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模转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扭矩测量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模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新款车型层出不穷,汽车台架及道路测试越来越重要。现代发动机需要提高转速来改善机械性能,提高效率,而扭矩是电动机、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指标,因此需要高精度、高可靠的扭矩测量。并且,测量得到的数据需要传输至显示设备进行显示。扭矩采集设备采集到的扭矩测量值在传输过程中经过单片机后为数字信号,而从单片机传输至显示设备时,只能对模拟信号进行传输。因此,为了解决扭矩测量值的准确传输问题,亟需一种数模转换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模转换装置,以对扭矩测量值进行数模转换,保证扭矩测量值在单片机和显示设备间准确的传输。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模转换装置,包括:第一电压输入端,与数模转换器的负模拟电源管脚,以及第一电容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另一端接地;第二电压输入端,与第一电阻、第二电容一端,以及所述数模转换器的数字电源管脚相连,所述第一电阻,另一端与第二电阻一端,以及所述数模转换器的确定双极性输出范围管脚相连;所述第二电阻,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另一端接地;所述数模转换器的低电平有效输入管脚,与第三电阻一端相连;所述数模转换器的逻辑输入管脚,与第四电阻一端相连;所述数模转换器的时钟输入管脚,与第五电阻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另一端均接地;第三电压输入端,与所述数模转换器的正模拟电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模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电压输入端,与数模转换器的负模拟电源管脚,以及第一电容(C41)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C41),另一端接地;/n第二电压输入端,与第一电阻(R16)、第二电容(C47)一端,以及所述数模转换器的数字电源管脚相连,所述第一电阻(R16),另一端与第二电阻(R66)一端,以及所述数模转换器的确定双极性输出范围管脚相连;/n所述第二电阻(R66),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C47),另一端接地;/n所述数模转换器的低电平有效输入管脚,与第三电阻(R67)一端相连;所述数模转换器的逻辑输入管脚,与第四电阻(R68)一端相连;所述数模转换器的时钟输入管脚,与第五电阻(R69)一端相连;/n所述第三电阻(R67)、第四电阻(R68)、第五电阻(R69),另一端均接地;/n第三电压输入端,与所述数模转换器的正模拟电源管脚,以及第三电容(C42)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容(C42),另一端接地;/n所述数模转换器的地面管脚、第一数模转换器接地参考管脚、第二数模转换器接地参考管脚、第一输出放大器接地参考管脚、第二输出放大器接地参考管脚,均接地;/n第四电压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模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压输入端,与数模转换器的负模拟电源管脚,以及第一电容(C41)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C41),另一端接地;
第二电压输入端,与第一电阻(R16)、第二电容(C47)一端,以及所述数模转换器的数字电源管脚相连,所述第一电阻(R16),另一端与第二电阻(R66)一端,以及所述数模转换器的确定双极性输出范围管脚相连;
所述第二电阻(R66),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C47),另一端接地;
所述数模转换器的低电平有效输入管脚,与第三电阻(R67)一端相连;所述数模转换器的逻辑输入管脚,与第四电阻(R68)一端相连;所述数模转换器的时钟输入管脚,与第五电阻(R69)一端相连;
所述第三电阻(R67)、第四电阻(R68)、第五电阻(R69),另一端均接地;
第三电压输入端,与所述数模转换器的正模拟电源管脚,以及第三电容(C42)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容(C42),另一端接地;
所述数模转换器的地面管脚、第一数模转换器接地参考管脚、第二数模转换器接地参考管脚、第一输出放大器接地参考管脚、第二输出放大器接地参考管脚,均接地;
第四电压输入端,与所述数模转换器的正参考输入管脚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模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电压转换装置、第二电压转换装置、第三电压转换装置、以及第四电压转换装置;
所述第一电压转换装置的第一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压转换装置的第二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压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压转换装置的第三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压转换装置的第五电压输入端以及所述第四电压转换装置的第六电压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三电压转换装置的第四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压输入端相连;所述第四电压转换装置的第五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第四电压输入端相连;
所述第一电压转换装置的第七电压输入端和所述第二电压转换装置的第八电压输入端电压均为6-32伏,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电压为11伏,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端电压为11伏,所述第三电压输出端电压为5伏,所述第四电压输出端电压为3.3伏,所述第五电压输出端电压为2.5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模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压转换装置,包括:
所述第八电压输入端,与第四电容(C33)、第六电阻(R79)一端、以及开关稳压器的电压输入管脚相连;
所述第四电容(C33),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R79),另一端与所述开关稳压器的启用和禁用输入管脚相连;所述开关稳压器的地面管脚接地;
所述开关稳压器的自举电压管脚,与第五电容(C32)一端相连;所述第五电容(C32),另一端与所述开关稳压器的开关节点管脚、电感(L2)一端、以及二极管(D14)的负极相连;
所述二极管(D14)的正极接地;所述电感(L2),另一端与第七电阻(R64)、第六电容(C54)、第七电容(C55)、第八电容(C56)一端、以及所述第三电压输出端相连;
所述第七电阻(R64),另一端与第八电阻(R65)一端、以及所述开关稳压器的反馈管脚相连;所述第八电阻(R65),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六电容(C54)、第七电容(C55)、第八电容(C56),另一端均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模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电容(C33)为4.7微法;所述第五电容(C32)为100纳法;所述第六电容(C54)为10微法;所述第七电容(C55)为10微法;所述第八电容(C56)为100纳法;
所述第六电阻(R79)为100千欧;所述第七电阻(R64)为54.9千欧;所述第八电阻(R65)为10千欧;
所述电感(L2)为33微亨;
所述二极管(D14)为MBR0520LT1G。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模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压转换装置,包括:
所述第五电压输入端,与第九电容(C50)、第十电容(C51)一端、以及稳压器的第一电压输入管脚和第二电压输入管脚相连;
所述第九电容(C50)、第十电容(C51),另一端均接地;
所述稳压器的输出电压管脚,与第十一电容(C52)、第十二电容(C53)、第十三电容(C49)、第一磁珠(R41)一端相连;
所述第十一电容(C52)、第十二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小波,桂凌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百联长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