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性钙钛矿量子点的骨缺损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0467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改性钙钛矿量子点的骨缺损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原料:羟基磷灰石20~30%、磷酸八钙10~20%、骨形态发生蛋白0.5~2%、胶原蛋白1~5%、硫酸软骨素0.5~2%、羧甲基壳聚糖3~5%、改性钙钛矿量子点溶液补足余量;其制备方法为:S101:将骨形态发生蛋白、胶原蛋白、硫酸软骨素加入改性钙钛矿量子点溶液中,搅拌反应0.5~1h后,得到A分散液;S102:将羟基磷灰石、磷酸八钙加入A分散液中,浸泡吸附3~6h,并搅拌均匀,得到B分散浆液;S103:将羧甲基壳聚糖加入B分散浆液中,45~60℃搅拌反应2~6h。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在骨缺损修复材料中引入钙钛矿量子点,利用钙钛量子点介导干细胞的转染,荧光监测干细胞行为变化;同时,诱导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方向分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改性钙钛矿量子点的骨缺损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改性钙钛矿量子点的骨缺损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骨缺损是在病理过程或手术过程中造成的骨质短缺,使骨的结构完整性被破坏。临床上,创伤、肿瘤、骨髓炎、各种先天性疾病以及外科手术等,都有可能导致骨缺损症状。由于骨缺损的存在,常造成骨不连接,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及局部的功能障碍。目前,治疗骨缺损的方法有自体骨和异体骨移植、组织工程技术和基因治疗拒绝法及物理因子疗法等,但是,自体骨移植会造成二次创伤,异体骨移植可能引起免疫排斥现象,组织工程技术和基因治疗拒绝法仍处于实验室阶段,临床应用难度较高,物理因子疗法为辅助治疗,主要用于后期的复健。因此,为了满足临床应用需求,各类仿生骨修复材料应运而生。骨修复材料是一类由人工合成、自固化成型、机械强度高、使用方便和生物学特性(无毒副作用、可以吸收和降解、生物相容性好、能诱导骨细胞和血管生长等)的新型骨修复材料。骨修复材料主要由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玻璃、纳米氧化铝等生物陶瓷颗粒与明胶、壳聚糖、聚乳酸或聚乙醇酸等复合而成,具有促进骨组织生长和实现骨整合的能力,并能在新骨再生后降解,进行替代修复。但是,在骨修复材料植入受损骨组织后,如何跟踪监测骨骼干细胞定位、分化情况以及骨组织的修复问题仍是临床应用的难题。钙钛矿量子点作为一种半导体材料,具有合成简单、发射峰较窄、荧光量子效率高、发光峰位可调等特点,其拥有巨大的生物成像优势,在发光二极管、生物标记、荧光检测等领域具有应用前景。但是,钙钛矿量子点由于其强离子性、高表面能和亚稳结构而对环境高度敏感,易在极性溶剂或水、氧作用下,引起相转变、团聚甚至降解,从而引起荧光猝灭,尤其是以Sn2+为B位元素,在湿润的空气中,极易被氧化成Sn4+,加剧卤素空位和间隙金属的主要缺陷,进一步加速了钙钛矿结构的崩塌。由于钙钛矿量子点的稳定性差,极大地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基于以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首次利用高稳定性、生物安全性的改性钙钛矿量子点制备具有荧光检测效果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改性钙钛矿量子点的骨缺损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一种基于改性钙钛矿量子点的骨缺损修复材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原料:羟基磷灰石20~30%、磷酸八钙10~20%、骨形态发生蛋白0.5~2%、胶原蛋白1~5%、硫酸软骨素0.5~2%、羧甲基壳聚糖3~5%、改性钙钛矿量子点溶液补足余量;所述改性钙钛矿量子点溶液的反应原料及质量份如下:钙钛矿量子点0.5~1.5份、二棕榈酰基磷脂酰乙醇胺8~16份、酸性氨基酸3~7份、还原型谷胱甘肽1~3份、EDC·HCl0.5~1份、氯仿20~30份、去离子水100份;改性钙钛矿量子点溶液的制备方法为:i:向氯仿溶剂中加入二棕榈酰基磷脂酰乙醇胺中,磁力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再加入钙钛矿量子点,搅拌均匀后,60~70℃旋蒸去除氯仿,得到量子点脂质薄膜;ii:将酸性氨基酸、还原型谷胱甘肽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分散后,滴加HCl溶液调节pH至6.0~6.5,40~50℃水浴搅拌至充分溶解,得到反应液;iii:将所得量子点脂质薄膜加入反应液中,搅拌分散后,再升温至50~60℃,加入EDC·HCl,继续搅拌反应2~4h,中和,即得改性钙钛矿量子点溶液。优选的是,所述钙钛矿量子点包括CsPbBr3、CsPbI3、CsPbBr3-xIx、CsSnBr3、CsSnI3、CsSnBr3-xIx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是,0<x<3。优选的是,所述HCl溶液浓度为0.1~0.5mol/L。