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降尘功能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416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降尘功能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包括给料装置、第一筛分装置、破碎装置、中间输送装置、第二筛分装置、降尘装置和成品输送装置;第一筛分装置的筛上出口连接破碎装置的进口,第一筛分装置的筛下出口和破碎装置的出口连接中间输送装置;中间输送装置的出口连接第二筛分装置的进口,第二筛分装置的筛下出口连接成品输送装置,第二筛分装置的筛上出口通过一返料输送装置连接至破碎装置的进口;降尘装置包括有在多点布置的多个降尘组件,多个降尘组件至少包括设置在给料装置入口处的第一降尘组件和设置在返料输送装置上的第二降尘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建筑垃圾处理系统的降尘能力和降尘稳定性,降低了系统降尘的成本和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降尘功能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环保行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降尘功能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内建筑行业的大发展,建筑行业的拆建和重建项目增加,由此带来大量的建筑垃圾(含地震后的建筑垃圾,如四川),这种建筑垃圾基本上不会自然降解,这种大量堆放的在几千年还能保持原物质状态的物质会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态环境。与此同时大量建筑项目带来了建筑材料的需求。当把这种垃圾废弃物就地处理变成有用的建筑材料,得到钢材、塑料、可燃物质(变成热能),即固体废弃物建筑垃圾资源化回收处理,能为人类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及创造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而作出贡献。现有的建筑垃圾处理均为现场对建筑垃圾进行破碎,得到较小粒径的成品后再运出。在破碎、工艺内运输、成品装车等过程中,小粒径的骨料等成品极易产生扬尘,不利于环境保护。现有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很少引入降尘功能,少部分引入降尘功能的系统也将降尘的重点放在工艺内运输部分,或是对系统进行整体喷淋降尘,前者降尘效果不佳,而后者则会提升成本以及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降尘功能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该系统能显著提升建筑垃圾处理时的降尘能力和降尘稳定性,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一种带有降尘功能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所述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包括给料装置、第一筛分装置、破碎装置、中间输送装置、第二筛分装置、降尘装置和成品输送装置;所述第一筛分装置的筛上出口连接所述破碎装置的进口,所述第一筛分装置的筛下出口和所述破碎装置的出口连接所述中间输送装置;所述中间输送装置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筛分装置的进口,所述第二筛分装置的筛下出口连接所述成品输送装置,所述第二筛分装置的筛上出口通过一返料输送装置连接至所述破碎装置的进口;所述降尘装置包括有在多点布置的多个降尘组件,所述多个降尘组件至少包括设置在所述给料装置入口处的第一降尘组件和设置在所述返料输送装置上的第二降尘组件。上述技术方案的设计思路在于,现有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很少配备降尘功能,部分配备降尘功能的处理系统也一般将降尘的重点放在工艺间运输或是整体除尘上,易造成降尘效果不佳或浪费资源的问题。本技术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采用两级筛分的模式,对原料和破碎后物料进行两次筛分,将破碎后不满足粒径要求的物料重新返回破碎装置中进行破碎,本技术在给料装置入口处、返料输送装置和成品输送装置处设置三个降尘组件,其依据在于,该三处位置为工艺起始点、终点或是上道工艺与下道工艺的连接处,两个装置之间的设置高度落差比较大,比如从第二筛分装置的筛上出口到返料输送装置、从成品输送装置到堆料或装车运输,同时,经过筛分或破碎后的物料粒径较小,在下落过程中极易造成扬尘,因此在该三处位置设置降尘组件能最大程度上发挥降尘组件的功效、降低扬尘影响、节省成本和资源消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降尘组件包括第一降尘水管和设置在所述第一降尘水管上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降尘喷嘴,所述第一降尘喷嘴朝向所述给料装置的入口。将第一降尘组件设置在给料装置入口边缘上方,能够减少给料装置在进料时、给料时因物料位移产生的扬尘。所述第一降尘组件设置在给料装置入口靠近后续工序方向的一侧,且位于给料装置和破碎装置之间,所述给料装置、第一筛分装置和破碎装置产生的扬尘共用所述第一降尘组件进行处理。将第一降尘水管设置在给料装置入口靠近后续工序方向的一侧,能够避免第一降尘组件对给料装置进料时的阻拦,更好地提高本技术建筑垃圾处理系统的工作效率。所述第一降尘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布置的多个第一降尘喷嘴。所述第二降尘组件包括第二降尘水管和设置在所述第二降尘水管上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降尘喷嘴,所述第二降尘水管设置在所述返料输送装置物料输送的起点的两侧,所述第二降尘喷嘴朝向所述返料输送装置的物料输送的起点。建筑垃圾处理系统中的返料输送装置一般为皮带输送机,在第二筛分装置对破碎后物料进行筛分后,筛上剩余物料通过第二筛分装置的筛上出口落至返料输送装置上,由于高度落差将产生大量扬尘,因此在返料输送装置物料输送起点两侧设置第二降尘水管和第二降尘喷嘴,能够针对性地降低该工艺段产生的扬尘。所述第二降尘组件包括布设在返料输送装置的输送带上下两侧的多个第二降尘喷嘴。所述降尘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成品输送装置出料口处的第三降尘组件。