包括底座盒,所述底座盒上转动设置有主支撑臂,所述主支撑臂上设置有铰座和电机,所述铰座上设置有轴孔,所述铰座通过轴孔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与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主支撑臂的右上侧设有旋转臂,所述旋转臂靠近铰座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通过预置的连杆与转轴转动卡接,所述连杆的外壁面上设置有拨块。优选的,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轴承和滑孔,所述连杆穿过滑孔并与轴承转动套接,所述连杆插于转轴的一端设置有卡接块,所述转轴朝向旋转臂的一端设置有卡槽和矩形孔,所述连杆穿过矩形孔并通过卡接块与卡槽卡接。优选的,所述卡接块上以其横向中轴线为中心上下对称设置有定位块,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与定位块相匹配的定位槽。优选的,所述滑孔的内孔上设置有阻尼套管,阻尼套管与连杆转动套接。优选的,所述铰座的数量为两个并以主支撑臂的俯视横向中轴线为中心上下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转轴位于轴孔的外壁面上套设有光滑轴套,所述转轴的下端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朝向铰座的一端设置有光滑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的滑动插入并转动卡接定位结构,实现了旋转臂的快速拆卸,有效提高了旋转臂拆卸的效率;2.通过设置在转轴上的光滑轴套以及设置在挡块上的光滑层结构,大大削弱了转轴与轴孔以及挡块和铰座之间的摩擦阻力,提高了旋转臂旋转时的顺畅性,进而提高了旋转臂的旋转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立面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旋转臂的滑动插入并转动卡接定位结构部分俯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卡接块和定位块转动卡接定位结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转轴和光滑轴套的侧视图。图中:1底座盒、2主支撑臂、3铰座、31轴孔、4电机、5转轴、51卡槽、52矩形孔、53定位槽、6连杆、61拨块、62卡接块、63定位块、7旋转臂、8连接座、81阻尼套管、82轴承、83滑孔、9挡块、91光滑层、10光滑轴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旋转机器人的旋转手臂结构,包括底座盒1,底座盒1内部中空,底座盒1上转动设置有主支撑臂2,底座盒1内部安装有电机,电机通过导线连接到外部220V电源排插上,电机自带启动开关,电机的电机轴与主支撑臂2固定连接,启动电机,主支撑臂2可以水平方向转动,主支撑臂2上设置有铰座3和电机4,电机4通过螺丝安装固定在主支撑臂2的上端面上,铰座3与主支撑臂2的上端面焊接固定,电机4通过导线连接到外部220V电源排插上,电机4自带启动开关,启动电机,通过转轴5会带动旋转臂7旋转,铰座3的数量为两个并以主支撑臂2的俯视横向中轴线为中心上下对称设置,铰座3上设置有轴孔31,铰座3通过轴孔31转动连接有转轴5,转轴5与电机4的电机轴固定连接,主支撑臂2的右上侧设有旋转臂7,旋转臂7靠近铰座3的一端焊接有连接座8,连接座8通过预置的连杆6与转轴5转动卡接,连杆6的外壁面上焊接有拨块61,可直接手指拨动拨块61,方便实现连杆6的转动,连接座8上设置有轴承82和滑孔83,轴承82为常用的推力球轴承,连杆6穿过滑孔83并与轴承82转动套接,滑孔83的内孔上强力粘接有阻尼套管81,阻尼套管81与连杆6转动套接,阻尼套管81本体采用阻尼橡胶垫制成,在不受外部转动力时,通过其内孔与连杆6外壁面的阻尼摩擦力,可以保证连杆6自行转动,提高旋转臂7的安装稳定性,连杆6插于转轴5的一端焊接有卡接块62,转轴5朝向旋转臂7的一端设置有卡槽51和矩形孔52,连杆6穿过矩形孔52并通过卡接块62与卡槽51卡接,矩形孔52的侧视内孔面以及卡接块62的侧视截面均为方形状结构,矩形孔52的方形状内孔略大于卡接块62的方形状外形,可以保证卡接块62可以左右顺畅穿过,卡接块62上以其横向中轴线为中心上下对称焊接有定位块63,转轴5上设置有与定位块63相匹配的定位槽53,转轴5、卡接块62、连杆6等焊接部件均采用45号钢制成,定位块63与定位槽53的截面均为半弧状结构,可以方便定位块63的卡入定位槽53,卡入后可以进一步提高旋转臂7的安装稳定性,如果需要将旋转臂7拆下,手指将拨块61逆时针拨动九十度,带动连杆6以及卡接块62逆时针转动九十度,卡接块62已经退出卡槽51,并且定位块63也已经退出定位槽53,同时卡接块62的外边缘已经被矩形孔52包含,此时可以向右整体移动旋转臂7,通过连接座8以及连杆6带动卡接块62向右移动,待卡接块62向右退出矩形孔52后为止,即可实现旋转臂7的快速拆卸,提高了旋转臂7拆卸的效率,同理逆向操作可以实现旋转臂7的快速安装。请参阅图2和图4,转轴5位于轴孔31的外壁面上套设有光滑轴套10,光滑轴套10整体采用耐磨尼龙套管制成,转轴5的下端设置有挡块9,挡块9朝向铰座3的一端设置有光滑层91,光滑轴套10的外壁面喷涂有石墨粉末密度涂胶层,同理挡块9上端面的光滑层91也为石墨粉末密度涂胶层,将其均匀涂抹待凝胶固化后,可以稳定的粘接固定,石墨粉末密度涂胶层的表面具有润滑光滑性,大大削弱了转轴5与轴孔31以及挡块9和铰座3之间的摩擦阻力,提高了旋转臂7旋转时的顺畅性,进而提高了旋转臂7的旋转效率。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如果需要将旋转臂7拆下,手指将拨块61逆时针拨动九十度,带动连杆6以及卡接块62逆时针转动九十度,卡接块62已经退出卡槽51,并且定位块63也已经退出定位槽53,同时卡接块62的外边缘已经被矩形孔52包含,此时可以向右整体移动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机器人的旋转手臂结构,包括底座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盒(1)上转动设置有主支撑臂(2),所述主支撑臂(2)上设置有铰座(3)和电机(4),所述铰座(3)上设置有轴孔(31),所述铰座(3)通过轴孔(31)转动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与电机(4)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主支撑臂(2)的右上侧设有旋转臂(7),所述旋转臂(7)靠近铰座(3)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座(8),所述连接座(8)通过预置的连杆(6)与转轴(5)转动卡接,所述连杆(6)的外壁面上设置有拨块(6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机器人的旋转手臂结构,包括底座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盒(1)上转动设置有主支撑臂(2),所述主支撑臂(2)上设置有铰座(3)和电机(4),所述铰座(3)上设置有轴孔(31),所述铰座(3)通过轴孔(31)转动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与电机(4)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主支撑臂(2)的右上侧设有旋转臂(7),所述旋转臂(7)靠近铰座(3)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座(8),所述连接座(8)通过预置的连杆(6)与转轴(5)转动卡接,所述连杆(6)的外壁面上设置有拨块(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机器人的旋转手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8)上设置有轴承(82)和滑孔(83),所述连杆(6)穿过滑孔(83)并与轴承(82)转动套接,所述连杆(6)插于转轴(5)的一端设置有卡接块(62),所述转轴(5)朝向旋转臂(7)的一端设置有卡槽(51)和矩形孔(52),所述连杆(6)穿过矩形孔(52)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奥翔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