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砌块下料的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473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砌块下料的机械手,包括第一旋转臂,所述第一旋转臂的顶端安装有第二旋转臂,第一旋转臂和第二旋转臂之间通过第二铰接杆铰接,所述第一旋转臂的底端安装有底座,第一旋转臂和底座之间通过第一铰接杆铰接,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轴座,第一动力杆固定在第一旋转臂的内侧,所述第一旋转臂的一侧安装有承重杆,且承重杆的顶端安装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动力杆,第二动力杆固定在第二旋转臂的一端,所述底座的底端安装有齿轮盘,齿轮盘的一侧安装有动力齿轮,齿轮盘和齿轮盘相互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第一旋转臂、第二旋转臂和齿轮盘,可以把夹持盘运送到任意位置,便于装置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砌块下料的机械手
本技术涉及自动下料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砌块下料的机械手。
技术介绍
砌块是现代建筑工业中经常使用的建材,砌块的性价比更加优越,砌块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上料和下料,砌块在出料的时候,需要人站在传送带旁边把砌块产品放到木架上,装满之后用叉车运走,这样非常浪费人力,而且人工如果排放的不整齐,容易导致上层的砌块倾斜,这样容易造成人员伤害,还耽误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应用于砌块下料的机械手,把装置放到推车上,然后把动力齿轮连接到动力机构上,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会带动第一旋转臂和第二旋转臂旋转,这样第二旋转臂端头的夹持盘会移动到任意位置,电机会带动两个导杆和夹块夹住砌块物料,然后将砌块物料挪动到木架上。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应用于砌块下料的机械手,包括第一旋转臂,所述第一旋转臂的顶端安装有第二旋转臂,第一旋转臂和第二旋转臂之间通过第二铰接杆铰接,所述第一旋转臂的底端安装有底座,第一旋转臂和底座之间通过第一铰接杆铰接,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轴座,轴座的顶端安装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砌块下料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旋转臂(1),所述第一旋转臂(1)的顶端安装有第二旋转臂(2),第一旋转臂(1)和第二旋转臂(2)之间通过第二铰接杆(201)铰接,所述第一旋转臂(1)的底端安装有底座(5),第一旋转臂(1)和底座(5)之间通过第一铰接杆(101)铰接,所述底座(5)的顶端安装有轴座(6),轴座(6)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气缸(3),第一气缸(3)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动力杆(102),第一动力杆(102)固定在第一旋转臂(1)的内侧,所述第一旋转臂(1)的一侧安装有承重杆(103),且承重杆(103)的顶端安装有第二气缸(4),第二气缸(4)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动力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砌块下料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旋转臂(1),所述第一旋转臂(1)的顶端安装有第二旋转臂(2),第一旋转臂(1)和第二旋转臂(2)之间通过第二铰接杆(201)铰接,所述第一旋转臂(1)的底端安装有底座(5),第一旋转臂(1)和底座(5)之间通过第一铰接杆(101)铰接,所述底座(5)的顶端安装有轴座(6),轴座(6)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气缸(3),第一气缸(3)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动力杆(102),第一动力杆(102)固定在第一旋转臂(1)的内侧,所述第一旋转臂(1)的一侧安装有承重杆(103),且承重杆(103)的顶端安装有第二气缸(4),第二气缸(4)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动力杆(202),第二动力杆(202)固定在第二旋转臂(2)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砌块下料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的底端安装有齿轮盘(7),齿轮盘(7)的一侧安装有动力齿轮(8),动力齿轮(8)和齿轮盘(7)相互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浴民
申请(专利权)人:全椒广亚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