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碳化铁炉过桥铁水加热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4166 阅读:4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焦炭化铁炉过桥铁水的加热法及装置”,涉及生铁的熔炼铸造,是利用过桥处铁水细流作为负载电阻,通电后使铁水自身再加热得以温度提高。外接电源选低压大电流,与铁水的接线极用石墨电极组件,一极置后炉底部,一极置前炉铁水出口处,网路中配以一定的检测、控制和保护器件。优点是短时内铁水温度就有较大幅度的升高,可使铸件质量提高,废品率降低,总体看,节能、高效、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专利技术涉及铸铁的熔炼和铸铁件生产。就目前铸铁熔炼技术,虽电力化铁炉在世界上有一定的发展趋势,但焦炭化铁炉熔炼在铸造行业中仍占着主导的地位,在我们国内更是如此。我国每年生产的几百万吨铸铁件80%以上的铁水是由焦炭化铁炉熔化的,其能量的消耗相当可观,再则,这种炉的炉温和铁水温度常不能达到理想状态,因而铸件的质量常受到影响,对高级铸件的生产也因此受到了限制。为改变这种状况,多少年来,人们采用多种改炉、节焦、提温等措施,仍未解决铁水温度低这个根本问题,人们虽采用了高焦比(14~5焦铁比)操作,使铁水温度有所提高,但仍然不能满足要求,而且提高了焦炭的耗量和生产的成本。本技术旨在改变上述缺点,用最少的设备材料,最短的时间,在过桥处作电加热可使铁水温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一般可达1500℃以上,而焦化炉本身的改动很小,生产的工艺流程不作变易,耗焦却大幅度的降低,因而对广大在用的焦炭化铁炉大多可采用。过去的化铁炉铁水温度不高,达不到要求的主要原因有四个,一是炉体本身的问题,包括熔炼时铁水的过热不充分,过热的底焦层厚不高,一般不过两米,因而铁水流经的时间短暂,铁水所能达到的最投资少。比《苏联科学与技术》刊物,1985年第一期上介绍的在前炉出铁槽上加装的再热装置设备容量小,有较高的升温,因而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如下在后炉的底部和前炉的出铁口处,各装一个石墨电极组件,与外接低压大电流的电源变压器连接,该变压器也可用电焊机代替,内部的过桥用高阻石墨制造,过桥孔径不变,桥身斜度要能使铁水低速不间断地淌流到前炉底。当铁块熔化后,源源不断的铁水从后炉经由过桥流入前炉时,前后炉的铁水与两个石墨电极组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回路,负载电阻就是细长流铁水,电能直接在其中转换成了热能,无需任何其它介质的传递,热效率极高,又因铁水本身是阻性负载,故而功率因数高,电路结构简单,运行平稳,配备时造价低廉,优于其它种电炉。以下用附图进一步说明图一,是焦炭化铁炉及过桥电加热的剖面示意图,图二,是对应于图一的铁水过热的温度曲线图;图三,是推荐电炉电路图。焦炭化铁炉(1)即后炉内的熔化铁水,经高阻石墨过桥(2)流向前炉(3)时,由于桥内通道狭细和具有一定斜度,铁水流的有效截面较小,此处及沿前炉壁淌流的铁水电阻较大,整个电能的能量转换基本上都是在这里进行,因此,狭细铁水流的温度即速升高。为使电源与铁水有较好电接触,后炉底的电极(5)和前炉出铁口处的电极(4)均采用石墨组件。并且在后炉底部电极处改成凹窝形,深度很浅稍有铁水存储即可。电源(6)与两极石墨组件相连接,对于一吨化铁炉,可选用50KVA的变压器,控制视需要确定。由图二,纵座标示炉体容腔高度,横座标示铁水温度,实线①示炉温曲线,曲线越往下温度越高,至主风口稍上处,此后温度又降低。虚线②为过桥铁水未加热前的铁水过热温度曲线,点划虚线③为过桥铁水加热后的铁水过热温度曲线。②、③虚线重合部分为后炉的铁水温度曲线。由该图可见,加装加热器后可使铁水温度提高许多。按照电阻值公式,R=ρ (L)/(S) 式中R为电阻值,是导体长度L及截面S的函数。对于化铁炉铁水言,电阻率ρ也是炉内铁水温度和铁水组成成分的含量函数。