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边型材龙骨
本技术涉及装饰板材
,具体涉及双边型材龙骨的技术。
技术介绍
无论是铝塑板,还是覆膜金属复合板,均是室内装修的装饰板。墙板、天花吊顶与地板都在使用,如何快速安装后不易掉落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20455220.9,名称为装饰板连接型材,公开了这种装饰板连接型材包括有底板,在底板的表面上竖向设置有左右布置的第一限位挡板与第二限位挡板,在第一限位挡板与第二限位挡板之间形成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第一限位挡板以及第二限位挡板中间,所述隔板的高度不高于第一限位挡板与第二限位挡板的高度,所述隔板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三锯齿以及第四锯齿,所述第一限位挡板与隔板之间形成第一嵌置槽,所述第二限位挡板与隔板之间形成第二嵌置槽。这种结构的装饰板连接型材存在以下不足:1)装饰板的插装部插入嵌置槽后,极易于松脱。归结其原因是第一限位挡板与第二限位挡板均为竖向设置,而型材成型后都具有一定的强度而无夹持力,单单靠锯齿结构来防止滑脱是不够的。为防止松脱,可以缩短第一限位挡板与第二限位挡板之间的距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边型材龙骨,包括型材龙骨底部,型材龙骨底部设有上表面与下表面及两个侧边,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边型材龙骨还包括第一弹性弯曲部、第一夹持部与第一内凸部,第一弹性弯曲部的顶端与第一夹持部连接,第一弹性弯曲部的底端与型材龙骨底部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双边型材龙骨还包括第二弹性弯曲部与第二夹持部以及第二内凸部,第二弹性弯曲部的顶端与第二夹持部连接,第二弹性弯曲部的底端与型材龙骨底部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弯曲部与第二弹性弯曲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均关于型材龙骨底部的上表面的中线左右对称,所述型材龙骨底部的上表面的中线是指沿着型材龙骨底部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两块覆膜金属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边型材龙骨,包括型材龙骨底部,型材龙骨底部设有上表面与下表面及两个侧边,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边型材龙骨还包括第一弹性弯曲部、第一夹持部与第一内凸部,第一弹性弯曲部的顶端与第一夹持部连接,第一弹性弯曲部的底端与型材龙骨底部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双边型材龙骨还包括第二弹性弯曲部与第二夹持部以及第二内凸部,第二弹性弯曲部的顶端与第二夹持部连接,第二弹性弯曲部的底端与型材龙骨底部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弯曲部与第二弹性弯曲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均关于型材龙骨底部的上表面的中线左右对称,所述型材龙骨底部的上表面的中线是指沿着型材龙骨底部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两块覆膜金属复合板的插装部插在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之间时由第一弹性弯曲部与第二弹性弯曲部产生的弹性力呈被夹紧状态;
所述第一内凸部固定在第一弹性弯曲部的内侧,第二内凸部固定在第二弹性弯曲部的内侧,两块覆膜金属复合板的插装部插在第一内凸部与第二内凸部之间时呈过盈配合状态或刚好接触配合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边型材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弯曲部由基部、产生弹性力的弯曲部构成,第一弹性弯曲部的基部的底端与型材龙骨底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弹性弯曲部的基部的顶端与产生弹性力的弯曲部的底端圆滑过渡连接,产生弹性力的弯曲部的顶端与第一夹持部的底端连接,或者产生弹性力的弯曲部的顶端与第一夹持部的顶端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弯曲部由基部、产生弹性力的弯曲部构成,第二弹性弯曲部的基部的底端与型材龙骨底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弹性弯曲部的基部的顶端与产生弹性力的弯曲部的底端圆滑过渡连接,产生弹性力的弯曲部的顶端与第二夹持部的底端连接,或者产生弹性力的弯曲部的顶端与第二夹持部的顶端部连接;第一弹性弯曲部的产生弹性力的弯曲部与第二弹性弯曲部的产生弹性力的弯曲部均向外弯曲;
所述第一夹持部设有竖直夹持面,所述第二夹持部设有竖直夹持面;
所述第一内凸部固定在第一弹性弯曲部的基部的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平,
申请(专利权)人:固保丽装饰材料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