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理化板粘接用压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0648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理化板粘接用压合装置。所述的支撑底座的上端设置有密封操作箱,密封操作箱的下端固定有加压支撑台,且密封操作箱下端一侧通过加压口与外置的加压泵机连接;所述的支撑底座的顶端固定有一组液压加压泵,内弹性压合支架的中间设置有橡胶压头;且外弹性压合支架、内弹性压合支架以及橡胶压头通过固定螺栓进行固定;所述的外弹性压合支架、内弹性压合支架的顶端连接有碾压辊轴。它采用内外双层的弧形弹性支架配合滚轴,对理化板从中心向两侧进行压合作业,保证理化板内部压合的密闭性,避免内部掺杂气泡、空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理化板粘接用压合装置
本技术属于加工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理化板粘接用压合装置。
技术介绍
理化板是一种把酚醛树脂浸渗于牛皮纸或者木纤维里,在高温高压中进行硬化的热固性酚醛树脂板。理化板结构均匀、致密,故板上任何点都很坚固。表面若实施特殊树脂精加工,其性能可进一步得到强化。理化板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耐水、耐湿性、耐药性、耐热性、耐磨性,而且其耐气候性也很优异。太阳光照射也不会引起变色、褪色。此外,产品难于沾上污垢,易清洗,维修保养方便。产品的寿命可持续长久,理化板的冲击吸收力以及特殊制造工艺使其具有一定威力的抗震性。但是传统的理化板的压合是整体进行按压,这种整体按压的方式容易导致理化板内部形成空腔和气泡,影响整体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理化板粘接用压合装置,它采用内外双层的弧形弹性支架配合滚轴,对理化板从中心向两侧进行压合作业,保证理化板内部压合的密闭性,避免内部掺杂气泡、空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支撑底座、密封操作箱、加压支撑台、加压口、加压泵机、液压加压泵、伸缩连杆、加压平台、外弹性压合支架、内弹性压合支架、橡胶压头、固定螺栓、碾压辊轴、加热管;所述的支撑底座的上端设置有密封操作箱,密封操作箱的下端固定有加压支撑台,且密封操作箱下端一侧通过加压口与外置的加压泵机连接;所述的支撑底座的顶端固定有一组液压加压泵,液压加压泵下端的伸缩连杆与密封操作箱内的加压平台连接,所述的加压平台的下端设置有外弹性压合支架,外弹性压合支架的内侧设置有内弹性压合支架,内弹性压合支架的中间设置有橡胶压头;且外弹性压合支架、内弹性压合支架以及橡胶压头通过固定螺栓进行固定;所述的外弹性压合支架、内弹性压合支架的顶端连接有碾压辊轴。作为优选,所述的密封操作箱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数组加热管。作为优选,所述的外弹性压合支架、内弹性压合支架之间设置有橡胶形变缓冲垫。作为优选,所述的碾压辊轴为凹凸棱轴。作为优选,所述的外弹性压合支架、内弹性压合支架顶端碾压辊轴之间垂直方向保持5-10cm的高度差。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它采用内外双层的弧形弹性支架配合滚轴,对理化板从中心向两侧进行压合作业,保证理化板内部压合的密闭性,避免内部掺杂气泡、空腔。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加压平台8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支撑底座1、密封操作箱2、加压支撑台3、加压口4、加压泵机5、液压加压泵6、伸缩连杆7、加压平台8、外弹性压合支架9、内弹性压合支架10、橡胶压头11、固定螺栓12、碾压辊轴13、加热管1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参看如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支撑底座1、密封操作箱2、加压支撑台3、加压口4、加压泵机5、液压加压泵6、伸缩连杆7、加压平台8、外弹性压合支架9、内弹性压合支架10、橡胶压头11、固定螺栓12、碾压辊轴13、加热管14;所述的支撑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密封操作箱2,密封操作箱2的下端固定有加压支撑台3,且密封操作箱2下端一侧通过加压口4与外置的加压泵机5连接;所述的支撑底座1的顶端固定有一组液压加压泵6,液压加压泵6下端的伸缩连杆7与密封操作箱2内的加压平台8连接,所述的加压平台8的下端设置有外弹性压合支架9,外弹性压合支架9的内侧设置有内弹性压合支架10,内弹性压合支架10的中间设置有橡胶压头11;且外弹性压合支架9、内弹性压合支架10以及橡胶压头11通过固定螺栓12进行固定;所述的外弹性压合支架9、内弹性压合支架10的顶端连接有碾压辊轴13。