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子片堆码定位顶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2543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定子片堆码定位顶出装置,属于电机加工设备领域,其包括驱动气缸、固定板、升降板、下夹紧板和上夹紧板,下夹紧板位于升降板上,固定板上设置有定位柱,升降板与下夹紧板上开设有过孔,定子片的四个角点处开设有定位孔,升降板上开设有与过孔连通的预留槽;下夹紧板上穿设有一端穿过预留槽的定位杆,定子片的中心孔套设于定位柱外侧,且定子片的定位孔套设于定位杆外侧,上夹紧板抵接盖设于定子片上,定位杆远离下夹紧板的一端穿出上夹紧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方便取出整理整齐的定子片,且在取出过程中不会将定子片打乱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子片堆码定位顶出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机加工设备的
,特别涉及一种定子片堆码定位顶出装置。
技术介绍
电机的定子是由若干定子片叠装而成,现有技术中的定子片如说明书附图4所示,其包括定子片本体1,定子片本体1中心开设有中心孔12。公告号为CN20222194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机片铁芯自动理片机,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平行设置主轴和定位片固定架,所述的主轴由减速电动机驱动,主轴上固定设置用于放置待整理定子片的理片转轴,所述的定子片通过其上带有的定位口与设置在定位片固定架上的定位片挡接配合进行定位。上述的电机片铁芯自动理片机,在减速电动机的驱动下主轴带动理片转轴转动,从而带动待整理定子片转动,定子片在定位片的挡接作用下,达到整齐的要求。上述方案中解决了自动整理定子片的问题,但是在整理完成后,由于理片转轴和定子片之间的间隙很小,整理整齐的定子片很难从理片转轴上取出,有可能在取出过程中导致整理好的定子片再次打乱,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子片堆码定位顶出装置,具有可方便取出整理整齐的定子片,且在取出过程中不会将定子片打乱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定子片堆码定位顶出装置,包括驱动气缸、固定板、升降板、下夹紧板和上夹紧板,所述驱动气缸位于固定板下方并用于承载固定板,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穿出固定板并与升降板固定,所述下夹紧板位于升降板上,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升降板与下夹紧板上均开设有供定位柱一端穿出的过孔,定子片的四个角点处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升降板上位于过孔的四周均匀开设有与过孔连通的预留槽;所述下夹紧板上穿设有一端穿过预留槽的定位杆,定子片的中心孔套设于所述定位柱外侧,且定子片的定位孔套设于所述定位杆外侧,所述上夹紧板抵接盖设于定子片上,所述定位杆远离下夹紧板的一端穿出上夹紧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柱与定位杆配合可用于整理堆码的定子片,当堆码完成后,驱动气缸可将升降板升起,从而自动将定子片从定位柱上脱出,方便了操作,且在脱出过程中定子片始终受定位柱、定位杆约束而不会出现错位打乱现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杆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螺纹段,穿出所述预留槽的螺纹段螺纹连接有一端与下夹紧板抵接的锁紧螺母,另一所述螺纹段外侧螺纹连接有吊环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环套的设置可与吊钩相配合进行吊装,以方便将整个堆码后的定子片与定位柱脱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孔的直径大于定位柱的外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孔直径较大可便于整个升降板套设于定位柱外,同时又不会影响定子片的堆码精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柱上设有增重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重板可用于增加定位柱的整体重量,减小吊装堆码后的定子片时,因定位柱外侧壁与定子片的中心孔之间的摩擦力而使定位柱同时被带走。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柱内部中空,所述固定板上连接有位于定位柱内部的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一端穿过增重板并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重板可与定位柱实现可拆卸连接,在吊装定位柱时可将增重板拆下,以方便吊装工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柱远离固定板的一端侧壁设有引导锥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导锥面可便于将定位片套设于定位柱上,以节约对准时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板朝向固定板的一侧设有行程杆,所述行程杆的一端穿过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壁安装有激光位移传感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行程杆与激光位移传感器配合使用可用于调节与控制升降板的行程范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柱远离固定板的一端侧壁开设有吊装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装孔的设置可与吊钩相配合,从而方便定位柱的吊装工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驱动气缸与升降板的设置,可自动将整理后的定子片与定位柱脱离,且脱离的过程中定子片也不会发生错位现象;2.