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供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8538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49
带式供料器具备:输送路径,供由底带和盖带构成的载带插入,并至少将底带引导至元件供给位置,该底带具有收纳元件的多个腔部,该盖带与底带粘接并覆盖上述腔部;带进给部,沿着输送路径进给载带;带剥离部,在输送路径的比元件供给位置靠跟前侧的剥离位置,将盖带从底带剥离而使腔部开放;及磁通变化部,配置于输送路径的比剥离位置靠跟前侧处,使作用于元件的磁通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带式供料器
本说明书涉及使用载带来供给元件的带式供料器。
技术介绍
作为生产安装有许多元件的基板的对基板作业机,有焊料印刷机、元件安装机、回流焊机、基板检查机等。通常连结这些对基板作业机来构成基板生产线。其中,很多元件安装机具备使用载带来供给元件的带式供料器。载带通过在具有腔部的底带上粘接盖带而形成。收纳于腔部的元件有时附着于盖带。于是,在将盖带从底带剥离而使腔部开放时,会产生对元件造成损伤或者使元件散失的弊病。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与收纳于腔部的元件的姿态稳定化有关的技术例。专利文献1的元件供给装置在从盖带的剥离位置到元件供给位置为止之间的元件的下方位置以S磁极及N磁极面对元件与的方式配置永磁体。由此,能够在将腔部开放的以后的位置,使元件的吸附姿态稳定化。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86078号公报然而,专利文献1的技术虽然在能够使元件供给位置中的元件的吸附姿态稳定化的方面是优选的,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在剥离盖带之前,无法使附着于盖带的元件落下。特别是,当载带的保管期间较长时,元件对于盖带的附着力往往会变大,元件不落下作为问题点而显现出来。上述问题点在如下的构造中产生:在剥离位置仅将盖带的带宽方向的单侧的粘接部剥离并将盖带向另一侧的粘接部折回。在该构造中,附着于盖带的元件有可能由于剥离刀的碰撞而受到损伤。并且,上述问题点在如下的构造中也会产生:在剥离位置将盖带向反方向拉回而从底带完全剥离。在该构造中,附着于盖带的元件有可能在盖带的剥离时散失。>
技术实现思路
在本说明书中,应该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剥离盖带之前使附着于盖带的元件可靠地落下的带式供料器。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带式供料器,具备:输送路径,供由底带和盖带构成的载带插入,并至少将上述底带引导至元件供给位置,上述底带具有收纳元件的多个腔部,上述盖带与上述底带粘接而覆盖上述腔部;带进给部,沿着上述输送路径进给上述载带;带剥离部,在上述输送路径的比上述元件供给位置靠跟前侧的剥离位置,将上述盖带从上述底带剥离而使上述腔部开放;及磁通变化部,配置于上述输送路径的比上述剥离位置靠跟前侧处,使作用于上述元件的磁通变化。专利技术效果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带式供料器中,在比剥离位置靠跟前侧处配置的磁通变化部使作用于元件的磁通变化。因此,附着于盖带的元件由于磁通的变化而摆动,在剥离位置使盖带剥离之前可靠地落下。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带式供料器的元件安装机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带式供料器的侧视图。图3是说明带剥离部的结构及剥离动作的俯视图。图4是仅示出图3中的载带的俯视图。图5是从图4中的V-V方向观察的载带的截面图。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磁通变化部的结构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附着于盖带的元件位于N磁极的正上方的状态的侧视截面图。图8是表示附着于盖带的元件位于稍微通过了N磁极的正上方的位置的状态的侧视截面图。图9是表示附着于盖带的元件位于磁极边界的正上方的状态的侧视截面图。图10是表示附着于盖带的元件位于稍微通过了磁极边界的位置的状态的侧视截面图。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带式供料器的磁通变化部的俯视图。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带式供料器的磁通变化部及磁通稳定化部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1.元件安装机1的整体结构参考图1~图10来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带式供料器3。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带式供料器3的元件安装机1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从图1的纸面左侧朝向右侧的方向是输送基板K的X轴方向,从纸面下侧朝向纸面上侧的方向是Y轴方向(前后方向)。