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热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实验电炉的炉体结构。
技术介绍
公知的实验电炉炉体,是由护板焊接或铆接构成的外壳体、固定于外壳体底板的炉膛结构、炉膛结构表面的保温层及外壳体侧护板与相对应的保温层之间的空气隔热层构成。上述实验电炉炉体结构存在热量散失较大的缺陷,其原因是工作时的外壳体表面温度较高达100℃上下,与周围空气形成的热交换所至。此外上述实验电炉结构也不便于炉膛结构的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公知的实验电炉炉体结构存在热量散失较大和不便于炉膛结构维修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缺陷的节能实验电炉炉体结构。本技术为克服上述公知实验电炉炉体结构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由框架和安装于框架的可卸扣板及固定扣板构成炉体的外壳体,固定于框架的轨道支撑并固定有移出式内壳体,该壳体中设有由耐火纤维板材拼接构成的炉膛及炉膛与内壳体之间的保温层,外壳体设有与炉膛口接合的炉门,炉膛口之外的内壳体各面对应的外壳体设有热能反射板,内壳体与热能反射板之间是空气绝热层。本技术还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所述的外壳体其顶侧、后侧和两侧设置可卸扣板,前侧和底侧设 ...
【技术保护点】
节能实验电炉的炉体结构,由外壳体、炉膛、保温层及空气隔热层所组成,其特征在于:由框架和安装于框架的可卸扣板及固定扣板构成炉体的外壳体,固定于框架的轨道支撑并固定有移出式内壳体,该壳体中设有由耐火纤维板材拼接构成的炉膛及炉膛与内壳体之间的保温层,外壳体设有与炉膛口接合的炉门,炉膛口之外的内壳体各面对应的外壳体设有热能反射板,内壳体与热能反射板之间是空气绝热层。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