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容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0365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电池容纳装置,包括用于容纳电池的容纳壳体,容纳壳体内设置有用于放置电池的电池容纳空间,当容纳壳体内放置体积小于电池容纳空间的电池时,容纳壳体内设置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至少部分与电池表面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在电池个数并未填满容纳壳体内部空间时,或者说容纳壳体内部有较大的空间供电池晃动或移动时,该限位结构至少部分与电池表面接触,能够阻挡电池的晃动或者额移动,这样使用同一套模具制作的容纳壳体内既可以放置个数不同的电池,又可以放置摆放位置不同的电池,节省了生产成本,并且每一个电池皆能够良好且稳定地与导电装置连接,维持电力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容纳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容纳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在医疗领域,许多器械为电动器械,比如吻合器。吻合器是医学上使用的替代手工缝合的设备,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钛钉对组织进行离断或吻合,类似于订书机。传统的吻合器是电池给予电力进行驱动。由于吻合器是一次性使用,因此皆使用非充电式电池或者说一次性电池。但在很多医学教学领域内,为了节约教学成本,需要反复使用同一个吻合器在人体模型上操作,而非充电式电池电力有限,往往无法支撑一个吻合器的多次使用所耗费的时间。因此有必要为教学用吻合器专门配备充电式电池,但充电式电池中电池的个数与摆放等皆与非充电式电池不同,因此在生产时,需要为充电式电池和一次性电池的电池容纳装置分别制作模具,如此就增大了制作成本。但若电池容纳装置使用同一个模具制作得到相同形状的用于容纳电池的容纳壳体,其必然选取非充电电池和可充电电池所占用空间的最大尺寸而制作,如此无论容置哪种电池都会使得在容纳壳体内存在多余空间,在后续运输和使用中,容纳壳体必然被晃动,容纳壳体内的电池在多余空间内移动导致电池无法固定,从而使得电池无法与外界进行稳定的电性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电池容纳装置,在同一个模具制作得到的电池容纳装置内设置限位架,解决了上述电池在容纳壳体内晃动而无法与外界进行稳定电性连接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池容纳装置,包括用于容纳电池的容纳壳体,所述容纳壳体内设置有用于放置电池的电池容纳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容纳空间的横向宽度大于两列电池占用的横向宽度,每列电池至少包括一节电池,所述容纳壳体内具有用于阻止两列电池在所述电池容纳空间内移动的限位套,所述限位套至少部分与所述电池表面接触。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套包括两个呈镜像设置的柱状套,所述柱状套由柱状套壁包围柱状空间形成。作为优选,所述柱状套内设置一横向延伸的底壁,用于支撑电池。作为优选,所述容纳壳体选择性容置两种排列方式的电池组,分别定义为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第一电池组具有三节排列成两列的第一电池,一列具有上下排列并串联的两节第一电池,另一列具有与所述两节第一电池平行排列的一节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组具有四节第二电池,所述四节第二电池两两上下排列形成两列第二电池。作为优选,所述容纳壳体选择性容置两种排列方式的电池组,分别定义为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第一电池组具有三节排列成三棱柱状的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组具有四节第二电池,所述四节第二电池两两排列成一列,所述第二电池组的横向宽度小于第一电池组。作为优选,当所述容纳壳体内容纳第二电池时,所述限位套还包括连接两个所述柱状套的对接部,用于隔开两列所述第二电池从而增大第二电池组的横向宽度以填充所述电池容纳空间。作为优选,所述对接部为两个相互平行的纵向平壁,所述纵向平壁由所述柱状套壁上的纵向侧边沿横向延伸形成。作为优选,两个所述纵向平壁之间具有由纵向平壁垂直于自身而延伸形成的支撑隔板,所述支撑隔板用于增加所述纵向平壁的刚性。作为优选,所述容纳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和盖合于所述壳体本体上的盖体。作为优选,所述壳体本体由相互组装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容纳装置,包括用于容纳电池的容纳壳体,容纳壳体具有横向宽度大于两列电池占用的横向宽度的电池容纳空间,当电池容纳空间内容置两列电池时,使用用于阻止两列电池在电池容纳空间内移动的限位套阻止电池移动,使得电池皆能够良好且稳定地与导电装置连接,维持电力的稳定,这样使用同一套模具制作的容纳壳体内既可以放置容置在限位套的两列电池,又可以放置两列以上的电池,节省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容纳壳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容纳壳体内放置可充电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容纳壳体内放置非充电电池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限位套一个视角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限位套另一个视角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二容纳壳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二壳体本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二容纳壳体内放置可充电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二容纳壳体内放置非充电电池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二限位套一个视角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二限位套另一个视角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图1~图5中:100-容纳壳体,101-上壳体,102-下壳体,103-盖体,110-壳体壁,111-上壳体壁,1111-顶壁,1111a-外表面,1111b-通孔,112-下壳体壁,1121-底壁,130-接口孔,131-窗口,132-接口孔本体,200-限位套,210-圆柱套,211-圆柱套壁,2111、2112-纵向侧边,220-对接部,212-底壁,2121-通孔,221、222-纵向平壁,223-支撑隔板,2231-避让口,310-可充电电池,320-非充电电池,400-导电极片;图6~图10中:100-容纳壳体,103-盖体,110-壳体壁,111-底壁,112、113-侧壁,112a-外表面,114-接口孔壁,114a、114b-窄侧壁,114c-宽侧壁,130a、130b-一对纵向侧边,121-盖体壁,130-接口孔,200-限位套,210-圆柱套,211-圆柱套壁,213-肋条,310-可充电电池,320-非充电电池,400-导电极片,500-PCB电路板,600-金属极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一种电池容纳装置,包括用于容纳电池的容纳壳体100,所述容纳壳体由壳体壁110包裹电池容纳空间而形成,壳体壁110上开设接口孔130,电池容纳空间内容纳的电池的电极或者与电极电性连接的导电部件暴露于接口孔130中,使得吻合器本体的电性连接装置伸入接口孔130内时与电池的电极产生电性连接。电池容纳装置的电池容纳空间能够选择性容纳两种不同排列方式的电池组。所谓“选择性容纳两种不同排列方式的电池组”,是指两个相同形状和结构的容纳壳体100中,分别容纳两种不同排列方式的电池组。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了两个形状与结构不同的容纳壳体100,根据电池组的排列方式不同分为两个实施例,以下作分别描述: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两种不同排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容纳装置,包括用于容纳电池的容纳壳体,所述容纳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置电池的电池容纳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容纳空间的横向宽度大于两列电池占用的横向宽度,每列电池至少包括一节电池,所述容纳壳体内具有用于阻止两列电池在所述电池容纳空间内移动的限位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容纳装置,包括用于容纳电池的容纳壳体,所述容纳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置电池的电池容纳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容纳空间的横向宽度大于两列电池占用的横向宽度,每列电池至少包括一节电池,所述容纳壳体内具有用于阻止两列电池在所述电池容纳空间内移动的限位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容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包括两个呈镜像设置的柱状套,所述柱状套由柱状套壁包围柱状空间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容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套内设置一横向延伸的底壁,用于支撑电池。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容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设置有用于增强所述限位套刚性的结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容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壳体选择性容置两种排列方式的电池组,分别定义为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第一电池组具有三节排列成两列的第一电池,一列具有上下排列的两节第一电池,另一列具有一节与所述两节第一电池平行排列的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组具有两列第二电池,每列第二电池具有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宝峰张志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风和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