通过增重板的设置,可在堆码的定子片与定位柱脱离时增加定位柱的重量,使其不易受外力而发生晃动甚至倾倒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用于体现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用于体现未放置定子片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用于体现定子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现有技术中用于体现定子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定子片;11、定位孔;12、中心孔;2、驱动气缸;21、激光位移传感器;3、固定板;31、连接螺杆;311、固定螺母;32、安装片;4、升降板;41、过孔;42、行程杆;43、预留槽;5、夹持组件;51、下夹紧板;52、上夹紧板;53、定位杆;531、螺纹段;54、锁紧螺母;55、吊环套;6、定位柱;61、引导锥面;62、吊装孔;7、增重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定子片堆码定位顶出装置,包括驱动气缸2、固定板3、升降板4和定位柱6,驱动气缸2均匀设置有三个,固定板3安装于驱动气缸2的外壳上,且驱动气缸2的活塞杆穿出固定板3并与升降板4固定。定位柱6靠近其顶端侧壁处开设有吊装孔62,通过吊装孔62将定位柱6吊装放置于固定板3上,同时升降板4上开设有供定位柱6一端穿出的过孔41。升降板4上还设有用于放置堆码的定子片1的夹持组件5。如图2所示,该夹持组件5包括下夹紧板51、上夹紧板52、定位杆53和锁紧螺母54。下夹紧板51放置于固定板3上,下夹紧板51上同样开设有过孔41,且其与升降板4上的过孔41直径均大于定位柱6的外径。定位杆53两端均设有螺纹段531,其竖直放置后将螺纹段531分为上螺纹段和下螺纹段,在升降板4的过孔41周围均匀开设有四个与过孔41连通的预留槽43,下螺纹段依次穿过下夹紧板51、升降板4与预留槽43。当驱动气缸2将升降板4顶起后,通过人手伸入至预留槽43处,将锁紧螺母54螺纹连接于下螺纹段上,之后再将定子片1的中心孔12贴合套设于定位柱6外侧,位于定子片1的四个角点处开设有定位孔11(参见图3),同时使定子片1的定位孔11套设于定位杆53外侧,通过定位柱6与定位杆53的配合定位,以控制整个定子片1堆码对齐而不发生错位,完成后上夹紧板52加盖于最上方的定子片1上。在上螺纹段外侧还螺纹有吊环套55,通过吊钩钩住吊环套55,将整个堆码后的定子片1再转移至下一工序进行焊接。如图2所示,在定位柱6的顶端侧壁设有引导锥面61,引导锥面61可便于将定子片1套设于定位柱6外侧。由于定子片1的中心孔12紧贴定位柱6外侧,而堆码后的定子片1整体质量较重,在吊装定子片1时容易因定位柱6外侧壁与定子片1的中心孔12之间的摩擦力而使定位柱6发生倾斜,此时中心孔12便容易受到破坏,故在定位柱6的顶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子片堆码定位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气缸(2)、固定板(3)、升降板(4)、下夹紧板(51)和上夹紧板(52),所述驱动气缸(2)位于固定板(3)下方并用于承载固定板(3),所述驱动气缸(2)的活塞杆穿出固定板(3)并与升降板(4)固定,所述下夹紧板(51)位于升降板(4)上,所述固定板(3)上设置有定位柱(6),所述升降板(4)与下夹紧板(51)上均开设有供定位柱(6)一端穿出的过孔(41),定子片(1)的四个角点处开设有定位孔(11),所述升降板(4)上位于过孔(41)的四周均匀开设有与过孔(41)连通的预留槽(43);/n所述下夹紧板(51)上穿设有一端穿过预留槽(43)的定位杆(53),定子片(1)的中心孔(12)套设于所述定位柱(6)外侧,且定子片(1)的定位孔(11)套设于所述定位杆(53)外侧,所述上夹紧板(52)抵接盖设于定子片(1)上,所述定位杆(53)远离下夹紧板(51)的一端穿出上夹紧板(5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子片堆码定位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气缸(2)、固定板(3)、升降板(4)、下夹紧板(51)和上夹紧板(52),所述驱动气缸(2)位于固定板(3)下方并用于承载固定板(3),所述驱动气缸(2)的活塞杆穿出固定板(3)并与升降板(4)固定,所述下夹紧板(51)位于升降板(4)上,所述固定板(3)上设置有定位柱(6),所述升降板(4)与下夹紧板(51)上均开设有供定位柱(6)一端穿出的过孔(41),定子片(1)的四个角点处开设有定位孔(11),所述升降板(4)上位于过孔(41)的四周均匀开设有与过孔(41)连通的预留槽(43);
所述下夹紧板(51)上穿设有一端穿过预留槽(43)的定位杆(53),定子片(1)的中心孔(12)套设于所述定位柱(6)外侧,且定子片(1)的定位孔(11)套设于所述定位杆(53)外侧,所述上夹紧板(52)抵接盖设于定子片(1)上,所述定位杆(53)远离下夹紧板(51)的一端穿出上夹紧板(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子片堆码定位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53)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螺纹段(531),穿出所述预留槽(43)的螺纹段(531)螺纹连接有一端与下夹紧板(51)抵接的锁紧螺母(54),另一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腾腾孙红军刘行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艾尔拓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