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坯引导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993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铸坯引导辊,其具有至少一个辊子罩(1、2、3)并具有至少两个支撑轴(4、5、6、7),其中每两个支撑轴与一个辊子罩抗转动地连接并且每个支撑轴可转动地支撑在端轴承(8、9、10、11)内,为了实现简单的构造方式并且实现在出现高温负载和高机械负载时具备抵抗能力的构造方式而建议:所述辊子罩与在两端支撑其的所述支撑轴通过收缩接合或者通过压合连接而抗转动地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铸坯引导辊,具有至少一个辊子罩并具有至少 两个支撑轴,其中每两个支撑轴与一个辊子罩抗转动地连接并且每个 支撑轴可转动地支撑在端轴承内。
技术介绍
DE-A 24 23 224已经公开了这样一种连铸坯引导辊。在这种多部分 的连铸坯引导辊情况下,轴向相邻的辊子罩通过支撑轴连接,所述支 撑轴可转动地支撑在支承轴承内,并且相互背离对准的轴端伸入到相 邻的辊子罩的轴向的空腔内。在支撑轴和相应的辊子罩之间的力配合 连接通过在这两个构件之间的螺栓拧合以及通过在支撑轴和辊子罩上 的相互作用的径向的支撑面来实现,由此在装置运行期间获得附加的 防松安全。这种结构式的解决方法在实践中没有经受住考验,因为这 些构件的拉紧承受不了恶劣的冶金工厂运行状况。由WO 02/02253 Al公开了这样一种方案,在带材浇铸设备中的驱 动辊子由一个辊子罩和两个支撑轴构成,其中所述两个支撑轴对置地 凸入到所述辊子罩内并且在端侧与所述辊子罩螺栓拧合(图6)。该拉 紧螺栓同时也被用作为冷却介质管路的密封装置。DE-A 28 40卯2公开了一体式的连铸坯引导辊,其中辊子罩通过环 行的焊接连接与两个支撑轴不可拆卸地连接。该辊子罩以耐磨的、抗 腐蚀的保护层覆盖。该连铸坯引导辊的各个构件上的损坏大多数将导 致整体损失并引发高昂的替换件费用。因为这里必须要使用分离的轴承,所以对于多部分的连铸坯引导辊来说特别不能采用针对连接辊子罩和支撑轴的焊接。DE-A 32 28 190 公开了这样一种中间被支撑的连铸坯引导辊,其中承载了端轴承的支 撑轴通过焊接连接与紧接着的辊子罩连接。在普通的边缘冷却的连铸坯引导辊中,正如EP 0 543 531 A1或AT 412 851 B公开的连铸坯引导辊,冷却介质通过主要径向或者倾斜于辊 子转轴地布置的冷却介质通道从辊子中心被分配到连铸坯引导辊的边 缘部并在那儿通过环形管路被分配,冷却介质被引导通过设置为平行 于辊子轴的、靠近辊子罩表面的冷却介质通道,并且以类似方式再次 汇聚并返回中心。为了能够简化地制造冷却介质管路系统和环形管路 并且能够向外侧紧密地密封它们,在辊子罩端面上通常螺栓拧合或者 焊接环形密封体或者塞子形密封体。由于在连铸坯引导辊内很高的温 度和材料技术要求,这种密封方法是非常昂贵的、非常敏感的并且容 易出现故障的。连铸坯引导辊具有穿透的芯轴也是已知的,多层的辊子罩例如通 过键连接抗转动地且可拆除地固定在该芯轴上。该辊子罩的这种多层 结构通过单独的多个圆柱形套筒实现,所述多个圆柱形套筒通过相互 对置的圆柱壳面的整面的收縮接合抗转动地连接。该圆柱套筒的接触 面上存在被简单地制成的冷却介质通道(WO 2005/016578; WO 02/02253)。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这些困难和缺点而提出专利技术任务,建议一种连铸 坯引导辊,其由多个制造简单的构件组成,它们如此相互连接,艮口, 在浇铸运行中,由多个制造简单的构件组成的连接经受得住高强度的 热和机械负荷,并且能够实现这些昂贵的构件(优选如辊子罩和轴承 壳体)的拆装以及可能的重新组合。根据本专利技术该任务将如此解决,所述辊子罩与在两端支撑其的所述支撑轴通过收縮接合或者通过压合连接抗转动地连接。根据该原则中间支撑的支承被实现在辊子縮颈上,该辊子缩颈通 过具有较小直径的支撑轴实现,所述支撑轴被收縮结合到该辊子罩内。收缩接合或者压合连接将如此完成,即,静态的和非静态的辊子 负载和驱动力矩在被驱动的连铸坯引导辊中能够被可靠地传递并且用 于冷却介质管路的密封功能能够被可靠地保证。收縮接合或者压合连 接的设计将考虑下面这些特殊的运行中常出现的负载情况,如- 在连铸坯引导辊旋转时持续的拉坯;- 当连铸坯引导辊停止时停止的铸坯;- 辊子冷却在外部和内部;- 辊子冷却仅在外部或仅在内部;- 故障引起的辊子冷却的完全失效。