其中,所述的密封操作箱2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数组加热管14;所述的外弹性压合支架9、内弹性压合支架10之间设置有橡胶形变缓冲垫;所述的碾压辊轴13为凹凸棱轴;所述的外弹性压合支架9、内弹性压合支架10顶端碾压辊轴13之间垂直方向保持5-10cm的高度差。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待处理理化板放置到加压支撑台3的上端进行固定,然后关闭密封门通过外置的加压泵机5进行挤压操作,同时通过加热管14进行加热升温;待压力和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启动液压加压泵6将加压平台8整体向下推动,加压平台8下端中间的橡胶压头11先与理化板中间进行接触进行按压,橡胶压头11受压后变扁平过程中,其压力由中心向两侧施加压力,然后内弹性压合支架10与理化板接触,进行进一步的挤压,内弹性压合支架10受压后向两侧扩展,实现由内向外的辊压形式,最终,外弹性压合支架9与内弹性压合支架10保持相同挤压方式对整板进行压合作业。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它采用内外双层的弧形弹性支架配合滚轴,对理化板从中心向两侧进行压合作业,保证理化板内部压合的密闭性,避免内部掺杂气泡、空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理化板粘接用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支撑底座(1)、密封操作箱(2)、加压支撑台(3)、加压口(4)、加压泵机(5)、液压加压泵(6)、伸缩连杆(7)、加压平台(8)、外弹性压合支架(9)、内弹性压合支架(10)、橡胶压头(11)、固定螺栓(12)、碾压辊轴(13)、加热管(14);所述的支撑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密封操作箱(2),密封操作箱(2)的下端固定有加压支撑台(3),且密封操作箱(2)下端一侧通过加压口(4)与外置的加压泵机(5)连接;所述的支撑底座(1)的顶端固定有一组液压加压泵(6),液压加压泵(6)下端的伸缩连杆(7)与密封操作箱(2)内的加压平台(8)连接,所述的加压平台(8)的下端设置有外弹性压合支架(9),外弹性压合支架(9)的内侧设置有内弹性压合支架(10),内弹性压合支架(10)的中间设置有橡胶压头(11);且外弹性压合支架(9)、内弹性压合支架(10)以及橡胶压头(11)通过固定螺栓(12)进行固定;所述的外弹性压合支架(9)、内弹性压合支架(10)的顶端连接有碾压辊轴(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理化板粘接用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支撑底座(1)、密封操作箱(2)、加压支撑台(3)、加压口(4)、加压泵机(5)、液压加压泵(6)、伸缩连杆(7)、加压平台(8)、外弹性压合支架(9)、内弹性压合支架(10)、橡胶压头(11)、固定螺栓(12)、碾压辊轴(13)、加热管(14);所述的支撑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密封操作箱(2),密封操作箱(2)的下端固定有加压支撑台(3),且密封操作箱(2)下端一侧通过加压口(4)与外置的加压泵机(5)连接;所述的支撑底座(1)的顶端固定有一组液压加压泵(6),液压加压泵(6)下端的伸缩连杆(7)与密封操作箱(2)内的加压平台(8)连接,所述的加压平台(8)的下端设置有外弹性压合支架(9),外弹性压合支架(9)的内侧设置有内弹性压合支架(10),内弹性压合支架(10)的中间设置有橡胶压头(11);且外弹性压合支架(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波崔晓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优盛美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