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运输平板工件的载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886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运输平板工件的载具,包括用于放置工件的载具主体,所述载具主体上开有一凹槽,还包括将凹槽分割成多个工件槽的若干个间隔体、用于缓冲平板工件的气垫系统,所述载具主体内设置一空腔,所述气垫系统包括槽体气垫、外腔体气垫、气体管,所述外腔体气垫设置在空腔内,间隔体与凹槽内壁均安装有槽体气垫,所述槽体气垫和外腔体气垫通过气体管与气源系统连通。本装置通过外腔体气垫与槽体气垫对工件进行两级缓冲保护,对工件起到二次保护,利用压缩空气作为中间隔离介质,形成空气减震系统,拥有良好的缓冲性能。每个工件槽设有与之相对应的独立控制阀,可单独控制槽体气垫开合,外腔体气垫通过单独控制,使用时需配备压缩空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运输平板工件的载具
本技术涉及运输载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运输平板工件的载具。
技术介绍
现在精密仪器、精密产品越来越多,精密仪器内部的零部件的精度也越来越高,仪器生产过程与仪器运输的过程中,对运输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由于生产设备安放的原因,不同的工序要在不同的厂区进行,工件需要转运;面对高精度的工件时,厂区内用于转运的运输载具不具备抗震功能,在转运的过程中,工件受到震动后损坏,工件报废,生产成本上升;尤其是长距离运输,采用汽车运输,高精度工件通过硬连接的方式放置在汽车上,当行驶在颠簸的道路上,震动使得工件很容易受损,精密仪器也会由于震动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运输平板工件的载具,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运输载具与工件之间采用硬接触,不具备抗震性能,导致工件受到震动后容易受损,实现运输载具与工件软接触,减缓震动,避免工件损坏。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运输平板工件的载具,包括用于放置工件的载具主体,所述载具主体上开有一凹槽,还包括将凹槽分割成多个工件槽的若干个间隔体、用于缓冲平板工件的气垫系统,所述载具主体内设置一空腔,所述气垫系统包括槽体气垫、外腔体气垫、气体管,所述外腔体气垫设置在空腔内,间隔体与凹槽内壁均安装有槽体气垫,所述槽体气垫和外腔体气垫通过气体管与气源系统连通。现有载具与工件之间是硬连接,通过硬接触的方式固定工件;运输过程中,载具受到震动后,导致工件受损,高精度的工件更容易受到损坏。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运输平板工件的载具,工件放置在载具主体内,载具主体可以放置在运输车等运输工具上;载具主体上开有一个凹槽,工件放置在凹槽内;通过若干个间隔体将凹槽分割成多个工件槽,一个工作槽放置一个工件,通过间隔体可以固定多个工件,提高载具的运输量;为了防止震动对工件产生损坏,载具主体内设置有一个空腔,所述空腔位于凹槽下方,空腔可以将载具主体分为两层,空腔内设置外腔体气垫;外腔体气垫对工件起到第一次缓冲,使得整个载具主体具备缓冲功能;凹槽的侧壁、凹槽底部、间隔体上均设置槽体气垫,通过槽体气垫夹持工件,实现载具对工件的软接触效果,从而减轻硬性的震动,实现二次缓冲;槽体气垫与外腔体气垫通过气体管,与气源系统连通,气源可以采用的是压缩空气作为中间介质,进一步的,压缩空气也可以采用液体;本载具通过设置多层气垫设计,利用气垫软接触,实现两级缓冲保护,可以利用压缩空气作为中间介质,形成空气减震系统,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优选的,所述载具主体的横截面是凹字型结构,所述凹槽是矩形凹槽。本申请应用对象主要是平板结构的工件,为此凹槽的结构是矩形凹槽,有利于工件的放置。优选的,所述空腔沿着凹槽的结构分布,目的是为了实现载具主体的整体抗震,对工件起到第一次缓冲保护。优选的,所述间隔体与凹槽底部可拆卸连接,目的是适应不同规格的工件,实现载具的通用性。优选的,所述间隔体通过两块相互平行的平板组成中空平板,目的是为了将气体管放置在中空平板内,使得载具的结构趋于紧凑。优选的,槽体气垫和外腔体气垫分别与两个气体管连通,与槽体气垫和外腔体气垫两者连接的两个气体管是并联的,两个气体管并联到气源系统上,两个气体管上分别设置一个总控制阀,用于控制两个气体管的通气。优选的,每个工件槽内的槽体气垫通过单独的控制阀独立控制,每个工件槽对应一个或多个的控制阀;使用那个工件槽时,就控制相对应的控制阀,为槽体气垫通气。优选的,还包括橡胶垫,所述凹槽内壁与间隔体的表面均设置有橡胶垫,槽体气垫没有通气时,工件放置在橡胶垫上,避免气垫夹持工件的过程中,工件与间隔体、载具主体出现划痕,保护工件。优选的,所述与间隔体表面平行的凹槽侧壁、间隔体之间相互平行的表面上均设置有2个橡胶垫,优选的,每个工件槽的两侧有4个橡胶垫,工件槽底部还设置有一个橡胶垫,即每个工件槽内设置有5个橡胶垫。