元件安装机1通过基板输送装置2、多个带式供料器3、元件移载装置4、元件相机51及控制装置52等组装于机台10而构成。基板输送装置2、各带式供料器3、元件移载装置4及元件相机51由控制装置52控制,分别进行预定的作业。基板输送装置2由一对导轨21、22、一对输送带及基板夹紧机构等构成。输送带通过在载有基板K的状态下沿着导轨21、22轮转而将基板K搬入到安装实施位置。基板夹紧机构抬起并夹紧安装实施位置的基板K来进行定位。多个带式供料器3在机台10的上表面的托盘架11上排列装备。带式供料器3在主体部31的前侧保持带盘39。在主体部31的靠后侧的上部设定元件供给位置32。在带盘39上卷绕有载带8(参照图4及图5)。元件移载装置4是能够在X轴方向及Y轴方向上水平移动的XY机器人类型的装置。元件移载装置4由头驱动机构40、安装头44、吸嘴工具45、吸嘴46及基板相机47等构成。头驱动机构40构成为包含一对Y轴轨道41、42、Y轴滑动件43及省略图示的驱动电动机。在Y轴滑动件43上设有安装头44。头驱动机构40沿着水平方向即X轴方向及Y轴方向驱动安装头44。吸嘴工具45保持于安装头44。吸嘴工具45具有一个或多个吸嘴46。吸嘴46利用负压来吸附元件。基板相机47与吸嘴工具45并列地设于安装头44。基板相机47对附设于基板K的位置基准标记进行拍摄来检测定位后的基板K的准确的安装实施位置。元件相机51在基板输送装置2与带式供料器3之间的机台10的上表面上朝上地设置。元件相机51在安装头44从带式供料器3向基板K移动的中途对吸附于吸嘴46的元件的状态进行拍摄。控制装置52组装于机台10,其配置位置不作特别限定。控制装置52由具有CPU并利用软件进行动作的计算机装置构成。控制装置52按照预先存储的安装程序来控制安装作业。2.第一实施方式的带式供料器3的结构接着,对带式供料器3的详细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带式供料器3的侧视图。带式供料器3具备:主体部31、输送路径34、带进给部35、带剥离部7及磁通变化部6。在主体部31的前侧的中间高度附近配置有带插入口33。输送路径34从带插入口33延伸至元件供给位置32。输送路径34形成为具有向上方开口的矩形槽的轨道形状。输送路径34的形成材料使用不受磁通的影响的铜或树脂等非磁性材料。输送路径34至少将底带82(参照图4及图5)引导至元件供给位置32。带进给部35沿着输送路径34进给载带8。带进给部35配置于输送路径34的下侧。带进给部35由四个链轮及省略图示的两个伺服电动机等构成。详细而言,在输送路径34的元件供给位置32附近的下侧,第一链轮351及第二链轮35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第一链轮351及第二链轮352的齿从穿设于输送路径34的底面的孔突出而嵌入载带8的链轮孔84。第一链轮351及第二链轮352由前侧伺服电动机同步地驱动,且能够进行正转及反转的切换。在输送路径34的接近带插入口33的靠前侧处的下侧,第三链轮353及第四链轮354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第三链轮353及第四链轮354的齿从穿设于输送路径34的底面的孔突出并嵌入载带8的链轮孔84。第三链轮353及第四链轮354通过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式供料器,具备:/n输送路径,供由底带和盖带构成的载带插入,并至少将所述底带引导至元件供给位置,所述底带具有收纳元件的多个腔部,所述盖带与所述底带粘接而覆盖所述腔部;/n带进给部,沿着所述输送路径进给所述载带;/n带剥离部,在所述输送路径的比所述元件供给位置靠跟前侧的剥离位置,将所述盖带从所述底带剥离而使所述腔部开放;及/n磁通变化部,配置于所述输送路径的比所述剥离位置靠跟前侧处,使作用于所述元件的磁通变化。/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带式供料器,具备:
输送路径,供由底带和盖带构成的载带插入,并至少将所述底带引导至元件供给位置,所述底带具有收纳元件的多个腔部,所述盖带与所述底带粘接而覆盖所述腔部;
带进给部,沿着所述输送路径进给所述载带;
带剥离部,在所述输送路径的比所述元件供给位置靠跟前侧的剥离位置,将所述盖带从所述底带剥离而使所述腔部开放;及
磁通变化部,配置于所述输送路径的比所述剥离位置靠跟前侧处,使作用于所述元件的磁通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供料器,其中,
所述磁通变化部配置于所述输送路径的下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式供料器,其中,
N磁极及S磁极在所述载带的行进方向上交替地配置而形成所述磁通变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式供料器,其中,
所述磁通变化部是使多组所述N磁极及所述S磁极磁化而形成的磁性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带式供料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仙崎真昭川谷隆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富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