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冲击合金轧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122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冲击合金轧辊,具体涉及轧辊技术领域,包括轴杆,所述轴杆上设有辊身组件;所述辊身组件包括辊身本体,所述辊身本体外侧开设有多个限位槽,所述辊身本体上套接有包覆套,所述包覆套内侧固定设有多个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与限位槽大小相匹配,所述轴杆两端均套接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外侧固定设有多个挡板,所述固定圈和挡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轴杆两端均套接有第一螺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旋下第一螺母,并取下固定圈和挡板,之后将包覆套相对于辊身本体滑动取下,并更换新的包覆套即可完成维护,且包覆套为全新状态,表面无疲劳裂纹,抗冲击能力强,维护方便,使用成本低,提高了整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冲击合金轧辊
本技术涉及轧辊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耐冲击合金轧辊。
技术介绍
轧辊是轧机上使金属产生连续塑性变形的主要工作部件和工具,轧辊主要由辊身、辊颈和轴头三部分组成,辊身是实际参与轧制金属的轧辊中间部分,它具有光滑的圆柱形或带轧槽的表面,辊颈安装在轴承中,并通过轴承座和压下装置把轧制力传给机架,传动端轴头通过连接轴与齿轮座相连,将电动机的转动力矩传递给轧辊。现有技术中的合金轧辊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是,若有异物卷入等原因造成对轧辊的机械冲击,使辊身的平衡应力状态被破坏,从而诱发表面疲劳裂纹扩展最终导致剥落,后期维护修复不便,修复人工成本高,抗冲击能力弱,整体使用寿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耐冲击合金轧辊,通过旋下第一螺母,并取下固定圈和挡板,之后将包覆套相对于辊身本体滑动取下,并更换新的包覆套即可完成维护,且包覆套为全新状态,表面无疲劳裂纹,抗冲击能力强,操作简单,维护方便,使用成本低,提高了整体的使用寿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冲击合金轧辊,包括轴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1)上设有辊身组件(2);/n所述辊身组件(2)包括辊身本体(3),所述辊身本体(3)外侧开设有多个限位槽(4),所述辊身本体(3)上套接有包覆套(5),所述包覆套(5)内侧固定设有多个限位条(6),所述限位条(6)与限位槽(4)大小相匹配,所述轴杆(1)两端均套接有固定圈(7),所述固定圈(7)外侧固定设有多个挡板(8),所述固定圈(7)和挡板(8)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轴杆(1)两端均套接有第一螺母(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冲击合金轧辊,包括轴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1)上设有辊身组件(2);
所述辊身组件(2)包括辊身本体(3),所述辊身本体(3)外侧开设有多个限位槽(4),所述辊身本体(3)上套接有包覆套(5),所述包覆套(5)内侧固定设有多个限位条(6),所述限位条(6)与限位槽(4)大小相匹配,所述轴杆(1)两端均套接有固定圈(7),所述固定圈(7)外侧固定设有多个挡板(8),所述固定圈(7)和挡板(8)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轴杆(1)两端均套接有第一螺母(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冲击合金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身本体(3)包括内圈(10)和外圈(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冲击合金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11)套接于内圈(10)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冲击合金轧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正军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瑞科精密轧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