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6-取代-β-咔啉碱类化合物及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6-取代-β-咔啉碱类化合物及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介绍
β-咔啉类生物碱是一类含有9H-吡啶[3,4-b]吲哚的杂环化合物,是一大类天然来源或化学合成的生物碱。β-咔啉具有广谱的药理活性,包括高效的抗真菌活性,具有开发成植物源杀菌剂的巨大潜力。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180057509.4公开了一种利用Suzuki反应合成6-芳基-β-咔啉衍生物,并测试了这些化合物在治疗或者预防增殖性性障碍或寄生虫病;王瑞雪合成了一系列β-咔啉6位胺类衍生物并将其用于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合成了一系列支链取代烷胺基取代的β-咔啉衍生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6-取代-β-咔啉碱类化合物,为新的抗菌化合物,即6-取代-β-咔啉碱类化合物。一种6-取代-β-咔啉碱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通式为:进一步的,所述的6-取代-β-咔啉碱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通式中:r>R6选自芳基、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6-取代-β-咔啉碱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化学结构通式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6-取代-β-咔啉碱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化学结构通式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6-取代-β-咔啉碱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6-取代-β-咔啉碱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通式中:
R6选自芳基、取代芳基、芳烷胺基、取代芳烷胺基、杂化取代烷胺基、脂烷胺基中的一种;
R9选自氢、C1-C4直链或支链烷基、芳烷基或者取代芳烷基中的一种。
3.权利要求1所述的6-取代-β-咔啉碱类化合物在抗菌农药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病原菌为棉花立枯、棉花黄萎、棉花枯萎、番茄早疫和红枣缩果病原菌。
5.权利要求1所述的6-芳基取代-β-咔啉碱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合成化合物2:
向L-色氨酸加入水后,搅拌并依次加入硫酸溶液、乙醛,室温下继续搅拌至产生大量的白色不溶物;
再过滤、水洗、丙酮冲洗、干燥,得白色固体的化合物2;
S20合成化合物3:
将化合物2中加水,并混合搅拌,在室温下搅拌10min后升至100℃,加入MnO2后搅拌反应5min,随后加入硫酸溶液,在100℃下保温反应1h,待反应完全后自然降至室温,再用氢氧化钠碱化、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浓缩至干,得中间体1-甲基-β-咔啉,即化合物3;
S30合成化合物4:
向含有化合物3的冰乙酸溶液中加入NBS,室温下搅拌6h,待反应完全后,将反应液减压浓缩,并用饱和NaHCO3调pH至10,再以CH2Cl2萃取;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后,减压浓缩、柱层析分离,获得白色固体6-溴-1-甲基-β-咔啉,即化合物4;
S40合成化合物5:
向化合物4、NaH中,加入DMF混合搅拌,室温搅拌2min后,加入相应的溴化物或碘化物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向反应液中加入水猝灭反应;
再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并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层加入乙醇、浓盐酸后,减压浓缩,再加入丙酮进行重结晶;
结晶混合物进行抽滤,滤饼溶于水中,用碳酸氢钠调pH值大于8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层用无水Na2SO4干燥,减压浓缩,得化合物5;
S50合成化合物6:
将化合物5、相应的硼酸化合物、CsF、和Pd(PPh3)4置于反应管中,通氩气置换3次,加入乙二醇二甲醚,80℃下反应6-10h,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倒入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分出有机相,无水Na2SO4干燥、浓缩、柱层析纯化,获得化合物6,即所述的6-芳基取代-β-咔啉碱类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S10中:L-色氨酸、硫酸和乙醛按照0.25mol:0.003mol:75mL的比例混合;
所述的硫酸的浓度为0.5mol/L;
所述的搅拌的时间为7-9h;
所述的步骤S20中:化合物2、水、MnO2、硫酸溶液的混合比例为0.25mol:300mL:0.3mol:0.5mol;
所述的硫酸溶液的浓度为2.5mol/L;
所述的MnO2和硫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洁,孙跃,郭亮,肖艳博,王兆旭,代斌,
申请(专利权)人:石河子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