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364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包,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上箱盖以及下箱体,所述上箱盖与所述下箱体密封设置,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多个电池模块,以及第一粘合构件,设置于所述电池模块的上表面,所述电池模块通过所述第一粘合构件与所述上箱盖相连接。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粘合构件,第一粘合构件设置于所述电池模块的上表面,所述电池模块通过所述第一粘合构件与所述上箱盖相连接。电池模块通过第一粘合构件与上箱盖相连接,从而电池模块与上箱盖形成一个整体,加强上箱盖与电池模块之间的连接强度,因此提高了电池模块的整体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包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包。
技术介绍
电池包包括箱体以及多个电池模块,箱体包括上箱盖以及下箱体,电池模块包括多个电池单体以及电连接多个电池单体的多个汇流排。现有技术中,将电池模块通过螺栓固定在下箱体内,然后盖上上箱盖,完成电池包的装配。但是,上箱盖并没有和电池模块相连接,即上箱盖和电池模块之间是相互分离的,因此电池模块的整体刚度较低,在振动试验中电池模块的多个汇流排容易发生断裂而使电池模块发生短路,进而引发电池包着火或爆炸。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电池包,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上箱盖只是和下箱体相连接,导致无法通过振动试验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上箱盖以及下箱体,所述上箱盖位于所述下箱体的上方且与所述下箱体密封设置;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多个电池模块;以及第一粘合构件,设置于所述电池模块的上表面,所述电池模块通过所述第一粘合构件与所述上箱盖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电池模块包括电池单体排列结构,所述电池单体排列结构包括沿水平方向排列的多个电池单体以及电连接所述多个电池单体的多个汇流排;所述电池单体包括电极组件和电池壳体,所述电极组件容纳于所述电池壳体内,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之间的隔膜;所述电极组件为卷绕式结构且为扁平状,所述电极组件的外表面包括两个扁平面,两个所述扁平面沿竖直方向相互面对;或,所述电极组件为叠片式结构,所述第一极片、所述隔膜和所述第二极片沿竖直方向层叠;所述电池壳体包括两个第一表面和两个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所述电池单体排列结构的每个所述电池单体中的所述两个第二表面沿所述水平方向相互面对,所述电池单体排列结构的每个所述电池单体中的所述两个第一表面沿所述竖直方向相互面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电池单体面向所述上箱盖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粘合构件接触,所述电池单体通过所述第一粘合构件与所述上箱盖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电池模块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电池单体排列结构,至少两个所述电池单体排列结构沿所述竖直方向堆叠。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电池模块还包括扎带,所述扎带包围所述电池单体排列结构的外周,所述扎带包括两个长边和两个短边,所述长边与所述第一表面相互面对且沿所述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短边与所述第二表面相互面对且沿所述竖直方向延伸。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电池模块设置有至少两条所述扎带,至少两条所述扎带间隔分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方的相邻两个所述长边之间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一粘合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沿所述水平方向延伸。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上箱盖的内表面设置有凸部,所述凸部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设置,所述凸部与所述第一粘合构件粘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凸部伸入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粘合构件的厚度小于所述长边的厚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电池包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池模块的下表面的第二粘合构件,所述电池模块的下表面通过所述第二粘合构件与所述下箱体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下方的相邻两个所述长边之间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二粘合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沿所述水平方向延伸。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电池模块还包括两个端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池单体排列结构的沿所述水平方向的两端,所述扎带包围所述电池单体排列结构和所述两个端板的外周,所述端板的顶面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突出于所述电池模块的上表面且位于相邻两个所述长边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每个所述电池模块设置有两条所述扎带,所述上箱盖设置有多个凸部,并且多个所述凸部分别对应于每个所述电池模块的所述第一凹槽。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粘合构件,第一粘合构件设置于所述电池模块的上表面,所述电池模块通过所述第一粘合构件与所述上箱盖相连接。电池模块通过第一粘合构件与上箱盖相连接,从而电池模块与上箱盖形成一个整体,加强上箱盖与电池模块之间的连接强度,因此提高了电池模块的整体刚度。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电池包的爆炸图;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上箱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汇流排与电池单体电连接后的电池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电池模块的爆炸图;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电池单体的爆炸图;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电极组件为卷绕式结构的截面图;图7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电极组件为叠片式结构的截面图;图8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电池包的剖视图;图9为图8中A处的放大图;图10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端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箱盖,11、凸部,2、电池模块,20、电池单体排列结构,21、电池单体,211、电极组件,2111、第一极片,2112、第二极片,2113、隔膜,2114、扁平面,212、电池壳体,2121、第一表面,2122、第二表面,213、电极端子连接件,214、盖板,215、电极端子,22、扎带,221、长边,222、短边,23、第一凹槽,24、端板,241、凸起,242、扎带限位槽,25、绝缘件,26、汇流排,3、下箱体,4、第一粘合构件,5、第二粘合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以上包括两个;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所有附图中箭头x所指方向为长度方向,箭头y所指方向为宽度方向,箭头z所指方向为竖直方向。水平方向为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向,既可以是上述长度方向也可以是上述宽度方向。另外,水平方向不仅包括绝对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向,也包括了工程上常规认知的大致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向。竖直方向为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竖直方向不仅包括绝对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也包括了工程上常规认知的大致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此外,本申请描述的“上”、“下”、“顶”、“底”等方位词均是相对于竖直方向来进行理解的。请参阅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包括:/n箱体,所述箱体包括上箱盖以及下箱体,所述上箱盖位于所述下箱体的上方且与所述下箱体密封设置;/n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多个电池模块;以及/n第一粘合构件,设置于所述电池模块的上表面,所述电池模块通过所述第一粘合构件与所述上箱盖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包括上箱盖以及下箱体,所述上箱盖位于所述下箱体的上方且与所述下箱体密封设置;
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多个电池模块;以及
第一粘合构件,设置于所述电池模块的上表面,所述电池模块通过所述第一粘合构件与所述上箱盖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包括电池单体排列结构,所述电池单体排列结构包括沿水平方向排列的多个电池单体以及电连接所述多个电池单体的多个汇流排;
所述电池单体包括电极组件和电池壳体,所述电极组件容纳于所述电池壳体内,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之间的隔膜;
所述电极组件为卷绕式结构且为扁平状,所述电极组件的外表面包括两个扁平面,两个所述扁平面沿竖直方向相互面对;或,所述电极组件为叠片式结构,所述第一极片、所述隔膜和所述第二极片沿竖直方向层叠;
所述电池壳体包括两个第一表面和两个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所述电池单体排列结构的每个所述电池单体中的所述两个第二表面沿所述水平方向相互面对,所述电池单体排列结构的每个所述电池单体中的所述两个第一表面沿所述竖直方向相互面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面向所述上箱盖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粘合构件接触,所述电池单体通过所述第一粘合构件与所述上箱盖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电池单体排列结构,至少两个所述电池单体排列结构沿所述竖直方向堆叠。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还包括扎带,所述扎带包围所述电池单体排列结构的外周,所述扎带包括两个长边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兴地游凯杰周灵刚王鹏项延火陈宁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