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举采样开关电路、采样保持电路及模数转换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集成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举采样开关电路、采样保持电路及模数转换器。
技术介绍
模数转换器(ADC)用于将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广泛用于各种数据采集以及通信系统中。ADC的采样速率直接决定了所能处理的信号带宽,ADC的精度(如信噪比SNR、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等)则决定着整个系统的动态范围。ADC有多种架构,如流水线型(pipelinedADC)、逐次逼近型(SARADC)、快闪型(flashADC)、时域交织型(interleavedADC)等。ADC的工作过程大致可以分为采样(sampling)和量化(quantization)两个过程。采样是对输入信号进行等时间间隔地离散化,采样的输出仍然是电压值。量化是对采样的电压值根据ADC的参考电压进行数字化,量化的输出是数字码。应该说,采样和量化两个过程中均会引入误差。但是随着ADC技术的发展,许多量化过程中的误差均可以通过数字校准(digitalcalibration)来解决或缓解。但是在采样过程引入的误差无法通过校准来解决,完全依赖于模拟电路本身的性能。为了提升ADC的采样速率,需要采用速度更快的深亚微米工艺。随着晶体管沟道长度缩小,尽管其本征频率大幅提升,但是晶体管耐压也大大降低。比如在28nmCMOS工艺中,晶体管的耐压最高仅为1V。但是,为了提升ADC的动态范围,希望ADC的输入信号摆幅尽可能大。采用先进工艺中的厚栅晶体管(比如28nmCMOS工艺中同时提供耐压1.8V的厚栅管和耐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举采样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举开关电路包括:电压调节器、电平移位电路和自举主电路;/n所述电压调节器用于产生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所述第一电压等于共模电压加第三电压,所述第二电压等于共模电压减第三电压,所述第三电压等于低压薄栅管的耐压值的一半;/n所述电平移位电路以所述第一电压作为电源电压,用于产生时钟,所述时钟的高电平等于所述第一电压,所述时钟的低电平等于所述第二电压;/n所述自举主电路以所述第一电压作为电源电压,以所述第二电压作为地,所述自举主电路受所述时钟控制,用于在开关管的gate-source端产生恒定的电压;/n所述电压调节器、所述电平移位电路和所述自举主电路中的MOS管均采用低压薄栅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举采样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举开关电路包括:电压调节器、电平移位电路和自举主电路;
所述电压调节器用于产生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所述第一电压等于共模电压加第三电压,所述第二电压等于共模电压减第三电压,所述第三电压等于低压薄栅管的耐压值的一半;
所述电平移位电路以所述第一电压作为电源电压,用于产生时钟,所述时钟的高电平等于所述第一电压,所述时钟的低电平等于所述第二电压;
所述自举主电路以所述第一电压作为电源电压,以所述第二电压作为地,所述自举主电路受所述时钟控制,用于在开关管的gate-source端产生恒定的电压;
所述电压调节器、所述电平移位电路和所述自举主电路中的MOS管均采用低压薄栅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举采样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调节器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一放大器、第二放大器和电阻,所述第一MOS管为PMOS,所述第二MOS管为NMOS,所述第一MOS管和所述第二MOS管采用低压薄栅管;
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负相输入端输入第一输入电压,所述第一输入电压等于共模电压加所述第三电压,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接电源,所述第一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和所述电阻的第一端相互连接形成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作为所述电压调节器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一电压;
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负相输入端输入第二输入电压,所述第二输入电压等于共模电压加所述第三电压,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和所述电阻的第二端相互连接形成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作为所述电压调节器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二电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举采样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平移位电路用于将标准时钟的高电平从1V移位至所述第一电压,将所述标准时钟的低电平从0V移位至所述第二电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举采样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平移位电路包括:用于输入所述标准时钟的时钟输入端、用于输出所述时钟的时钟输出端、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MOS管、第四MOS管和第一反相器,所述第三MOS管和所述第四MOS管均为PMOS且采用低压薄栅管;
所述时钟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下极板和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下极板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源电压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一电容的上极板相互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二电容的上极板相互连接形成第三节点,所述第三节点作为所述时钟输出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举采样开关电路,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高远,王海军,李琪林,李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