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四挡变速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8678 阅读:59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四挡变速器总成,属于混合动力汽车变速器总成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发动机输入轴(10)与发动机(EG)通过离合器(C0)连接,G1挡主动齿轮(11)、G2挡主动齿轮(12)、G3挡主动齿轮(13)、G4挡主动齿轮(14)和二号同步器(S2)设置在发动机输入轴(10)上;G1挡从动齿轮(21)、G2挡从动齿轮(22)、G3挡从动齿轮(23)、G4挡从动齿轮(24)、主减速主动齿轮(25)、一号同步器(S1)和三号同步器(S3)设置在输出轴(20)上;差速器齿圈(51)连接在差速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高齿轮复用率,实现动力性、经济性和驾驶舒适性的完美匹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四挡变速器总成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四挡变速器总成,属于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

技术介绍
近几年,迫于能源匮乏和环境污染的压力,各国应运而生了一些政策开始扶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随着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与推广得到了极大地鼓舞,各大汽车企业都在极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抢占市场份额。混合动力一般是指油电混合。混合动力汽车有电动机和发动机双引擎,可以由电动机或发动机单一动力驱动,也可由电动机和发动机同时驱动,当发动机换挡时电动机提供动力补偿,正常工作时会根据驾驶员操作意图和路况协调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动力输出,与传统汽车相比,混合动力汽车可以让发动机更多时间工作在高效率区域,实现动力足、噪音小、油耗低、舒适性好等优点。目前,混合动力汽车中采用的动力总成很难实现成本低、结构紧凑、体积小、集成性好等优点,而且其控制策略复杂,效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四挡变速器总成,实现动力性、经济性和驾驶舒适性的完美匹配,降低汽车的油耗,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四挡变速器总成,包含发动机输入轴、G1挡主动齿轮、G2挡主动齿轮、G3挡主动齿轮、G4挡主动齿轮、电动机输入轴、M1主动齿轮、介轮齿轮轴、输出轴、G1挡从动齿轮、G2挡从动齿轮、G3挡从动齿轮、G4挡从动齿轮、主减速主动齿轮、差速器、差速器齿圈、传动轴、一号同步器、二号同步器和三号同步器;发动机输入轴与发动机通过离合器连接,电动机输入轴与电动机连接,发动机输入轴与输出轴平行布置,G1挡主动齿轮、G2挡主动齿轮、G3挡主动齿轮、G4挡主动齿轮、二号同步器设置在发动机输入轴上,G1挡从动齿轮、G2挡从动齿轮、G3挡从动齿轮、G4挡从动齿轮、主减速主动齿轮、一号同步器和三号同步器设置在输出轴上,差速器齿圈连接在差速器上,差速器的两端分别通过传动轴连接车轮;G1挡主动齿轮与G1挡从动齿轮常啮合,G2挡主动齿轮与G2从动齿轮常啮合,G3挡主动齿轮与G3从动齿轮常啮合,G4挡主动齿轮与G4从动齿轮常啮合,M1主动齿轮与介轮常啮合,介轮与G4挡主动齿轮常啮合,主减速主动齿轮与差速器齿圈常啮合。