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TD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线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0265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止导线浮动且可实现小型化、低高度化的线圈装置,在第二磁芯引导件(23)的端子设置部(24b),第一通路(210)和第二通路(220)配置为以规定角度交叉,在方向变化部(240)的外侧的角部形成有从倾斜开始位置(232a)朝向端子(28b)的接线部(281b)的方向高度变低的具有倾斜面(233a)的倾斜壁(230a)。从线圈(30)引出的引线部(38b)配置为沿着倾斜壁(230a)的倾斜面(233a)引导并降低至第一通路(210)及第二通路(220)的底面(211、221)。由此,适当地防止导线(引线)浮动,可实现小型化、低高度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圈装置。
技术介绍
线圈装置以各种用途用于各种电气制品。作为线圈装置,例如已知有一种如下所述的专利文献1所示的线圈装置。专利文献1所示的线圈装置例如是用作变压器的线圈装置,通过设计从线圈引出的一对引线的引出结构,实现了具有稳定的泄漏特性且能够与大电流化对应的线圈装置。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线圈装置中,在将绕线架小型化的情况下,存在通过自动卷绕装置将导线卷绕于绕线架后难以将导线的引线从端子台引出的课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0174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创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小型化及低高度化且通过自动卷绕装置容易将导线卷绕于绕线架的线圈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线圈装置,其具有:绕线架;线圈,其安装于所述绕线架的外周;引线,其从所述线圈引出;和引线引出部,其备置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圈装置,其具有:/n绕线架;/n线圈,其安装于所述绕线架的外周;/n引线,其从所述线圈引出;和/n引线引出部,其设置于所述绕线架以将所述引线引出,其中,/n所述引线引出部具有离所述线圈较近的第一通路和离所述线圈较远的第二通路,/n所述第一通路和所述第二通路在以规定角度交叉的方向变化部连通,/n在所述方向变化部的外侧的角部形成有随着从倾斜开始位置朝向所述第二通路的外侧口的方向去高度变低的倾斜壁,/n从所述线圈引出的引线从所述第一通路被引导至所述第二通路。/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28 JP 2018-2481491.一种线圈装置,其具有:
绕线架;
线圈,其安装于所述绕线架的外周;
引线,其从所述线圈引出;和
引线引出部,其设置于所述绕线架以将所述引线引出,其中,
所述引线引出部具有离所述线圈较近的第一通路和离所述线圈较远的第二通路,
所述第一通路和所述第二通路在以规定角度交叉的方向变化部连通,
在所述方向变化部的外侧的角部形成有随着从倾斜开始位置朝向所述第二通路的外侧口的方向去高度变低的倾斜壁,
从所述线圈引出的引线从所述第一通路被引导至所述第二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在所述引线引出部安装有端子,所述端子的接线部位于所述第二通路的外侧口附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通路及所述第二通路沿着大致垂直于所述线圈的卷绕轴的平面形成,
所述端子的接线部具有与所述平面大致平行地延伸的棒状突出部,
所述引线卷绕于所述棒状突出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通路的外侧的侧面形成于与磁芯绝缘的绝缘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比嘉晋士熊谷胜
申请(专利权)人:TD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