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效负载铜离子的静电纺丝复合纤维材料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层状过滤材料
,特别是关于一种有效负载铜离子的静电纺丝复合纤维材料。
技术介绍
抗菌材料是指自身具有杀灭或抑制微生物功能的一类新型功能材料。现有技术CN110812948A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配制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和羧甲基壳聚糖的抗菌整理液对支撑层无纺布进行抗菌处理,并将抗菌处理后的支撑层无纺布与活性炭层、过滤层无纺布和保护层无纺布逐层叠加,复合制备出可以对固态污染物、气态污染物和微生物污染物进行综合过滤的多功能过滤材料。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负载铜离子的静电纺丝复合纤维材料,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效负载铜离子的静电纺丝复合纤维材料,该有效负载铜离子的静电纺丝复合纤维材料由内到外依次包括:聚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效负载铜离子的静电纺丝复合纤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负载铜离子的静电纺丝复合纤维材料由内到外依次包括:聚氧化乙烯静电纺丝纤维层、负载铜离子的第一聚乳酸静电纺丝纤维层、第二聚乳酸静电纺丝纤维层、负载铜离子的第三聚乳酸静电纺丝纤维层以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静电纺丝纤维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效负载铜离子的静电纺丝复合纤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负载铜离子的静电纺丝复合纤维材料由内到外依次包括:聚氧化乙烯静电纺丝纤维层、负载铜离子的第一聚乳酸静电纺丝纤维层、第二聚乳酸静电纺丝纤维层、负载铜离子的第三聚乳酸静电纺丝纤维层以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静电纺丝纤维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负载铜离子的静电纺丝复合纤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氧化乙烯静电纺丝纤维层是由如下方法制备的:将聚氧化乙烯溶于乙醇溶剂中并搅拌均匀,得到聚氧化乙烯纺丝液,其中,所述聚氧化乙烯纺丝液浓度为25-30wt%,所述乙醇溶剂为乙醇的水溶液,其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2:1-1:1;利用所述聚氧化乙烯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以形成聚氧化乙烯静电纺丝纤维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效负载铜离子的静电纺丝复合纤维材料,其特征在于,通过静电纺丝形成所述聚氧化乙烯静电纺丝纤维层具体为:纺丝电压为20-25kV,纺丝液注射速度为5-7mL/h,纺丝距离为15-20cm,卷辊接收速度为90-120r/min,所述聚氧化乙烯静电纺丝纤维层厚度为20-30微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效负载铜离子的静电纺丝复合纤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铜离子的第一聚乳酸静电纺丝纤维层是由如下方法制备的:将聚乳酸以及硫酸铜溶于甲酸溶剂中并搅拌均匀,得到第一聚乳酸纺丝液,其中,所述第一聚乳酸纺丝液中聚乳酸含量为15-20wt%,硫酸铜含量为1-3wt%,所述甲酸溶剂为甲酸的水溶液,其中,甲酸与水的体积比为10:1-9:1;利用所述第一聚乳酸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以形成负载铜离子的第一聚乳酸静电纺丝纤维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效负载铜离子的静电纺丝复合纤维材料,其特征在于,通过静电纺丝形成所述负载铜离子的第一聚乳酸静电纺丝纤维层具体为:纺丝电压为25-30kV,纺丝液注射速度为2-4mL/h,纺丝距离为15-20cm,卷辊接收速度为70-90r/min,所述负载铜离子的第一聚乳酸静电纺丝纤维层厚度为40-50微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效负载铜离子的静电纺丝复合纤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聚乳酸静电纺丝纤维层是由如下方法制备的:将聚乳酸溶于甲酸溶剂中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爽,沈文齐,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泰鑫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