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侧围上槛整形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153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侧围上槛整形模具,包括活动凸模和整形刀块,用于形成汽车侧围上槛产品的料片置于活动凸模与整形刀块之间,活动凸模设有与整形刀块相配合的整形凹槽,整形凹槽具有与整形刀块的顶面相配合的上整形面和与整形刀块的端面相配合的侧整形面,侧整形面包括从上整形面向下延伸至后序修边线的侧整形主体面和位于侧整形主体面下方的凸包,后序修边线对应于汽车侧围上槛产品的边线,整形刀块的端面上设有与凸包相配合的刀槽,料片的下端延伸至凸包的下方。整形刀块进刀时,凸包可以在起皱前卡住料片,起拉料作用,在最后阶段,凸包可以吸皱,从而保证汽车侧围上槛产品拼焊面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侧围上槛整形模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侧围上槛整形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的前围和侧围是汽车车身外部扰流器,其作用是减少汽车行驶时所产生的逆向气流,同时增加汽车的下压力,使汽车行驶时更加平稳,从而减少耗油量,常用于一般汽车的初级改装。汽车侧围上槛是汽车侧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与汽车的顶盖以及汽车的前后风窗进行搭接匹配,并且具有负角,其在拉延成形结束后需要进行整形冲压及修边工艺,以获得汽车侧围上槛产品。汽车侧围上槛在整形过程中容易发生起皱,通常解决汽车侧围上槛起皱的方法是加侧压料或者整形刀块做向下的坎。加侧压料的方法存在整形模具结构复杂、调试困难的缺点。整形刀块做向下的坎的方法,当需要预留料片整形时不利于后序修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侧围上槛整形模具,能够防止起皱,且结构简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侧围上槛整形模具,包括活动凸模和整形刀块,用于形成汽车侧围上槛产品的料片置于活动凸模与整形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侧围上槛整形模具,包括活动凸模(1)和整形刀块(2),用于形成汽车侧围上槛产品的料片(4)置于所述活动凸模(1)与所述整形刀块(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凸模(1)设有与所述整形刀块(2)相配合的整形凹槽,所述整形凹槽具有与所述整形刀块(2)的顶面相配合的上整形面(11)和与所述整形刀块(2)的端面相配合的侧整形面,所述侧整形面包括从所述上整形面(11)向下延伸至后序修边线(a)的侧整形主体面(12)和位于所述侧整形主体面(12)下方的凸包(13),所述后序修边线(a)对应于所述汽车侧围上槛产品的边线,所述整形刀块(2)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凸包(13)相配合的刀槽(21),所述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侧围上槛整形模具,包括活动凸模(1)和整形刀块(2),用于形成汽车侧围上槛产品的料片(4)置于所述活动凸模(1)与所述整形刀块(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凸模(1)设有与所述整形刀块(2)相配合的整形凹槽,所述整形凹槽具有与所述整形刀块(2)的顶面相配合的上整形面(11)和与所述整形刀块(2)的端面相配合的侧整形面,所述侧整形面包括从所述上整形面(11)向下延伸至后序修边线(a)的侧整形主体面(12)和位于所述侧整形主体面(12)下方的凸包(13),所述后序修边线(a)对应于所述汽车侧围上槛产品的边线,所述整形刀块(2)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凸包(13)相配合的刀槽(21),所述料片(4)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凸包(13)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围上槛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整形面还包括位于所述凸包(13)下方的凸包下档面(14),所述整形刀块(2)插入所述整形凹槽后,所述料片(4)的下端与所述凸包下档面(14)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侧围上槛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包下档面(14)与所述凸包(13)相连接并在连接处设置有圆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围上槛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亚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