当炉子的熔化率一定,并过桥的斜度和前后炉的位置确定后,铁水流的长度L和截面S即可定,由于铁水温度和组成成分均可在一定范围内控制,故ρ值也是可控的,因此R值是可控的并可以计算出来,这样,可由W= (V)/(R) 公式计算出次级电压值V来,这是在电源功率W一定时计算出的结果。电功率W的确定是由过桥内铁水流提高到某个温度值所需要的热量而定。按照所提高的温度值,根据比热,可计算出一定铁水流量(吨/时)应选用的电源功率,考虑保温功率、化铁炉的熔化率和电源电压波动等因素,所选电源功率,要比计算值放大些。对于一吨化铁炉,如将1380℃的铁水温度再提高到1500℃,计算应配32KW的电源,但实际可选50KW的电源。一般输入电压为380V,次级开路控制在40V上下,可以分几个档次。由于电源属低电压大电流,又是在炉旁工作,应注意防火要求,其设施必须能够移动,所以用干式的为好。为减少热损,过桥及前炉均应加绝热保温,整个电源的设计,包括变压器线径的选取,绕组匝数的确定,排列原则,分档次数以及铁芯窗口尺寸,重量等均按通常计算进行。对于单相电源变压器,由于使用时会破坏电负荷的平衡,除对那些大的用电单位可行外,对许多中小用电单位言,将会受到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本技术推荐用图三的电炉电路图。图中,合上隔离开关(1),电压互感器(2)及电流互感器(7)工作。电力经熔断器(8)至电源变压器(9),降压给化铁炉(10)供电。图中(3)、(4)、(5)、(6)分别为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电度表。本技术的采用,对化铁炉熔化铁水可取消过去用的某些强化措施。这样后炉炉温可以不必很高,而炉堂腐蚀则得以缓解,再加上过桥是用耐高温、耐腐蚀的高阻石墨做成,从而可以大大延长炉衬的使用寿命,维持原来炉底结构尺寸和功能不变。权利要求1.一种提高焦碳化铁炉过桥铁水温度的方法,其特征是将过桥处细长铁水流本身作为负载电阻,通过电极联入电源网路中。2.按权利要求项1所述方法制造的加热装置,其特征是外接加热电源属低电压大电流,接线极用石墨电极阻件,一极置后炉底部。一极置前炉的铁水出口处,网路中配以一定的检测,控制和保护器件,通电后与炉内铁水一起构成闭合回路。3.按权利要求项1所述方法制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桥是选用高阻石墨制作,安装位置在前炉炉盖子下沿,高于后炉炉底,前低后高具有一定斜度,该斜度能保证铁水低速沿前炉壁淌流至炉底。4.按权利要求项2和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底部的石墨电极处要改造成凹窝形,深度不深,稍有铁水存储即可。专利摘要“焦炭化铁炉过桥铁水的加热法及装置”,涉及生铁的熔炼铸造,是利用过桥处铁水细流作为负载电阻,通电后使铁水自身再加热得以温度提高。外接电源选低压大电流,与铁水的接线极用石墨电极组件,一极置后炉底部,一极置前炉铁水出口处,网路中配以一定的检测、控制和保护器件。优点是短时内铁水温度就有较大幅度的升高,可使铸件质量提高,废品率降低,总体看,节能、高效、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文档编号F27D11/00GK2041799SQ88203219公开日1989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1988年2月5日 优先权日1988年2月5日专利技术者韦尚亭 申请人:内蒙古机电设计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焦碳化铁炉过桥铁水温度的方法,其特征是将过桥处细长铁水流本身作为负载电阻,通过电极联入电源网路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尚亭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机电设计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