在下面这种不利的情况下,即在收縮接合或者压合连接由于温度 影响被削弱了承载能力时,必须还能够确保足够的弯曲力矩传递和转 矩传递以及确保足够的密封功能。这意味着在辊子直径是150mm到 200mm的连铸坯引导辊中收缩过尺寸是0.2到0.5mm,在较大的辊子直 径(200mm到250mm)情况下收縮过尺寸是0.25到0.4mm。与此相似地 是,对于收縮配合长度的确定来说,收縮配合长度与轴端的轴直径的 比例大于l是正确尺寸。通过这种收縮接合与插入的整体式辊子相比而言出现了较小的缺 口应力,由此连铸坯引导辊折断的危险被降低了。也可以为较轻的支 撑轴选择更高强度的材料,由此能够实现非常有针对性的、并进而经 济的强度提升。由所述的具有收縮接合或者压合连接的结构组合件布置方式能够 得到下述优点- 简单的插入式构造方式实现了长连铸坯引导辊的简化的组装 并且实现了单独组件的廉价制造。- 在多部分的连铸坯引导辊情况下不再需要分离的中间支撑轴承。- 连铸坯引导辊适合于通过特别经济的生产过程被制造为廉价 的一次性辊子。- 另选的是,也可以部分地再利用该连铸坯引导辊、特别是具 有外围冷却系统的辊子罩,并且也可以再利用轴承壳体。这可以借助 简单的破坏式的拆装(例如通过切除支撑轴的轴端)来实现。- 冷却介质管路的密封可以尽可能地不采用敏感的、人工合成 的密封元件或者无焊接地实现。每个支撑轴包括至少一个轴端,所述轴端的外壳面与在辊子罩内 的空腔的内壳面构成收縮接合或者压合连接。符合专利技术目的的是,构成收縮接合或者压合连接的构件的符合原 理的构造在连铸坯引导辊的端部区域内和在相邻的辊子罩之间的区域 内是相同的。与此相符的是,在多个轴向同心布置的辊子罩情况下, 每两个相邻的辊子罩通过以端轴承同心支撑的支撑轴抗转动地连接。连铸坯引导辊配备有内冷却装置,其中下面两个实施方式特别符 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根据一种可能的辊子冷却的实施方式,辊子罩被至少一个冷却介 质通道穿过并且该冷却介质通道与辊子罩的圆柱形的辊子罩外表面保 持恒定间隔。在这种情况下,该冷却介质通道例如构成环行的环形室。 该辊子罩优选由多个冷却介质通道穿过,所述多个冷却介质通道与圆柱形的辊子罩外表面以恒定的间隔布置。用于冷却介质的基本径向的 输入及排出管路穿过支撑轴和辊子罩之间的收縮接合。输入及排出管 路也能够被布置为倾斜于连铸坯引导辊的转动轴线。根据冷却介质管路系统的制造技术简化的实施样式,在辊子罩和 支撑轴之间布置有分配管路密封圈,该分配管路密封圈连同辊子罩构 成了冷却介质分配管路,所述基本径向的输入及排出管路和轴向平行 的冷却介质通道通入到所述冷却介质分配管路中,其中,该分配管路 密封圈与所述辊子罩以及与所述支撑轴构成抗转动的收縮接合或者压 合连接。借助这种外围冷却装置通过尽早地从辊子罩把热导出,实现了很 高的连铸坯引导辊使用寿命。此外,通过这种高强度的辊子罩冷却实 现了连续铸锭设备的干燥运行方式,并且具有很高温度的板坯、特别 是薄板坯能够被连续铸锭设备的连铸坯引导装置输送。根据辊子冷却的另一可能实施方式,居中轴向布置的冷却介质通 道以恒定的横截面穿过交替地一个跟着一个的支撑轴和辊子罩。这种 轴向冷却在简化性和廉价构造方式方面特别出色。通过收缩接合或者压合连接在辊子冷却的两种实施方式中没有出 现冷却介质泄露。在连铸坯引导辊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连铸坯引导辊,具有至少一个辊子罩(1、2、3)和至少两个支撑轴(4、5、6、7),其中每两个支撑轴与一个辊子罩抗转动地连接并且每个支撑轴可转动地支撑在端轴承(8、9、10、1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子罩与在两端支撑其的所述支撑轴通过收缩接合或者通过压合连接抗转动地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翰波普尔单国新海因里希特内约瑟夫瓦兹恩格尔弗朗茨维梅尔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VAI金属技术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AT[奥地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