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模组的线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237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所述无线充电模组的线圈结构,包括线圈、屏蔽片,所述线圈包括内圈、外圈、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屏蔽片设有槽口,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所述槽口连接外部电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内圈连接并向所述内圈圆心方方向弯折内延伸,所述第一连接端不需要再从线圈内拉出到线圈外,第一连接端不需要穿过线圈,不会有两层线圈走线的厚度,减小了线圈的厚度,同时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外圈并往远离所述外圈圆心方向弯折外延伸,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平行且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连接端在所述槽口处内延伸,非常方便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而不过多接触屏蔽片,减少屏蔽片的阻挡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充电模组的线圈结构
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领域,尤其是一种无线充电模组的线圈结构。
技术介绍
现如今,无线充电技术正在急速地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当中,例如支持无线充电的手机、手表、腕带、耳机和VR/AR眼镜已经越来越普遍。这些仅仅是无线充电技术的开始,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逐渐成熟,支持无线充电的电子设备会越来越普遍,无线充电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然而,现有的无线充电线圈包括第一抽头和第二抽头,用于连接无线充电电路,其中,第一抽头设置在无线充电线圈外部边缘,第二抽头从无线充电线圈内部拉出至与第一抽头并列,第一抽头和第二抽头在一起方便无线充电线圈与主板的电气连接。但是因为第二抽头是从无线充电线圈内部拉出,第二抽头从无线充电线圈内部延伸至无线充电线圈边缘的区间就会有两层走线的厚度,增加了无线充电线圈的厚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无线充电模组的线圈结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无线充电模组的线圈结构,包括线圈、屏蔽片,所述线圈固定螺旋环绕在所述屏蔽片上,所述线圈包括内圈、外圈、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屏蔽片位于位于第一连接端的位置开设有槽口,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所述槽口连接外部电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内圈连接并向所述内圈圆心方方向弯折内延伸,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外圈并往远离所述外圈圆心方向弯折外延伸,所述第二连接端相对于所述屏蔽片的边缘外延伸,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平行且方向相反。进一步地,所述槽口为椭圆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第一弯段和第一直段,第一直段通过所述第一弯段与所述内圈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第二弯段和第二直段,第一直段通过所述第一弯段与所述内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直段与所述第二直段同一轴线且方向相反。进一步地,所述屏蔽片呈片状结构且所述屏蔽片为圆形屏蔽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所述无线充电模组的线圈结构,包括线圈、屏蔽片,所述线圈固定螺旋环绕在所述屏蔽片上,所述线圈包括内圈、外圈、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屏蔽片位于位于第一连接端的位置开设有槽口,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所述槽口连接外部电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内圈连接并向所述内圈圆心方方向弯折内延伸,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外圈并往远离所述外圈圆心方向弯折外延伸,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平行且方向相反。本技术的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所述槽口连接外部电路与电路板的连接点直接电性连接,不需要再从线圈内拉出到线圈外,第一连接端不需要穿过线圈,不会有两层线圈走线的厚度,减小了线圈的厚度,同时所述第二连接端在所述线圈边缘且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平行、方向相反,所述第二连接端相对于所述屏蔽片的边缘外延伸,所述第一连接端在所述槽口处内延伸,非常方便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而不过多接触屏蔽片,减少屏蔽片的阻挡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所述无线充电模组的线圈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所述无线充电模组的线圈结构的另一视图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考图1—图2,本技术提出一种无线充电模组的线圈结构,包括线圈2、屏蔽片1,所述线圈2固定螺旋环绕在所述屏蔽片1上,所述线圈2包括内圈12、外圈11、第一连接端21和第二连接端22,所述屏蔽片1位于位于第一连接端21的位置开设有槽口10,所述第一连接端21通过所述槽口10连接外部电路,所述第一连接端21与所述内圈12连接并向所述内圈12圆心方方向弯折内延伸,所述第二连接端22连接所述外圈11并往远离所述外圈11圆心方向弯折外延伸,所述第二连接端22相对于所述屏蔽片1的边缘外延伸,所述第一连接端21与所述第二连接端22平行且方向相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线圈2由导线沿圆周方向由内向外依次绕制而成的多圈线匝组成。所述内圈12为所述线圈2的最内圈的线匝,所述外圈11为所述线圈2最外圈的线匝。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端21与所述第二连接端22为同一轴线且方向相反,规整的线圈2绕线以及第一连接端21、第二连接端22的引线方式都方便了方便外部电路的连接,减少绕线和外部导线与第一连接端21、第二连接端22之间连接的混乱性。进一步地,所述槽口10为椭圆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槽口10设为椭圆形,且所述第一连接端21在所述槽口10处内延伸,减少了所述屏蔽片1对所述第一连接端21的阻挡。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端21包括第一弯段23和第一直段24,第一直段24通过所述第一弯段23与所述内圈1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22包括第二弯段25和第二直段26,第一直段24通过所述第一弯段23与所述内圈12连接。所述第一直段24与所述第二直段26同一轴线且方向相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段24与所述第二直段26同一轴线且方向相反,进而使得所述第一连接端21与所述第二连接端22同一轴线且方向相反。外部电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21,可以从所述槽口10处连接,同时,由于所述第二连接端22连接所述外圈11并往远离所述外圈11圆心方向弯折外延伸,所述第二连接端22相对于所述屏蔽片1的边缘外延伸,外部电路可以直接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22。进一步地,所述屏蔽片1呈片状结构且所述屏蔽片1为圆形屏蔽片1。线圈2内的第一连接端21位于屏蔽片1槽口10的位置。通过由线圈2第一连接端21从内圈12直出,从而达到模组更薄设计。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基于本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充电模组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屏蔽片,所述线圈固定螺旋环绕在所述屏蔽片上,所述线圈包括内圈、外圈、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n所述屏蔽片位于位于第一连接端的位置开设有槽口,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所述槽口连接外部电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内圈连接并向所述内圈圆心方方向弯折内延伸,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外圈并往远离所述外圈圆心方向弯折外延伸;/n所述第二连接端相对于所述屏蔽片的边缘外延伸,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平行且方向相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模组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屏蔽片,所述线圈固定螺旋环绕在所述屏蔽片上,所述线圈包括内圈、外圈、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
所述屏蔽片位于位于第一连接端的位置开设有槽口,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所述槽口连接外部电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内圈连接并向所述内圈圆心方方向弯折内延伸,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外圈并往远离所述外圈圆心方向弯折外延伸;
所述第二连接端相对于所述屏蔽片的边缘外延伸,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平行且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模组的线圈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奇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有励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