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四挡变速器总成,包含发动机输入轴、G1挡主动齿轮、G2挡主动齿轮、G3挡主动齿轮、G4挡主动齿轮、M1挡从动齿轮、电动机输入轴、M1主动齿轮、介轮齿轮轴、输出轴、G1挡从动齿轮、G2挡从动齿轮、G3挡从动齿轮、G4挡从动齿轮、主减速主动齿轮、差速器、差速器齿圈、传动轴、一号同步器、二号同步器和三号同步器,发动机输入轴与发动机通过离合器连接,电动机输入轴与电动机连接,发动机输入轴与输出轴平行布置,G1挡主动齿轮、G2挡主动齿轮、G3挡主动齿轮、G4挡主动齿轮、M1挡从动齿轮和二号同步器设置在发动机输入轴上,G1挡从动齿轮、G2挡从动齿轮、G3挡从动齿轮、G4挡从动齿轮、主减速主动齿轮、一号同步器和三号同步器设置在输出轴上,差速器齿圈连接在差速器上,差速器的两端分别通过传动轴连接车轮;G1挡主动齿轮与G1挡从动齿轮常啮合,G2挡主动齿轮与G2从动齿轮常啮合,G3挡主动齿轮与G3从动齿轮常啮合,G4挡主动齿轮与G4从动齿轮常啮合,M1主动齿轮与介轮常啮合,介轮与M1挡从动齿轮常啮合,主减速主动齿轮与差速器齿圈常啮合。所述M1挡从动齿轮和G4主动齿轮呈一体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提高挡轮复用率,而且提供的动力集成系统让发动机尽可能多的工作在高效区间,提高了驾驶舒适性,并且兼顾了整车的动力性、经济性,降低了混合动力汽车的油耗,减少了尾气排放,具有成本低廉、继承性好、控制简单、传递效率高、利用率高等诸多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示意图;图中:发动机EG、电动机EM、一号同步器S1、二号同步器S2、三号同步器S3、发动机输入轴10、G1挡主动齿轮11、G2挡主动齿轮12、G3挡主动齿轮13、G4挡主动齿轮14、M1挡从动齿轮15、输出轴20、G1挡从动齿轮21、G2挡从动齿轮22、G3挡从动齿轮23、G4挡从动齿轮24、主减速主动齿轮25、电动机输入轴30、M1挡主动齿轮31、介轮轴40、介轮41、差速器50、差速器齿圈51、传动轴5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1,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四挡混动变速器,包含发动机输入轴10、G1挡主动齿轮11、G2挡主动齿轮12、G3挡主动齿轮13、G4挡主动齿轮14、电动机输入轴30、M1主动齿轮31、介轮轴40、介轮41、输出轴20、G1挡从动齿轮21、G2挡从动齿轮22、G3挡从动齿轮23、G4挡从动齿轮24、主减速主动齿轮25、差速器50、差速器齿圈51、传动轴52、一号同步器S1、二号同步器S2和三号同步器S3,发动机输入轴10与发动机EG通过离合器连接,电动机输入轴30与电动机EM连接,发动机输入轴10与输出轴20平行布置,M1主动齿轮31设置在电动机输入轴30上;介轮41设置在介轮轴40上,G1挡主动齿轮11、G2挡主动齿轮12、G3挡主动齿轮13、G4挡主动齿轮14和二号同步器S2设置在发动机输入轴10上;G1挡从动齿轮21、G2挡从动齿轮22、G3挡从动齿轮23、G4挡从动齿轮24、主减速主动齿轮25、二号同步器S2和三号同步器S3依次设置在输出轴20上,速器齿圈51连接在差速器50上,差速器50的两端分别通过传动轴52连接车轮;G1挡主动齿轮11与G1挡从动齿轮21常啮合,G2挡主动齿轮12与G2从动齿轮22常啮合,G3挡主动齿轮13与G3从动齿轮23常啮合,G4挡主动齿轮14与G4从动齿轮24常啮合,M1主动齿轮31与介轮41常啮合,介轮41与G4挡从动齿轮24常啮合,主减速主动齿轮25与差速器齿圈51常啮合。在本实施例中,变速器中设有电动机EM(电动机EM也可作发电机使用)和发动机EG两个动力输出,共设有四个挡位,对应发动机EG的动力传递路线设有四个前进挡位(G1挡、G2挡、G3挡、G4挡)、N挡,对应电动机EM在P3模式下(S3同步器挂入左侧)动力传递路线设有一个前进挡位(M1挡)、倒挡(M1挡)、N挡,在P2模式下(S2挂入左侧)与发动前进挡共用;对应发动机EG的四个挡位分别用于汽车助力、跛行和高速行驶,且两个挡位之间换挡过程中,电动机EM可以进行动力补偿;对应电动机EM的M1挡位可用于汽车起步、倒车、爬坡、动力辅助、正常行驶、动力补偿等。在汽车低速行驶时主要由电动机EM驱动,发动机EG主要用于动力辅助,汽车高速行驶时主要由发动机EG驱动,电动机EM用于动力辅助、充电、动力补偿。