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振武专利>正文

炼钢用混铁炉内衬砌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2302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属于高温熔炼设备范围的一种炼钢用混铁炉内衬砌筑结构。炉壁按Ⅰ、Ⅱ、Ⅲ三个部位结构为3-5-5结构,即炉顶和出铁嘴顶部采用3层结构,由外到内依次为外壳、一级保温层、二级保温层、工作层;炉墙和炉底部位Ⅰ采用5层结构,由外到内依次为外壳、一级保温层2、二级保温层3过渡层4、预警安全层和工作层;出铁嘴底部位Ⅱ与部位Ⅰ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混铁炉综合砌筑工艺由于采用了合理的施工流程和工程耗材,施工工期短,安全系数高,有利于日常巡检和维护,有更加便捷有效的警报指示和处理方法,避免事故发生的措施更有科学依据和系统保障。易于贴补修复,节约投资,减少资源浪费,综合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温熔炼设备范围,特别涉及一种炼钢用混铁炉内衬砌筑结构
技术介绍
混铁炉是钢铁业在炼钢过程中,对铁水进行周转存储、质地混匀、保温恒温的专用装置,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在各大型钢铁冶炼企业日益增加,由于其动态连续作业、进出铁水频繁、储量不固定、高温气氛侵蚀强等特殊因素,使传统的砖衬砌筑和单一的整体浇注容易出现脱落垮塌、侵蚀过快、日常维护困难、安全系数低、浪费资源等问题,严重阻碍和制约了钢铁企业的产量和效益的提高。 按照混铁炉内衬的发展情况,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整体定型耐火砖砌筑,此工艺的施工周期约为30天,要求劳工技术性强,内衬所需耐火砖的形位公差均有较为苛刻的标准。在炼钢使用期间,在高温熔融物和机械力的碰撞下,混铁炉内衬的易损部位兑铁冲击区和渣线区的炉底部位I、极易发生侵蚀过快的出铁嘴底部位II等区域,这时的整体耐火砖砌筑内衬,依照牛顿万有引力和物体自重定律将面临脱落垮塌,使混铁炉内衬骤然变薄或裸露,危险系数急剧增高,对炼钢的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 第二阶段为整体不定型耐火浇注料浇筑,此工艺的施工周期约为40天,炉衬烘烤时间长,后期炉衬修复难度大。在施工期间,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炼钢用混铁炉内衬砌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混铁炉内衬改为3-5-5结构;所述混铁炉的内衬砌筑结构是在混铁炉的部位Ⅲ即炉顶和出铁嘴顶部(7)采用3层结构,由外到内依次为外壳(1)、一级保温层(2)、二级保温层(3)、工作层(6);炉墙和炉底部位Ⅰ,采用5层结构,由外到内依次为外壳(1)、一级保温层(2)、二级保温层(3)、过渡层(4)、预警安全层(5)、工作层(6);出铁嘴底部位Ⅱ采用5层结构,由外到内依次为外壳(1)、一级保温层(2)、二级保温层(3)、过渡层(4)、预警安全层(5)、工作层(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炼钢用混铁炉内衬砌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混铁炉内衬改为3-5-5结构;所述混铁炉的内衬砌筑结构是在混铁炉的部位III即炉顶和出铁嘴顶部(7)采用3层结构,由外到内依次为外壳(1)、一级保温层(2)、二级保温层(3)、工作层(6);炉墙和炉底部位I,采用5层结构,由外到内依次为外壳(1)、一级保温层(2)、二级保温层(3)、过渡层(4)、预警安全层(5)、工作层(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武
申请(专利权)人:王振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