所述成品输送装置的出料端设置在显著高于出料落料点的位置,所述第三降尘组件设置在所述成品输送装置的出料端下方且出料落料时经过的区域;所述第三降尘组件包括第三降尘水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降尘水管上的多个第三降尘喷嘴,所述第三降尘水管由多段子管道围成封闭或未封闭的环状,所述第三降尘喷嘴朝向所述第三降尘水管围成的环状内区域;所述第三降尘水管围成的环状内区域为所述成品输送装置的出料落料时经过的区域。将第三降尘组件设置成上述结构并布置在陈品输送装置输料方向末端的下方,能够对使第三降尘组件对下落的成品物料产生的扬尘进行针对性的喷淋和降尘,且如此设置不易产生死角,能提高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在户外或风力交大场景下的适用性和稳定降尘能力。所述第三降尘组件中的多个第三降尘喷嘴在竖直方向上呈不同仰角朝向所述第三降尘水管围成的环状内区域。将降尘组件中相邻喷嘴的朝向交错设置,能够扩大所有喷嘴的喷射覆盖面积,进一步提升降尘组件的降尘范围,从而提高降尘皮带输送机的降尘输送效果。所述第三降尘组件通过一垂直设置的伸缩组件连接在所述成品输送装置的末端。伸缩组件能保证降尘组件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使得使用者能够根据所输送物料粒径大小、扬尘程度以及扬尘最严重的区域调节降尘组件的位置,从而提高降尘效果。所述第一降尘组件、第二降尘组件和第三降尘组件均通过电磁阀门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降尘组件均相连通的供水管相连接,所述供水管上设置有增压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针对性地在建筑垃圾处理系统易产生扬尘的部位设置降尘组件,并对降尘组件的结构进行了针对性的优化,提高了建筑垃圾处理系统的降尘能力和降尘稳定性,降低了系统降尘的成本和消耗。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的第一降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的第二降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的第三降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给料装置;2、第一筛分装置;3、破碎装置;4、中间输送装置;5、第二筛分装置;6、成品输送装置;7、返料输送装置;8、第一降尘组件;9、第二降尘组件;10、第三降尘组件;11、供水管;12、伸缩组件;81、第一降尘水管;82、第一降尘喷嘴;91、第二降尘水管;92、第二降尘喷嘴;101、第三降尘水管;102、第三降尘喷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降尘功能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包括给料装置(1)、第一筛分装置(2)、破碎装置(3)、中间输送装置(4)、第二筛分装置(5)、降尘装置和成品输送装置(6);所述第一筛分装置(2)的筛上出口连接所述破碎装置(3)的进口,所述第一筛分装置(2)的筛下出口和所述破碎装置(3)的出口连接所述中间输送装置(4);所述中间输送装置(4)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筛分装置(5)的进口,所述第二筛分装置(5)的筛下出口连接所述成品输送装置(6),所述第二筛分装置(5)的筛上出口通过一返料输送装置(7)连接至所述破碎装置(3)的进口;所述降尘装置包括有在多点布置的多个降尘组件,所述多个降尘组件至少包括设置在所述给料装置(1)入口处的第一降尘组件(8)和设置在所述返料输送装置(7)上的第二降尘组件(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降尘功能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包括给料装置(1)、第一筛分装置(2)、破碎装置(3)、中间输送装置(4)、第二筛分装置(5)、降尘装置和成品输送装置(6);所述第一筛分装置(2)的筛上出口连接所述破碎装置(3)的进口,所述第一筛分装置(2)的筛下出口和所述破碎装置(3)的出口连接所述中间输送装置(4);所述中间输送装置(4)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筛分装置(5)的进口,所述第二筛分装置(5)的筛下出口连接所述成品输送装置(6),所述第二筛分装置(5)的筛上出口通过一返料输送装置(7)连接至所述破碎装置(3)的进口;所述降尘装置包括有在多点布置的多个降尘组件,所述多个降尘组件至少包括设置在所述给料装置(1)入口处的第一降尘组件(8)和设置在所述返料输送装置(7)上的第二降尘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降尘功能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尘组件(8)包括第一降尘水管(8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降尘水管(81)上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降尘喷嘴(82),所述第一降尘喷嘴(82)朝向所述给料装置(1)的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降尘功能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尘组件(8)设置在给料装置(1)入口靠近后续工序方向的一侧,且位于给料装置(1)和破碎装置(3)之间,所述给料装置(1)、第一筛分装置(2)和破碎装置(3)产生的扬尘共用所述第一降尘组件(8)进行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降尘功能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尘组件(8)包括沿竖直方向布置的多个第一降尘喷嘴(8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有降尘功能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降尘组件(9)包括第二降尘水管(91)和设置在所述第二降尘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海威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日新常熟环保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