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行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内建筑行业的大发展,建筑行业的拆建和重建项目增加,由此带来大量的建筑垃圾(含地震后的建筑垃圾,如四川),这种建筑垃圾基本上不会自然降解,这种大量堆放的在几千年还能保持原物质状态的物质会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态环境。与此同时大量建筑项目带来了建筑材料的需求。当把这种垃圾废弃物就地处理变成有用的建筑材料,得到钢材、塑料、可燃物质(变成热能),即固体废弃物建筑垃圾资源化回收处理,能为人类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及创造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而作出贡献。现有的建筑垃圾处理均为现场对建筑垃圾进行破碎,得到较小粒径的成品后再运出。在破碎、工艺内运输、成品装车等过程中,小粒径的骨料等成品极易产生扬尘,不利于环境保护。现有建筑垃圾处理系统的装置和处理工艺对扬尘的处理效果并不理想,且处理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系统,该系统能显著提升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包括给料装置(1)、第一筛分装置(2)、破碎装置(3)、中间输送装置(4)、第二筛分装置(5)、成品输送装置(6)、降尘装置和除尘装置;所述第一筛分装置(2)的筛上出口连接所述破碎装置(3)的进口,所述第一筛分装置(2)的筛下出口和所述破碎装置(3)的出口连接所述中间输送装置(4);所述中间输送装置(4)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筛分装置(5)的进口,所述第二筛分装置(5)的筛下出口连接所述成品输送装置(6),所述第二筛分装置(5)的筛上出口通过一返料输送装置(7)连接至所述破碎装置(3)的进口;所述降尘装置包括在多点布置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包括给料装置(1)、第一筛分装置(2)、破碎装置(3)、中间输送装置(4)、第二筛分装置(5)、成品输送装置(6)、降尘装置和除尘装置;所述第一筛分装置(2)的筛上出口连接所述破碎装置(3)的进口,所述第一筛分装置(2)的筛下出口和所述破碎装置(3)的出口连接所述中间输送装置(4);所述中间输送装置(4)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筛分装置(5)的进口,所述第二筛分装置(5)的筛下出口连接所述成品输送装置(6),所述第二筛分装置(5)的筛上出口通过一返料输送装置(7)连接至所述破碎装置(3)的进口;所述降尘装置包括在多点布置的多个降尘组件;所述除尘装置包括具有多个气体入口的抽气管道(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降尘组件至少包括设置在所述给料装置(1)入口处的第一降尘组件(8)和设置在所述返料输送装置(7)上的第二降尘组件(9);所述抽气管道(12)至少包括设置在所述中间输送装置(4)附近区域的第一气体入口(13)和设置在所述破碎装置(3)入口附近区域的第二气体入口(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尘组件(8)包括一个或多个相连接的第一降尘喷嘴(81),所述第一降尘喷嘴(81)分别朝向给料装置(1)入口、第一筛分装置(2)出口和破碎装置(3)入口方向;所述第一降尘组件(8)一端固定在所述给料装置(1)的入口边缘靠近后续工序方向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降尘组件(8)向远离所述给料装置(1)的入口方向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尘组件(8)通过一可在水平面内360°旋转的铰接组件(17)固定在所述给料装置(1)的入口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降尘组件(9)包括布设在返料输送装置(7)的输送带上下两侧的多个第二降尘喷嘴(9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垃圾处理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成品输送装置(6)出料口处的第三降尘组件(10);所述成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日新常熟环保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