优选的,相邻两个槽体气垫之间设置1个橡胶垫。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一种用于运输平板工件的载具,解决了现有载具与工件之间是硬连接的方式,通过槽体气垫夹持工件,载具与工件之间是软接触,震动时硬性震动减轻。2.一种用于运输平板工件的载具,本装置通过外腔体气垫与槽体气垫对工件进行两级缓冲保护,对工件起到二次保护,利用压缩空气作为中间隔离介质,形成空气减震系统,具备良好的缓冲性能。每个工件槽设有与之相对应的独立控制阀,可单独控制槽体气垫开合,外腔体气垫通过单独控制,使用时需配备压缩空气。3.一种用于运输平板工件的载具,本装置是独立的载具,可以用于工件或者仪器的二次转运;间隔体与载具主体是可拆卸连接,载具可以用于不同规格的工件,实现本装置的通用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附图标记及对应零部件名称:1-载具主体,101-工件槽,102-空腔,2-间隔体,3-气垫系统,301-槽体气垫,302-外腔体气垫,303-气体管,4-橡胶垫,5-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运输平板工件的载具,包括用于放置工件的载具主体1,所述载具主体1上开有一凹槽,还包括将凹槽分割成3个工件槽101的3个间隔体2、用于缓冲平板工件的气垫系统3,所述载具主体1内设置一空腔102,所述气垫系统3包括槽体气垫301、外腔体气垫302、气体管303,所述外腔体气垫302设置在空腔102内,间隔体2与凹槽内壁均安装有槽体气垫301,所述槽体气垫301和外腔体气垫302通过气体管303与气源系统连通。进一步的,所述载具主体1的横截面是凹字型结构,所述凹槽是矩形凹槽。所述空腔102的结构是U型结构,空腔102将载具主体1分成两层,空腔102包围着凹槽。所述间隔体2与凹槽底部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间隔体2通过两块相互平行的平板组成中空平板,间隔体2内设置有气体管303;间隔体2与凹槽底部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实施例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限定,进一步的,槽体气垫301和外腔体气垫302分别与两个互不连通的气体管303连通,这两个气体管303是并联连接连接到气源系统上,本实施例的中介介质是压缩空气。进一步的,3个工件槽101内的槽体气垫301通过3个控制阀独立控制,3个控制阀是串联到同一根气体管303上。进一步的,还包括橡胶垫4,与间隔体2表面平行的凹槽侧壁、间隔体2之间相互平行的表面上均设置有2个橡胶垫4。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运输平板工件的载具,包括用于放置工件的载具主体(1),所述载具主体(1)上开有一凹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凹槽分割成多个工件槽(101)的若干个间隔体(2)、用于缓冲平板工件的气垫系统(3),所述载具主体(1)内设置一空腔(102),所述气垫系统(3)包括槽体气垫(301)、外腔体气垫(302)、气体管(303),所述外腔体气垫(302)设置在空腔(102)内,间隔体(2)与凹槽内壁均安装有槽体气垫(301),所述槽体气垫(301)和外腔体气垫(302)通过气体管(303)与气源系统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运输平板工件的载具,包括用于放置工件的载具主体(1),所述载具主体(1)上开有一凹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凹槽分割成多个工件槽(101)的若干个间隔体(2)、用于缓冲平板工件的气垫系统(3),所述载具主体(1)内设置一空腔(102),所述气垫系统(3)包括槽体气垫(301)、外腔体气垫(302)、气体管(303),所述外腔体气垫(302)设置在空腔(102)内,间隔体(2)与凹槽内壁均安装有槽体气垫(301),所述槽体气垫(301)和外腔体气垫(302)通过气体管(303)与气源系统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运输平板工件的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主体(1)的横截面是凹字型结构,所述凹槽是矩形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运输平板工件的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02)沿着凹槽的结构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元刚兰泽新何兴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拓维高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