能量回收:在混合动力汽车制动或松开油门时,电动机EM工作在发电模式,汽车在惯性下行驶,车轮带动传动轴52、差速器齿圈51、主减速主动齿轮25、输出轴20转动,此时变速器的M1挡工作,则输出轴20带动G4挡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四挡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含发动机输入轴(10)、G1挡主动齿轮(11)、G2挡主动齿轮(12)、G3挡主动齿轮(13)、G4挡主动齿轮(14)、电动机输入轴(30)、M1主动齿轮(31)、介轮轴(40)、介轮(41)、输出轴(20)、G1挡从动齿轮(21)、G2挡从动齿轮(22)、G3挡从动齿轮(23)、G4挡从动齿轮(24)、主减速主动齿轮(25)、差速器(50)、差速器齿圈(51)、传动轴(52)、一号同步器(S1)、二号同步器(S2)和三号同步器(S3);发动机输入轴(10)与发动机(EG)通过离合器(C0)连接,电动机输入轴(30)与电动机(EM)连接,发动机输入轴(10)与输出轴(20)平行布置, G1挡主动齿轮(11)、G2挡主动齿轮(12)、G3挡主动齿轮(13)、G4挡主动齿轮(14)和二号同步器(S2)设置在发动机输入轴(10)上,G1挡从动齿轮(21)、G2挡从动齿轮(22)、G3挡从动齿轮(23)、G4挡从动齿轮(24)、主减速主动齿轮(25)、一号同步器(S1)和三号同步器(S3)设置在输出轴(20)上,差速器齿圈(51)连接在差速器(50)上,差速器(50)的两端分别通过传动轴(52)连接车轮;G1挡主动齿轮(11)与G1挡从动齿轮(21)常啮合,G2挡主动齿轮(12)与G2从动齿轮(22)常啮合,G3挡主动齿轮(13)与G3从动齿轮(23)常啮合,G4挡主动齿轮(14)与G4从动齿轮(24)常啮合,M1主动齿轮(31)与介轮(41)常啮合,介轮(41)与G4主动齿轮(14)常啮合,主减速主动齿轮(25)与差速器齿圈(51)常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四挡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含发动机输入轴(10)、G1挡主动齿轮(11)、G2挡主动齿轮(12)、G3挡主动齿轮(13)、G4挡主动齿轮(14)、电动机输入轴(30)、M1主动齿轮(31)、介轮轴(40)、介轮(41)、输出轴(20)、G1挡从动齿轮(21)、G2挡从动齿轮(22)、G3挡从动齿轮(23)、G4挡从动齿轮(24)、主减速主动齿轮(25)、差速器(50)、差速器齿圈(51)、传动轴(52)、一号同步器(S1)、二号同步器(S2)和三号同步器(S3);发动机输入轴(10)与发动机(EG)通过离合器(C0)连接,电动机输入轴(30)与电动机(EM)连接,发动机输入轴(10)与输出轴(20)平行布置,G1挡主动齿轮(11)、G2挡主动齿轮(12)、G3挡主动齿轮(13)、G4挡主动齿轮(14)和二号同步器(S2)设置在发动机输入轴(10)上,G1挡从动齿轮(21)、G2挡从动齿轮(22)、G3挡从动齿轮(23)、G4挡从动齿轮(24)、主减速主动齿轮(25)、一号同步器(S1)和三号同步器(S3)设置在输出轴(20)上,差速器齿圈(51)连接在差速器(50)上,差速器(50)的两端分别通过传动轴(52)连接车轮;G1挡主动齿轮(11)与G1挡从动齿轮(21)常啮合,G2挡主动齿轮(12)与G2从动齿轮(22)常啮合,G3挡主动齿轮(13)与G3从动齿轮(23)常啮合,G4挡主动齿轮(14)与G4从动齿轮(24)常啮合,M1主动齿轮(31)与介轮(41)常啮合,介轮(41)与G4主动齿轮(14)常啮合,主减速主动齿轮(25)与差速器齿圈(51)常啮合。


2.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四挡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含发动机输入轴(10)、G1挡主动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涛段金鑫王旭光陈志超张民刘荣张志亮杨胜强高姗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爱信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