优选的是,所述酸性氨基酸为天冬氨酸、谷氨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一种基于改性钙钛矿量子点的骨缺损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将骨形态发生蛋白、胶原蛋白、硫酸软骨素加入改性钙钛矿量子点溶液中,搅拌反应0.5~1h后,得到A分散液;S102:将羟基磷灰石、磷酸八钙加入A分散液中,浸泡吸附3~6h,并搅拌均匀,得到B分散浆液;S103:将羧甲基壳聚糖加入B分散浆液中,45~60℃搅拌反应2~6h,即得所述的骨缺损修复材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首次在骨缺损修复材料中引入钙钛矿量子点,利用钙钛量子点介导骨骼干细胞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转染,利用荧光显微成像技术监测干细胞定位、分化情况,实现缺损骨组织部位修复的整个过程进行追踪监控;同时,诱导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方向分化,刺激骨细胞增殖再生。2、本专利技术首次利用二棕榈酰基磷脂酰乙醇胺、酸性氨基酸、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处理钙钛矿量子点,提高量子点稳定性和生物安全性,利用二棕榈酰基磷脂酰乙醇胺包埋钙钛矿量子点,形成量子点脂质体,避免钙钛矿量子点与O2和极性溶剂直接接触,提高钙钛矿量子点荧光稳定性,并利用-NH2和-COOH间的酰胺化反应,使酸性氨基酸、还原型谷胱甘肽进一步修饰在量子点脂质体和氨基碳量子点表面,还原型谷胱甘肽具有还原性,清除氧自由基,进一步防止钙钛矿量子点B位亚稳态元素氧化,避免钙钛矿结构的崩塌,提高荧光量子效率,同时,酸性氨基酸还具有优良的金属螯合性质,固定游离的重金属离子Pb2+、Sn2+,阻止重金属离子向外扩散,进一步提高生物安全性。3、本专利技术以羟基磷灰石和磷酸八钙为骨缺损修复材料的骨架结构,并作为量子点和生长类蛋白等活性药物成分的载体,羟基磷灰石和磷酸八钙利用两者与骨形态发生蛋白、胶原蛋白、硫酸软骨素、改性钙钛矿量子点之间的静电引力、氢键和范德华力作用,使量子点和生长类蛋白等活性药物成分吸附在羟基磷灰石和磷酸八钙表面,达到药物缓释效果,同时使羟基磷灰石和磷酸八钙富集大量-COOH和-NH2,-COOH与羧甲基壳聚糖中-NH2发生酰胺化反应、与-OH发生酯化反应,形成相互交联的网络结构,进一步提高骨缺损材料的稳定性和药物缓释效果。4、本专利技术骨缺损修复材料能有效键合受损骨组织界面,参与机体代谢循环,对骨细胞增殖、骨组织有刺激或诱导作用,进而实现缺损骨组织的修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基于改性钙钛矿量子点的骨缺损修复材料制备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实施例1一种基于改性钙钛矿量子点的骨缺损修复材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原料:羟基磷灰石20%、磷酸八钙10%、骨形态发生蛋白0.5%、胶原蛋白1%、硫酸软骨素0.5%、羧甲基壳聚糖3%、改性钙钛矿量子点溶液补足余量;所述改性钙钛矿量子点溶液的反应原料及质量份如下:CsPbBr3钙钛矿量子点0.5份、二棕榈酰基磷脂酰乙醇胺8份、天冬氨酸3份、还原型谷胱甘肽1份、EDC·HCl0.5份、氯仿20份、去离子水100份。一种基于改性钙钛矿量子点的骨缺损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制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改性钙钛矿量子点的骨缺损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原料:羟基磷灰石20~30%、磷酸八钙10~20%、骨形态发生蛋白0.5~2%、胶原蛋白1~5%、硫酸软骨素0.5~2%、羧甲基壳聚糖3~5%、改性钙钛矿量子点溶液补足余量;/n所述改性钙钛矿量子点溶液的反应原料及质量份如下:钙钛矿量子点0.5~1.5份、二棕榈酰基磷脂酰乙醇胺8~16份、酸性氨基酸3~7份、还原型谷胱甘肽1~3份、EDC·HCl0.5~1份、氯仿20~30份、去离子水100份;改性钙钛矿量子点溶液的制备方法为:/ni:向氯仿溶剂中加入二棕榈酰基磷脂酰乙醇胺中,磁力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再加入钙钛矿量子点,搅拌均匀后,60~70℃旋蒸去除氯仿,得到量子点脂质薄膜;/nii:将酸性氨基酸、还原型谷胱甘肽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分散后,滴加HCl溶液调节pH至6.0~6.5,40~50℃水浴搅拌至充分溶解,得到反应液;/niii:将所得量子点脂质薄膜加入反应液中,搅拌分散后,再升温至50~60℃,加入EDC·HCl,继续搅拌反应2~4h,中和,即得改性钙钛矿量子点溶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改性钙钛矿量子点的骨缺损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原料:羟基磷灰石20~30%、磷酸八钙10~20%、骨形态发生蛋白0.5~2%、胶原蛋白1~5%、硫酸软骨素0.5~2%、羧甲基壳聚糖3~5%、改性钙钛矿量子点溶液补足余量;
所述改性钙钛矿量子点溶液的反应原料及质量份如下:钙钛矿量子点0.5~1.5份、二棕榈酰基磷脂酰乙醇胺8~16份、酸性氨基酸3~7份、还原型谷胱甘肽1~3份、EDC·HCl0.5~1份、氯仿20~30份、去离子水100份;改性钙钛矿量子点溶液的制备方法为:
i:向氯仿溶剂中加入二棕榈酰基磷脂酰乙醇胺中,磁力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再加入钙钛矿量子点,搅拌均匀后,60~70℃旋蒸去除氯仿,得到量子点脂质薄膜;
ii:将酸性氨基酸、还原型谷胱甘肽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分散后,滴加HCl溶液调节pH至6.0~6.5,40~50℃水浴搅拌至充分溶解,得到反应液;
iii:将所得量子点脂质薄膜加入反应液中,搅拌分散后,再升温至50~60℃,加入EDC·HCl,继续搅拌反应2~4h,中和,即得改性钙钛矿量子点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改性钙钛矿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爽沈文齐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泰鑫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