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生产用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975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生产用冷凝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底部两侧均焊接有鞍座,且筒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换热盘管,所述筒体内部的顶端和底端交错设置有折流板,所述筒体的两端通过法兰分别安装有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且第一封头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二封头的一侧设有进料口,且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的底部还设有回流管,所述第一封头的表面还分别设有压力表接头和测温口,所述筒体包括外壳和内壳,且外壳和内壳内安装有第二换热盘管,所述第一换热盘管和第二换热盘管的表面均套接有导热片。该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方便,便于管控出口温度,同时便于过滤杂质,冷凝效果好,安全稳定,适用范围广,有利于推广和普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生产用冷凝器
本技术属于冷凝器
,具体涉及一种工业生产用冷凝器。
技术介绍
冷凝器为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冷凝器工作过程是个放热的过程,所以冷凝器温度都是较高的。用于生产劳保用品的催化剂在生产使用的时候大多需要用到冷凝器对其进行冷却降温,传统的冷凝器一方面不便于对杂质进行过滤,另一方面对于冷凝器出口的温度不方便管控,冷凝效果不可控,同时冷凝器表面的高温也容易烫伤工作人员,不利于广泛的推广和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生产用冷凝器,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方便,便于管控出口温度,同时便于过滤杂质,冷凝效果好,安全稳定,适用范围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生产用冷凝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底部两侧均焊接有鞍座,且筒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换热盘管,所述筒体内部的顶端和底端交错设置有折流板,且折流板上安装有拉杆,所述筒体的底部位于折流板的一侧设有排污口,且筒体的两端均安装有管板,所述筒体的两端通过法兰分别安装有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且第一封头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二封头的一侧设有进料口,且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的底部还设有回流管,所述第一封头的表面还分别设有压力表接头和测温口,且第一封头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板组件,所述筒体包括外壳和内壳,且外壳和内壳内安装有第二换热盘管,所述第一换热盘管和第二换热盘管的表面均套接有导热片。优选的,所述筒体的中间部位设有膨胀节,且筒体沿着进出口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鞍座的底部粘贴有减震橡胶垫,且鞍座的表面还安装有静点接地板。优选的,所述筒体的表面两端设有与第一换热盘管两端连接的冷却水进口管和冷却水出口管,且筒体的表面两端还设有与第二换热盘管两端连接的注水管和出水管。优选的,所述折流板至少设有两组,且每组折流板对称设有两个,所述拉杆上设有定距管,且拉杆的端部设有紧固螺母。优选的,所述第一封头的顶部还设有真空口,所述回流管的内部设有阀门组件,且两组回流管之间安装有连接管。优选的,所述内壳的内表面喷覆有环氧树脂抗腐蚀层,且外壳的外表面粘贴有玻璃纤维制成的保温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换热盘管和第二换热盘管可以提高该冷凝器的冷凝效果,并可以降低该冷凝器表面的温度,提高安全性,第一换热盘管和第二换热盘管表面的导热片能够进步一的加强冷凝效果,同时利用压力表接头和测温口可以便于对该冷凝器中出料口处压力和温度进行测量管控,从而配合回流管可以有效的管控出口冷凝效果,不达标的流体会再一次进入筒体内进行冷凝,达标的流体排出筒体,通过折流板配合其一侧的排污口,一方面可以便于延长流体经过筒体的长度,另一方面可以便于对流体内的杂质进行阻挡并排出筒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封头的剖视图。图中:1筒体、101外壳、102内壳、103第二换热盘管、104注水管、105出水管、2鞍座、3静点接地板、4第一换热盘管、41导热片、42冷却水进口管、43冷却水出口管、5折流板、6拉杆、7排污口、8第一封头、9第二封头、10出料口、11进料口、12真空口、13回流管、14压力表接头、15测温口、16过滤板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工业生产用冷凝器,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的底部两侧均焊接有鞍座2,且筒体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换热盘管4,所述筒体1的中间部位设有膨胀节,且筒体1沿着进出口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鞍座2的底部粘贴有减震橡胶垫,且鞍座2的表面还安装有静点接地板3,所述筒体1内部的顶端和底端交错设置有折流板5,且折流板5上安装有拉杆6,所述折流板5至少设有两组,且每组折流板5对称设有两个,所述拉杆6上设有定距管,且拉杆6的端部设有紧固螺母,所述筒体1的底部位于折流板5的一侧设有排污口7,且筒体1的两端均安装有管板,所述筒体1的两端通过法兰分别安装有第一封头8和第二封头9,且第一封头8的底部设有出料口10,所述第二封头9的一侧设有进料口11,且第一封头8和第二封头9的底部还设有回流管13,所述第一封头8的顶部还设有真空口12,所述回流管13的内部设有阀门组件,且两组回流管13之间安装有连接管,所述第一封头8的表面还分别设有压力表接头14和测温口15,且第一封头8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板组件16,所述筒体1包括外壳101和内壳102,且外壳101和内壳102内安装有第二换热盘管103,所述内壳102的内表面喷覆有环氧树脂抗腐蚀层,且外壳101的外表面粘贴有玻璃纤维制成的保温层,所述筒体1的表面两端设有与第一换热盘管4两端连接的冷却水进口管42和冷却水出口管43,且筒体1的表面两端还设有与第二换热盘管103两端连接的注水管104和出水管105,所述第一换热盘管4和第二换热盘管103的表面均套接有导热片41。工作原理:使用时,流体从第二封头9上的进料口11进入筒体1内部,经过折流板6阻挡导向之后,然后从第一封头8底部的出料口10排出筒体1,通过第一换热盘管4和第二换热盘管103可以提高该冷凝器的冷凝效果,并可以降低该冷凝器表面的温度,提高安全性,第一换热盘管4和第二换热盘管103表面的导热片41能够进步一的加强冷凝效果,同时利用压力表接头14和测温口15可以便于对该冷凝器中出料口10处压力和温度进行测量管控,从而配合回流管13可以有效的管控出口冷凝效果,不达标的流体会再一次进入筒体1内进行冷凝,达标的流体排出筒体1,通过折流板6配合其一侧的排污口7,一方面可以便于延长流体经过筒体1的长度,另一方面可以便于对流体内的杂质进行阻挡并排出筒体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生产用冷凝器,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底部两侧均焊接有鞍座,且筒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换热盘管,所述筒体内部的顶端和底端交错设置有折流板,且折流板上安装有拉杆,所述筒体的底部位于折流板的一侧设有排污口,且筒体的两端均安装有管板,所述筒体的两端通过法兰分别安装有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且第一封头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二封头的一侧设有进料口,且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的底部还设有回流管,所述第一封头的表面还分别设有压力表接头和测温口,且第一封头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板组件,所述筒体包括外壳和内壳,且外壳和内壳内安装有第二换热盘管,所述第一换热盘管和第二换热盘管的表面均套接有导热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生产用冷凝器,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底部两侧均焊接有鞍座,且筒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换热盘管,所述筒体内部的顶端和底端交错设置有折流板,且折流板上安装有拉杆,所述筒体的底部位于折流板的一侧设有排污口,且筒体的两端均安装有管板,所述筒体的两端通过法兰分别安装有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且第一封头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二封头的一侧设有进料口,且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的底部还设有回流管,所述第一封头的表面还分别设有压力表接头和测温口,且第一封头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板组件,所述筒体包括外壳和内壳,且外壳和内壳内安装有第二换热盘管,所述第一换热盘管和第二换热盘管的表面均套接有导热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生产用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中间部位设有膨胀节,且筒体沿着进出口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鞍座的底部粘贴有减震橡胶垫,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永龙
申请(专利权)人:兰溪市万盛达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